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第八章 生 物 氧 化 (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八章 生 物 氧 化 ( Biological oxidation). 主 要 内 容. 概述 生物氧化方式 线粒体氧化体系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一、概念. [ O]. 营养物 (糖、脂、蛋白质). 能量 + H 2 O + CO 2. 生物体. 意义: 提供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 维持体温. 二、生物氧化特点: 生物氧化 体外燃烧 温和环境(37 C° 近 中性) 条件剧烈,高温、高压

clair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生 物 氧 化 ( Biological oxidation)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生 物 氧 化 ( Biological oxidation)

  2. 主 要 内 容 概述 生物氧化方式 线粒体氧化体系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3.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一、概念 [O] 营养物 (糖、脂、蛋白质) 能量 + H2O + CO2 生物体 意义: 提供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 维持体温.

  4. 二、生物氧化特点: 生物氧化 体外燃烧 温和环境(37C°近中性) 条件剧烈,高温、高压 需酶催化,使有机物氧化分解 不需酶催化 CO2是有机酸脱羧生成的 碳和氧直接化合生成CO2 有机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生成H2O H2O为灭火剂 逐步释放能量并形成ATP 能量以光和热形式骤然放出

  5. COOH R-CH2-NH2 + CO2 R-CH-NH2 氨基酸脱羧酶 胺 α-氨基酸 第二节 生物氧化方式 一、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方式 (有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羧产生CO2) 1. α-单纯脱羧

  6. O= 丙酮酸脱氢酶系 O= H3C-C-SCoA + CO2 H3C-C-COOH + HSCoA 乙酰CoA 丙酮酸 NAD+ NADH + H+ 2. -氧化脱羧

  7. O= 草酰乙酸脱羧酶 O= H3C-C-COOH + CO2 HOOCCH2-C-COOH 丙酮酸羧化酶 丙酮酸 草酰乙酸 3. -单纯脱羧

  8. OH O= 苹果酸酶 HOOCCH2-CH-COOH H3C-C-COOH + CO2 丙酮酸 苹果酸 NADP+ NADPH + H+ 4. -氧化脱羧

  9. 物质脱氢(-2H)、脱电子(-2e)、加氧(+O2)物质脱氢(-2H)、脱电子(-2e)、加氧(+O2) • ——均称为氧化反应。 • 生物体内物质氧化特殊性: • 常见氧化方式为:加水脱氢反应 • 脱氢过程包括电子转移: H H+ + e- • 3. 氧化还原反应偶联进行。 二、生物氧化中物质的氧化方式

  10. EO值小 H2O ½ O2 AH2 A CH2 C B BH2 D DH2 EO值大 1) 氧化还原偶联进行; 2) 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用EO值表示; 3) EO值越小,表示还原性越强,越易提供2H或2e

  11. 第三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 呼吸链 • (respiratory chain) 是定位在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组排列有序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酶与辅酶)构成的链状传递体系, 也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fer chain)。

  12. (一) 呼吸链主要成员及其作用 • 烟酰胺脱氢酶类 • 黄素蛋白类 • 铁硫蛋白(Fe-S) • 泛醌(CoQ) • 细胞色素类(Cyt)

  13. 烟酰胺脱氢酶类(nicotinamide dehydrogenases) • NAD+(COI) • 辅酶 • NADP+(COII) • 作用:递氢体 • 功能部位:吡啶环

  14. (3) 递氢机理 呼吸链 2H + NAD+ NADH + H+传递给 FMN

  15. 黄素蛋白酶类(flavin proteinases) • FMN----呼吸链中, FMN作为NADH脱氢酶的辅基; • (1) 辅基 • FAD----作为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 • 作用:递氢体 • 功能部位:异咯嗪环的N1和N10 (FP1) (FP2)

  16. (3)递氢机理 1 10 NADH + H+ FMNH2 均可传递给COQ 琥珀酸脱氢 FADH2 (Fe-S) 呼吸链

  17. 3. 铁硫蛋白类( iron-sulfur proteins,Fe-S ) S Fe —S-CH2 S CH2-S— Fe S Fe CH2-S— S Fe —S-CH2

