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666 Views
会计学原理 Accounting Principles.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财产清查的作用及种类,熟悉清查方法;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重点与难点. 1.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2. 银行存款的清查 3.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E N D
会计学原理 Accounting Principles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财产清查的作用及种类,熟悉清查方法;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重点与难点 1.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2.银行存款的清查 3.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财产清查的含义 ◆根据账簿记录,对企业的财产物资等进行盘点或核对,查明各项财产的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信息的一种专门方法。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二)财产清查的意义 ●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保证。 ●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 1.财产物资收发时,由于度量衡等器具彼此的误差而发生的差错; 2.记账时发生漏记或重记、错记或计算上的错误; 3.财产保管过程中的自然损耗; 4.结算过程中的未达账项; 5.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的失职而发生财产物资的残损、变质、短缺; 6.由于不法分子的贪污盗窃、营私舞弊,造成财产物资的损失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三、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组织准备——成立清查领导小组 制定计划——检查督促清查工作——作出总结 (二)业务准备 ◆会计部门的账簿资料准备 ◆物资保管部门的物资整理准备 ◆清查人员的清查量具、表格准备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财产物资盘存制度 ◆ 在财产清查中确定财产物资实存数量的方法。 ◆包括: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
(一)永续盘存制 1.永续盘存制的概念 ◆账面盘存制。是指在账簿中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和减少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结出其账面余额的一种盘存制度。 ■基本原理: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期末实地盘点的结果 期末存货结存数 期初存货结存数 本期存货 增加数 本期存货 减少数 + - = 核 对 上期转入 平时在账面记录中反映 平时在账面记录中反映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例1】见下图,该图为某商品流通企业本期W商品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发和期末结存数量在账户中的登记情况, 库存商品明细账会计科目:W商品 实物计量单位:件 可随时计算存货的结存数量 逐笔记录W商品的每一次购入和销售(发出)情况 逐笔记录W商品的每一次购入和销售(发出)情况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2.永续盘存制下的账簿组织 1)会计部门设反映存货的“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总账及明细账,进行存货数量、金额的双重计量。 2)仓储部门设保管账和保管卡,进行存货收发数量的记录。 会计部门与仓储部门应经常进行账目核对,保证账账相符;为保证账实相符,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财产清查。 3.永续盘存制下期末存货数量、结存成本及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 1)期末存货结存数量的确定: 账面期初结存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本期减少数量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2)期末存货结存成本的确定:根据各批存货单位成本的具体情况确定。 ■ ① 如果各批存货价格一致: 期末存货成本=存货单位成本╳存货数量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 ② 如果各批存货价格不一致: ★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4.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与存货成本计算 ——以先进先出法为例 ● 先进先出法的基本含义 ◆假设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 ◆发出存货单价按最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并依存货入库顺序类推。 ◆可随时计算,也可月末一次计算。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 先进先出法下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 资料:见例1 库存商品明细账会计科目:W商品 实物计量单位:件 4800 11000 8000 2480 16120 12240 12240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 先进先出法下期末存货成本的计算 见上例右边。 5. 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 ☆ 优点 (1)有利于进行存货数量和金额的双重控制 (2)有利于及时发现库存存货的溢余或短缺 (3)有利于及时获取存货的积压或不足信息 ☆ 缺点 存货的明细核算工作量较大,需要较多的人力和财力。 ☆ 适用范围 为多数企业所采用。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二)实地盘存制 1.实地盘存制及其一般程序 (1) 概念 ◆ 在期末时通过盘点实物确定存货的结存数量,并据以确认发出存货数量,借以计算期末结存存货成本和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存货盘存方法。 ■ 基本原理: 期末实地盘点的结果 本期存货 减少数 期初存货结存数 本期存货增加数 期末存货结存数 - = + 上期转入 平时在账面记录中反映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 该方法的要点: (1)定期实地盘点期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或金额; (2)用“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期末结存=本期发出”的公式倒算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或金额。 (3)平时只登记收到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不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2.实地盘存制的优、缺点 ☆ 优点 核算简单,工作量小。 ☆ 缺点◆核算不及时,不利于及时获取存货的收、发、存信息◆手续不严密,不利于对存货进行控制与监督 ☆ 适用范围 商品流通企业等对价值低、损耗大且难以控制的商品的盘存。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三)两种盘存制度之比较 ① 存货控制效果 永续盘存制:完整、系统的控制作用 实地盘存制:应加强对实物的监控 ② 计算工作量 永续盘存制:工作量大 实地盘存制:工作量小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及实例 ● 财产清查的方法 根据财产的不同存在形态,财产清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实地盘点法 三个步骤: 一是盘点实物; 二是登记盘存单; 三是编制账存实存对比表。 2、核对法 将两种以上的书面资料相互核对,核实其内容是否一致。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一)实物财产的清查 1.清查方法 ◆实地盘点法 ◆技术推算法 ◆抽样盘存法 ◆函证核对法 2.清查手续 应填写“盘存单”和“账存实存对比表”。(见下图)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账存实存对比表的参考格式 账存实存对比表 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盘点人签章: 保管人员签章: 账存实存对比结果 根据盘存单填列 根据有关账户填列 ★账存实存对比表可以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二)货币资金的清查 1.库存现金的清查 ●清查方法——实地盘点法。 ●清查手续——填写“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重要的原始凭证)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注意事项: 盘点前,出纳人员应将全部的现金收、付款凭证全部入账。 盘点时,特别注意现金是否有短缺、挪用;是否有“白条”充抵现金;是否有坐支现金等。 盘点后,现金清查完毕,应填写“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2.银行存款的清查 ●清查方法:核对法。将开户行的银行对账单与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逐日逐笔进行核对,以查明银行存款收、付、结存是否相符。