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38 Views
天台县高三生物复习研讨会 2010 、 11. 自由组合定律. 制作 天台育英中学 丁云龙. ⒈ 结合方式:. 16 种. ⒉ 基因型:. 9 种. ⑴ 纯合子:. 1/16YYRR 、 1/16YYrr 、 1/16yyRR 、 1/16yyrr. ⑵ 杂合子:. ① 双杂合子:. 4/16YyRr. ② 单杂合子:. 2/16YYRr 、 2/16YyRR 、 2/16Yyrr 、 2/16yyRr. ⒊ 表现型:. 4 种. ⒈ 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 F 2 基因型结 果,表中列出部分基因型,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叙述
E N D
天台县高三生物复习研讨会 2010、11 自由组合定律 制作 天台育英中学 丁云龙
⒈结合方式: 16种 ⒉基因型: 9种 ⑴纯合子: 1/16YYRR、 1/16YYrr、1/16yyRR、 1/16yyrr ⑵杂合子: ①双杂合子: 4/16YyRr ②单杂合子: 2/16YYRr、2/16YyRR、2/16Yyrr、2/16yyRr ⒊表现型: 4种
⒈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F2基因型结⒈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F2基因型结 果,表中列出部分基因型,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配子 YR Yr yR yr YR 1 2 YyRr Yr 3 yR 4 yr yyrr A.此表格中2代表的基因型出现2次 B.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 3>2>4>1 C.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6/16 或10/16 D.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为染色体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及有关结论
⒉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⒉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 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 自交或测交,下列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为3∶1,非甜与甜 比例为3∶1 C.测交结果中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 色甜比例为9∶3∶1∶1 D.测交结果中红色与黄色比例为1∶1,甜与非甜 比例为1∶1
二、自由组合现象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 ⒈隐性纯合突破法 ⒉根据子代分离比解题 ⒊分解组合法
⒊红花阔叶的牵牛花植株(AaBb)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⒊红花阔叶的牵牛花植株(AaBb)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 的表现型为3红阔∶3红窄∶1白阔∶1白窄。“某植株”的 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 A.aaBB(白花阔叶) B.AaBb(红花阔叶) C.aabb(白花窄叶) D.Aabb(红花窄叶) ⒋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P、p基因 控制),抗锈和感锈是一对相对性状(由R、r控制),控 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以纯种 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 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 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 所示,则丁的基因型是( ) A.Pprr B.PPRr C.PpRR D.ppRr
三、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⒈自由组合定律与育种 ①让两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 ②F1自交得到F2; ③从F2群体中选出所需的植株; ④连续自交淘汰不合乎要求的个体,直至不再 发生性状分离。 ⒉自由组合定律与遗传病
⒌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⒌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 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 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 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 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⒍下图表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3号与一正常 男性婚配,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苯丙酮尿症(两种病独立 遗传)的儿子,预测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 ) A.9/16 B.3/16 C.2/3 D.1/3
⑵要探究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完成实验:⑵要探究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完成实验: 第一年,以品系③为母本,品系④为父本杂交,收获的F1种子的性状表现为 ( ) A.黄种皮、绿色非甜子叶 B.黄种皮、黄色非甜子叶 C.绿种皮、绿色甜子叶 D.绿种皮、绿色非甜子叶 第二年,种植F1种子,让其自交,收获F2种子,并对F2种子的子叶性状进行鉴定统计。 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 ②。 ⑶若在第二年让F1与品系⑥杂交,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