  18. 铁硫蛋白类 常见铁硫族:Fe4-S4或 Fe2-S2

  19. 在呼吸链中: • FMN • (Fe-S) • 存在形式 • FAD • (Fe-S).b • (2) 作用:递电子体 • 递电子机理 • Fe3+ Fe2+ Cyt.b. C1 (Fe-S) and 等复合物形式 e e

  20. 4. 泛醌(ubiquinone, CoQ10 , Q10) • 结构 • 醌类化合物 • 作用: • 递氢体

  21. (3) 递氢机理 FADH2 在呼吸链中 (Fe-S) (Fe-S) FMNH2 COQ2H 2e 传递给一系列 Cyt类进一步传递 2H+

  22. 5. 细胞色素类( Cytochromes,Cyt.) 根据吸收光谱特征,Cyt.类分为a、b和c三大类: ***Cyt.b、c1、c、a和a3—— 存在于线粒体内膜, 作为呼吸链成员; Cyt.b5和Cyt.p450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微粒体, 参与生物转化。

  23. 多肽链 (1) Cyt.类基本结构 Cys S Cys S H3C- CH 蛋白质部分 细胞色素 CH3 H3C- -CH - CH3 N N Fe3+ 铁卟啉 N N H3C- -CH3 CH2 CH2 COO- CH2 CH2 COO-

  24. Cyt b、 c1、 c 、 a 、 Cyt a3 不能与O2 和 可与O2也可与 CO、CN-等结合, CO和CN-结合 Cyt a3 : 通过与氧结合,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氧, Cyt a3被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Cyt a3: 当与CO或CN-结合,使呼吸链中断。

  25. (2) 作用 递电子体 (3) 递电子机理 Fe3+ Fe2+ e e (4) 递电子顺序 Cyt.b  c1  c  a  a3  ½ O2 e e e e e

  26. 在呼吸链中细胞色素类递电子的过程 2e 2e O2-H2O 2Fe2+ 2Fe3+ 2Fe2+ 2Fe3+ 2H+ 2b 2c1 2c 2 a.a3 1/2 O2 2Fe3+ 2Fe2+ 2Fe3+ 2Fe2+ 2e 2e 2e 2e COQ2H2H+-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苹果酸等 NADH NADH-CoQ还原酶 O2 Cyt氧化酶 线粒体呼吸链四大复合体 复合体 I FMN (Fe-S) 复合体Ⅲ 复合物 Ⅳ 复合体Ⅳ Cytc CoQ a.a3. Cu2+ Cyt.b,C1 (Fe-S) 复合体Ⅱ CoQ-Cytc还原酶 FAD (Fe-S). b 琥珀酸-CoQ还原酶 琥珀酸等

  28. 呼吸链各组份排列顺序的依据 1、将测得各组分的还原电位(E0´)值由小 大排列; 2、测定各组分氧化态和还原态两种形式的吸收光谱的 变化; 3、使用特异抑制剂,分析抑制点前后各组份的氧化 还原态的变化; 4、分离并提取各组份,在体外重组成复合物,以重现递H和递e功能。

  29. (二) 体内重要呼吸链 • NADH+H+氧化呼吸链 • (1) 组成成员 (2) 排列顺序 (3)产生ATP数(3分子) NADH→ FMN → COQ → Cyt.b→c1 → c→ a.a3→ ½O2 +H+(Fe-S)(Fe-S)(Cu2+)

  30. 2. FADH2氧化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1)组成成员 (2)排列顺序 (3)产生ATP数(2分子) FAD H2 → COQ → Cyt.b→c1 → c → a.a3 → ½O2 (Fe-S)(Fe-S)(Cu2+)

  31. CoQ ( Q )是两条重要呼吸链的交汇点 琥珀酸 FAD.H2 (Fe-S) II ½ O2 NADH FMN CoQ Cytb Cytc1 Cytc aa3 + H+(Fe-S)(Fe-S)( Cu2+) III IV I

  32. 呼吸链四个复合物的电子和质子流动总图

  33. 四、胞液中的NADH的氧化 CH2OH C=O CH2O- P NADH+H+ QH2 1/2O2 线粒体内膜 磷酸二羟 丙酮 3-磷酸甘油 脱氢酶 3-磷酸甘油脱氢酶(FAD) 2~P CH2OH CHOH CH2O- P Q H2O NAD+ 3-磷酸甘油 胞液 基质 磷酸甘油穿梭机制示意图