即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假如双方余额不相符,一般有两个原因引起:一是漏账、错账;二是未达账项。 ●清查手续:若存在“未达账项”,应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未达账项: A.基本含义: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凭证传递时间的不同,而导致记账时间的不一致,对于同一项业务,一方已经接到有关结算凭证并已登记入账,另一方由于没有接到有关结算凭证而尚未登记记账的款项。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吸收存款(对账单) ◆未达账项例示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未达账项有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为了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应根据发现的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见教材P179)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银行对账单期末余额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加:企收银未收 加:银收企未收 减:企付银未付 减:银付企未付 调整后余额 调整后余额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注: ★调节后余额为企业可以实际动用的银行存款数。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对账作用,不能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 (三)应收、应付款的清查 ●清查方法:询证核对法。 ●清查手续:应填写“往来款项对账单”。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步骤 (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基本含义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二)处理步骤: ▲核准金额,查明差异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经批准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予以核销。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一)账户设置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待处理财产损溢”。该账户下设置两个明细账户,即:“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二)核算举例 1、盘盈的的账务处理 未批准处理结果前 借:有关财产物资账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批准结果处理后(转销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相关的账户 2、盘亏的处理 批准前的盘亏数记入“待处理 财产损溢”账户的借方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有关财产物资账户 批准处理后 借:有关账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1.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1.发生时: (现金短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现金溢余)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处理时: (现金短缺) 借:其他应收款(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部分) 管理费用―现金短缺(无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现金溢余)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 (应付有关人员或单位) 贷: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备用金属于库存现金的范畴,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的范畴。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2.存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例]光明机械厂存货盘存表上显示: (1)主要材料盘盈500元,为计量不准确造成的; (2)产成品盘亏200元,系被职工张三偷盗。该部分产成品所耗用的外购材料、劳务成本为140元; (3)在产品盘亏100元,为管理不善造成,该部分在产品所耗用的外购材料、劳务成本为60元; (4)燃料盘亏800元,该损失系台风所致,根据保险合同,此部分损失可向保险公司索赔60%。 根据存货盘存表,作如下分录: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1.结转盘盈存货的账面价值 2.结转盘亏存货的账面价值 3.转出燃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的非正常损失的进项税额170元 产成品非正常损失的进项税额=140×17%=24 在产品非正常损失的进项税额=60×17%=10燃料的非正常损失的进项税额=800×17%=136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4.经批准后结转盘亏存货的损失 5.经批准后结转盘盈存货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3.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例1]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机器一台,估计原始价值为1万元,折旧为0.5万元。 借:固定资产 1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5000 累计折旧 5000 当期经批准后或期末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准则规定,属于重要的前期差错,企业应采用追溯重述法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予以更正。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例2]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设备一台,账面原值为5万元,已提折旧1.6万元。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34000 累计折旧 16000 贷:固定资产 50000 经查明属于管理不善,应由责任人赔偿10%,其余作营业外支出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保管员 3400 营业外支出 30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34000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4.应收、应付款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不通过“待~”账户 (1)应收账款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需要处理的内容——坏账损失。 ①账户设置 费用类账户 资产减值损失 平时借方期末余额: 表示坏账准备少提数,应于年末时补提 年末如有贷方余额,应从为下年提取的坏账准备中扣除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不经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坏账准备”账户结构的特殊性。 企业经确认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以下方法处理。 (1)提取坏账准备的单位,冲销坏账准备,即: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2)不提取坏账准备的单位: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提取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2) 应付账款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需要处理的内容——无法付出的应付款项。 处理方法: ◆不经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发生无法付出的应付款项,可直接借记“应付账款”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账户。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本章小结 财产清查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本章介绍了财产清查的作用和种类,财产清查的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重点与难点 1.财产物资盘存制度: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 2.银行存款的清查 3.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二、重要概念 财产清查;全面清查;局部清查;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
会计学原理 第八章 财产清查 内部清查;外部清查;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实地盘点法;技术推算法;核对账目法;未达账项;盘盈;盘亏;盘存单;账存实存对比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作 业 教材P184-185之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