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12 Views
加强 建设 强 化应用. 努力 实现教育技术装备 现代化. 各位领导:欢迎来到我们灌云县电化教育中心指导工作,三年来,我们以 创建 教育现化县为工作目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配备和建设力度,规范管理、强化 应用 。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 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新高度.
E N D
加强建设 强化应用 努力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 各位领导:欢迎来到我们灌云县电化教育中心指导工作,三年来,我们以创建教育现化县为工作目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配备和建设力度,规范管理、强化应用。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新高度加强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新高度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累计投入3亿多元专项资金,购置教育信息化及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县政府一次性投入1.12亿元,新建视频会议室55口、录播室3口,软件制作室55口,新建网络中心105个。新添置计算机8783台,无尘白板153块,多媒体长焦投影1518套,电子白板536套,视频展台90套。摄影、摄像设备55套,软件制作设备55套。
加强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新高度加强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新高度 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全县小学新增实验器材313种,初中新增实验器材685种,高中新增实验器材1203种;新添置图书163万册,电子图书90套;新添置图书、实验橱柜2653个,实验、阅览桌凳5835套。全县学校按《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配齐教育技术装备。
加强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新高度加强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新高度 加强功能室和运动场地建设。新建功能室492口,计4.03万平方米,维修加固功能室329口,计2.8万平方米。新建塑胶运动场地11片,20片省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塑胶化试点正在施工,新建煤渣运动场地58片;水泥球场(蓝球兼羽毛球场、排球场)312片,乒乓球场地132片,全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功能室、运动场地符合现代化标准。
规范管理,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规范管理,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 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和完善《灌云县教育城域网管理制度》、《灌云县中小学仪器室管理制度》、《灌云县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灌云县中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灌云县中小学网络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灌云县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县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及工作要求》等多项规章制度。
规范管理,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规范管理,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 狠抓典型引路。在全县打造了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8所,建设数字化校园试点学校8所,优秀图书馆(室)10个、优秀仪器室15个、优秀实验室10个、优秀网络计算机教室20个、优秀网站20个,召开各类现场会、会办会、经经验交流会26场。
规范管理,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规范管理,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 强化考核评比。制订《灌云县教育技术装备创建模拟验收细则》,组织模拟验收2次,发出整改通知书230份,召开整改办公会28场。坚持实验课“飞行”检查,下发“飞行”检查简报6份。开展优秀图书馆(室)等单项评比活动5次,评选出先进单位70个,综合评比1次,评选出先进单位8个。
强化应用,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工作内涵得到新发展强化应用,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工作内涵得到新发展 强推常规应用。积极开展各类兴趣活动。组织读书、音乐、美术、体育、舞蹈、摄影、动画制作等各类兴趣活动小组489个。
强化应用,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工作内涵得到新发展强化应用,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工作内涵得到新发展 开展各类竞赛。省、市竞赛参与率达100%。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还组织县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操作竞赛、中小学教师自制教具竞赛、中小学信息化课堂教学竞赛、教师教育软件制作竞赛等10余项单项比赛,中小学自制教具已成为我们灌云县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一大特色。
强化应用,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工作内涵得到新发展强化应用,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工作内涵得到新发展 深化应用研究。聘请兼职教育技术装备应用研究人员28人。编撰《灌云教育技术成果集》6集8册。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案例254篇,撰写教育技术应用论文1239篇。领航杯2012年江苏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我县6人参加,获省一等奖1人,获市一等奖5人。2012年苏鲁豫皖电教论文评比工作中,四省88名一等奖中我县就占了9名。资源平台教学资源52万多条,注册用户23823人,视频资源1252条,总容量647G。
改革创新,应用教育技术及信息化装备的能力有了新提高改革创新,应用教育技术及信息化装备的能力有了新提高 创新管理机制。成立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局长为责任人,电教中心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各学校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并成立学校信息中心,中 心主任作为中层正职,负责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工作 。建立校长、分管校长、信息中心主任、功能室管理人员、学科教师责任管理体系。
改革创新,应用教育技术及信息化装备的能力有了新提高改革创新,应用教育技术及信息化装备的能力有了新提高 改革教学观念。打造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学校10所,培养网络上课名师38名,建立市“333”工程名教师、名校长及省市获奖实验课教师教学资源等。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示范课69场,撰写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例设计1128篇。撰写中学理科实验课、小学科学课教案设计1236篇。
改革创新,应用教育技术及信息化装备的能力有了新提高改革创新,应用教育技术及信息化装备的能力有了新提高 加强业务培训。组织教育技术装备及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56场,组织到市外、兄弟学校学习863人次,外请专家到县讲座12场。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23场。做好教师全员培训。开展电子备课培训,白板投影教学培训、网络应用培训、课件制作培训6000余人次。完成对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并启动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
光 荣 榜 三年来我县电教装备系统集体获市级以上表彰36次,教师获市级以上奖励1373人次,学生获市级以上奖励332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