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30 Views
當嬰兒下痢時. 嬰兒感冒或奶瓶消毒不完全時,容易引起下痢或嘔吐,應注意水份補充,以免發生 脫水 現象。 下痢時,應該停止 1 ~ 2 次餵奶,只給予開水。之後,應該減少份量,母乳哺育者則減至定量的 2/3 ,人工哺育者則減為一半。 記住 不要給予糖水或蜂蜜汁 ,水果只能給予 蘋果 。 若是下痢情形一直未能好轉, 必須立即請教小兒科醫師。. 斷奶期的必要性. 營養成分的補充 咀嚼能力的獲得 消化機能的增強 飲食習慣的建立. 斷奶期的時間. 斷奶時間過早 1. 無法消化 2. 可能成為過敏的原因 3. 金錢及準備上的浪費
E N D
當嬰兒下痢時 • 嬰兒感冒或奶瓶消毒不完全時,容易引起下痢或嘔吐,應注意水份補充,以免發生脫水現象。 • 下痢時,應該停止1~2次餵奶,只給予開水。之後,應該減少份量,母乳哺育者則減至定量的2/3,人工哺育者則減為一半。 • 記住不要給予糖水或蜂蜜汁,水果只能給予蘋果。 • 若是下痢情形一直未能好轉, • 必須立即請教小兒科醫師。
斷奶期的必要性 • 營養成分的補充 • 咀嚼能力的獲得 • 消化機能的增強 • 飲食習慣的建立
斷奶期的時間 斷奶時間過早 1. 無法消化 2. 可能成為過敏的原因 3. 金錢及準備上的浪費 4. 過度餵食,導致肥胖 斷奶時間延遲 1. 貧血 2. 體重增加緩慢 3. 營養失調
副食品添加的一般原則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隨著嬰兒成長的需要, 只靠母乳是不夠的,從第四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 自第五、六個月後應該漸漸斷離母乳改用牛乳代替。 1. 一次只能餵食一種新的食物,且應由少量一茶匙 開始試吃,濃度也應由稀漸濃。 2. 每吃一種新的食物時,應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狀況。 若餵食三至五天後沒有不良反應 (如腹瀉、嘔吐、皮膚潮紅或出疹等症狀), 才可換另一種新的食物;若糞便或皮膚發生變化, 應立即停止食用該種食物,並帶寶寶去看醫師, 以確定病情。
副食品添加的一般原則 3. 最好將固體食物盛裝於碗內或杯內,以湯匙餵食,使寶寶 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 4. 最好讓寶寶養成先吃輔助食品再喝奶水的習慣。 5. 製作固體食物時,最好以天然食物為主,儘量不用調味品。 6. 製作固體食物時,除應將食物及用具洗淨外,雙手也應洗淨。 7. 若購買巿面上現成的嬰兒食品,除用具及手應洗淨外,應 注意其有效期限,開罐後的嬰兒食品若不能當時吃完,可 冷藏於冰箱中,並於24小時內食用,吃不完則應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