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03 Views
创教科研特色 促学校内涵发展. 定海区紫微中心小学 特色创建规划. 一、学校现有创建基础分析. 1 、学校布局调整完成,发展规模趋于稳定,基本形成资源共享的格局。 2 、农村学校教师流动大的现实对学校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3 、几年来学校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及所取得的成绩。 4 、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硬件设备分析。. 二、特色创建目标.
E N D
创教科研特色 促学校内涵发展 定海区紫微中心小学 特色创建规划
一、学校现有创建基础分析 • 1、学校布局调整完成,发展规模趋于稳定,基本形成资源共享的格局。 • 2、农村学校教师流动大的现实对学校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 3、几年来学校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及所取得的成绩。 • 4、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硬件设备分析。
二、特色创建目标 • (一)总体思路:“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是我校近年发展中确定的总体目标。虽然学校近年来校长人事变动较快,但每任校长间的衔接自然,始终保持着这一发展的总方向,并予以不断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从我校的实际来看,学校要保持一定的发展势头,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在解决硬件问题的基础上,关键要强练内功,那么依靠教育科研来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二)具体目标 1、教师全员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2、教科研工作范围涉及学校各个层面。 3、主干课题研究凸显特色:《构建“大劳育”体系》,《竹文化的开发和应用》,《木偶戏与乡情史教学的有机结合》 4、学校教科研工作各项制度的完善。 5、创建目标成为每一教职员工的共识并使之成为努力的共同目标。
(三)特色课程计划 1、《竹文化的开发和应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 (1)总体目标:针对农村孩子综合素养普遍较低的特点,利用学校劳动基地资源,做好“竹”字文章,把“竹”文化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竹”活动,培养、提高综合技能。
(2)教材:《竹韵》系列校本教材的出刊,主要有语文、美术、科学、音乐等学科组成,渗及学生的读、写、说、唱、跳、绘、刻、调研等方面的技能。(2)教材:《竹韵》系列校本教材的出刊,主要有语文、美术、科学、音乐等学科组成,渗及学生的读、写、说、唱、跳、绘、刻、调研等方面的技能。 (3)主要应用于3—6年级,部分内容尝试向1—2年级延伸。 2、《木偶戏教学与乡情史教学的有机结合》
(1)总体目标:利用紫微木偶戏这一民间传统艺术资源,向学科教学辐射,结合紫微民间艺术的发展史进行传统的爱乡教育,逐步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1)总体目标:利用紫微木偶戏这一民间传统艺术资源,向学科教学辐射,结合紫微民间艺术的发展史进行传统的爱乡教育,逐步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2)具体措施: 与木偶戏相关的技能落实:A脸谱绘制;B 木偶雕刻;C 装饰;D 舞台布置;E 剧本编写;F 表演。 结合乡情史教学开展的相关活动:
(四)特色创建主要对策及措施 A 紫微流传的民间艺术种类及相关内容的调查;B 民间木偶戏的发展史;C 紫微文化发展史的初步调查;D 民间艺术在紫微发展的向往和构想。
1、全员学习,使之成为教职工的共识。 2、加强组织管理,落实分工。 3、完善制度,提供保障。 4、构建和谐的文化环境。 5、个性和共性的和谐统一。(学校个性与学校共性的问题,校长个性与学校共性的问题) 6、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创新的思路+踏实的实践=成功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