110 likes | 218 Views
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李玉荣. 存在的问题. 部分校级领导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有偏差;(对象、目标、形式等) 广大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缺乏对自身教育资源的应用和反思; 广大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术; 学校心理专职教师匮乏,部分兼职教师形同虚设,专业化程度低; 现有的一些体制不利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如心理教师的编制问题、心理教师的待遇问题; 部分学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规划,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相脱离。 ……. 一、树立正确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
E N D
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李玉荣
存在的问题 • 部分校级领导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有偏差;(对象、目标、形式等) • 广大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缺乏对自身教育资源的应用和反思; • 广大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术; • 学校心理专职教师匮乏,部分兼职教师形同虚设,专业化程度低; • 现有的一些体制不利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如心理教师的编制问题、心理教师的待遇问题; • 部分学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规划,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相脱离。 • ……
一、树立正确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 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一、树立正确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矫治性为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 基本原则: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一、树立正确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融为一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尴尬现象: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一、树立正确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 教师自身的人格、心理健康水平 •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 教师心理教育的能力
二、构建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模式 • 这种组织模式是在校长的领导下,以心理专(兼)职教师为骨干,班主任为主力军,德育主任、教学主任协同,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 校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者,是第一负责人 • 心理专(兼)职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骨干,直接由校长领导。 • 各主任(包括教学主任,德育或政教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 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 各学科教师要在本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三、立足本校,以点带面,构建全面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三、立足本校,以点带面,构建全面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 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 针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的学生,开展个别咨询 • 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开展团体辅导 • 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 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和谐校园环境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应着眼于三个层面 • 每一位教师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意识和反思 • 每一位教师能够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在各自的岗位上,能够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 师资队伍建设应包括三个层面 • 心理专(兼)职教师 • 班主任 • 各学科教师
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评估体系中 • 作用 • 管理保障作用:监督、检查(尤其对目前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责任认识还不够的情况下) • 激励作用:动力作用 • 改进功能:发现问题 • 研究功能:评估就是研究,评估的指标等 • 评估内容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划 • 课程的开设 • 日常心理咨询 • 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与工作开展(心理档案的建立) • 教育教学工作的渗透 • 班主任工作等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 • 科研内容: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等; • 立足本校实际,本着“实践出问题,问题出课题”的原则; • 从小处着眼,开展以解决实践问题为根本的应用性研究; •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