  34. 3 1 1 2 4 胞液侧 线粒体内膜 基质侧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示意图

  35. 胞液中NADH的氧化(小结) 1、3-磷酸甘油穿梭作用(神经组织和骨骼肌) 胞液NADH + H+线粒体FADH2产生2分子ATP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肝和心肌) 胞液NADH + H+线粒体NADH+H+产生3分子ATP 呼吸链 呼吸链

  36. 第四节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 糖 约60%以热能形式 脂类 散失,维持体温; 蛋白质 约40%以化学能形式形 成高能化合物(如,ATP), 以驱动各种生命活动。 高能化合物: 是指水解时释出的能量≥30KJ/mol 的、 含有磷酸酯键或硫酯键的化合物。 [o] 能量

  37. 通式 举例 释放能量(PH7.0, 25℃) ( kJ/mol (kcal/mol ) 一. 高能化合物的种类 脂 脂 高能键符号: “ ”

  38. 二、 ATP的形成 (一)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rylation)

  39. 底物水平磷酸化 3-磷酸甘油酸激酶 1、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ADP ATP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TP ADP 琥珀酸硫激酶 3、琥珀酸酰CoA 琥珀酸 + CoASH GDP H3PO4 GTP ADP ATP

  40. (二)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1. 氧化磷酸化偶联 一系列递氢、递电子体 释放能量,驱动各种生命活动

  41. 2.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1) 磷氧比(P/O)值测定 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摩尔数, 即合成ATP的摩尔数。 通过加入不同底物,分别测定P/O比值, 推测ATP生成数(偶联部位)。

  42. 呼吸链形成ATP的偶联部位 苹果酸 抗坏血酸 NADH氧化呼吸链: P/O ≈ 3, 有3个偶联部位, 生成3分子ATP; FADH2氧化呼吸链: P/O ≈ 2, 有2个偶联部位, 生成2分子ATP。

  43. (2) 自由能变化 FADH2 (Fe-S) NADH FMN CoQ Cytb c1c aa3 O2 (Fe-S) 52.1 kj/mol 40.5 kj/mol 102.3 kj/mol NAD+ CoQ Cyt.b  c a.a3  O2 NADH氧化呼吸链 偶联部位

  44. 四、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 抑制剂 • ADP的调节 • 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 线粒体DNA突变

  45. (一)抑制剂 1. 呼吸链抑制剂 CN- FAD.H2 CO (Fe-S) NADH → FMN → CoQ → Cyt.b → C1→ C → aa3→ O2 (Fe-S) 阿米妥 抗霉素A 鱼藤酮 - - -

  46. 2. 解偶联剂 一系列递氢、递电子体 解除偶联 解除偶联 二硝基苯酚(DNP) DNP → 解除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作用→ 耗O2量↑、 耗Pi 量↓ → P/O 比值 ↓ → ATP生成 ↓

  47. (二)ADP的调节 ( ADP+Pi )↑ 氧化磷酸化↑ (三)甲状腺激素( T3 / T4)的调节 + ATP ADP + Pi+产热量 ↑ 氧化磷酸化↑ Na+-K+-ATPase ATP生成↑(耗O2量↑)

  48. (四)线粒体DNA突变 mt DNA编码呼吸链复合体的部分多肽链及蛋白质 mtDNA突变 影响氧化磷酸化 能量代谢障碍 各种 疾病

  49. 五、 ATP利用 ATP + H2O ADP + Pi +30.5 Kj

  50. 1. ATP驱动各种生命活动 机械能(肌肉收缩) 化学能(合成代谢) 渗透能(吸收分泌) 电能(神经传导生物电) 热能(维持体温)等 代谢物 ATP 热能 (散发) 氧化分解 C 能 能 C~P 化学能 ADP + CO2 H2O Pi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