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21 Views
第三章. 消費行為的研究. 資料來源. 李美金著作之“全方位經濟學講義” ,由龍騰圖書公司出版 。. 消 費. 慾望的意義: 指人們對於某種財貨的缺乏感與滿足之願。 慾望的特性: 1. 種類無限性 2. 強度有限性 3. 具有代替性(競爭性) 4. 具有互補性(連帶性、輔助性) 5. 具有習慣性(反覆性、再生性). 消 費. 慾望強度遞減性: 任何人在一定時間內繼續消費某種財貨,其慾望強度隨著此種財貨消費數量的增加而逐漸遞減,以至於零。由德國經濟學家哥松( H.H. Gossen )所提出。 消費:
E N D
第三章 消費行為的研究
資料來源 • 李美金著作之“全方位經濟學講義”,由龍騰圖書公司出版。
消 費 • 慾望的意義: 指人們對於某種財貨的缺乏感與滿足之願。 • 慾望的特性: 1.種類無限性 2.強度有限性 3.具有代替性(競爭性) 4.具有互補性(連帶性、輔助性) 5.具有習慣性(反覆性、再生性)
消 費 • 慾望強度遞減性: 任何人在一定時間內繼續消費某種財貨,其慾望強度隨著此種財貨消費數量的增加而逐漸遞減,以至於零。由德國經濟學家哥松(H.H. Gossen)所提出。 • 消費: 指人類為滿足慾望而使用財貨或勞務的一種經濟活動。
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 效用: 指消費者在消費勞務或財貨時的一種心理滿足程度。是一種主觀的概念。其大小因人因物而異。 • 效用的大小取決於慾望強度的強弱,是消費者使用一種財貨時所生的主觀心理感受,而非客觀的財貨性能(使用價值)。
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 效用的區別: 最初效用-財貨的第一個消費單位所發生的效用 邊際效用(MU)-財貨的最後一個消費單位所發生的效用(每增加一個單位消費量所增加的效用) 總效用(TU)-部分效用的總和
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 效用的區別: 負效用- 消費已滿足,仍繼續消費所發生的反效果 邊際效用與總效用的關係- (1)邊際效用為正數時,總效用遞增 (2)邊際效用為零時,總效用最大 (3)邊際效用為負數時,總文用遞減
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當其他情況不變,在同一時間內,消費同一財貨,消費量逐漸增加時,總效用雖然繼續增加,但其邊際效用有逐漸遞減的傾向。
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 邊際效用均等法則: 為邊際學派的學者-奧國孟格(C. Menger)、法國華拉斯(L. Walras)所倡。是指導人們在消費方面如何進行選擇,以獲得最大滿足的一個法則。 1.若不須支付代價時,人們對於消費財的利用,必須在各種財貨的邊際效用處於均等狀態下。 2.如須支付代價時,則在消費的選擇上,就必須一方面考慮各種財貨的邊際效用,一方面考慮取得該項財貨所支付的代價,而使消費者支配於各種用途的每一塊錢,所得的邊際效用相等。
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 消費者均衡: 1.消費者使其手中最後一元,不論用到那種財貨或勞務的購買都能產生同樣的邊際效用,此時總效用最大,其消費組合不再變動的一種均衡狀態。 3.若 :表示消費者應多消費A財貨 ,少消費B財貨,即能增加總效用。
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 消費者均衡: 2.購買數種財貨之場合,其均衡條件之公式為- 以符號表示: PA x QA + PB x QB + ••• = M
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 邊際效用分析法的功用: 1.決定財貨的需求價格- 當消費者達到消費者均衡時 一般情況下鑽石的數量少,邊際效用高,所以價格貴;水的數量多,邊際文用小,所以價格便宜。
無異曲線的意義與特性 • 意義: 一種用來表明消費者對於兩種具有替代關係的財貨,在各種不同數量之組合下,都有同樣偏好而無絲毫差異的曲線。 無異曲線分析法是一九三四年英國經濟學家希克斯(J.R. Hicks)與亞倫(R.G.D. Allen)共同發展出來。
無異曲線的意義與特性 • 特性: 1.無差別曲線是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具有負斜率。(若無差別曲線愈平坦,則二財貨替代性之程序愈大,愈彎曲則互補性程度愈大。) 2.無差別曲線任二條永不相交。(因為若兩無異曲線相交,必定發生矛盾結果。) 3.無差別曲線向原點凸出。 4.離原點愈遠的無差別曲線,代表消費者更大的偏好,I3>I2>I1。
無異曲線的意義與特性 • 特殊的無差別曲線: 1.成直線(由左上向右下傾斜)- 表示兩物具有完全替代性,其邊際替代率保持 不變。 2.成90度折轉,並與兩軸平行的直線- 表示兩物具有完全互補性,其邊際替代率為零 或無窮大。
恩格爾家庭消費定律 • 意義: 1. 家庭收入愈多,用於食物方面之費用所占的百分比愈小;家庭收入愈少,用於食物的百分比愈大。 2.家庭收入愈多,用於文化費用(包括教育、衛生、交際、娛樂等項)支出的比例就愈大;家庭收入愈少,用於文化費用支出的百分比愈小。 3.不論所得多寡,衣服、住宅、燃料等方面之支出在總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大體相等。
恩格爾家庭消費定律 • 恩格爾係數:即食物費用與所得總額之比。 公式: 如果一家庭其恩格爾係數愈大,表示其生活程度愈低(因為大部分的所得用於食物支出),恩格爾係數愈小,表示其生活程度愈高。(所得高者,在食物支出的金額雖然增加,但食物支出占所得總額的比例-恩格爾係數反而降低。)
I 所得 I2 I1 X 0 X1 X2 恩格爾家庭消費定律 圖曲線為劣等品 圖曲線為必需品 圖曲線為奢侈品
消費者剩餘 • 乃指消費者對於某種財貨所願支付的價格,通常都較其實際支付的價格為高,兩者之間的差額稱之消費者剩餘。是由馬歇爾所提出的。 • 假設某甲對某產品的需要如下表;問當價格為5元,需要量為10單位時,其消費者剩餘為若干? • 設需要函數為P=60-2Q,當價格為30,則消費者剩餘為多少?
消費者主權及消費者保護運動 • 消費者主權: 以消費者的愛好為基礎的經濟體系,一般均稱之為消費者主權。 • 我國為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國民消費生活安全,提昇國民消費生活品質,於民國八十三年一月十一日制定消費者保護法。
消費者主權及消費者保護運動 • 消費者的基本權利有下列五項: 1.求安全的權利(包括求生存、環境安全的權利) 2.求知的權利;3.選擇的權利 4.表達意見的權利;5.求償的權利 1~ 4項權利由美國甘迺迪總統於1962年提出 5項權利為美國尼克森總統所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