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43 Views
网 络 成 瘾. 学习目的. 了解网络成瘾的定义、发展历史、症状特点和流行病学资料。 从网络成瘾的病因学和诊断学进行掌握和学习。 掌握从哪些方面对网络成瘾进行治疗和干预。. 网络成瘾的发展历史. lvan Goldberg 1994 年提出网络成瘾综合征。 1997 年他又修订为病理性网络使用。 1996 年认为该病与病理性赌博最为相似,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 学术界更倾向于采用“病理性网络使用”或“病理性上网”这一概念。. 流行病学资料. 1999 年美国报告,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的比例约为 6% 广州 6.36% ,北京 6.4% ;民盟 14.8% ;
E N D
学习目的 • 了解网络成瘾的定义、发展历史、症状特点和流行病学资料。 • 从网络成瘾的病因学和诊断学进行掌握和学习。 • 掌握从哪些方面对网络成瘾进行治疗和干预。
网络成瘾的发展历史 • lvan Goldberg 1994年提出网络成瘾综合征。1997年他又修订为病理性网络使用。 • 1996年认为该病与病理性赌博最为相似,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 • 学术界更倾向于采用“病理性网络使用”或“病理性上网”这一概念。
流行病学资料 • 1999年美国报告,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的比例约为6% • 广州6.36%,北京6.4%;民盟14.8%; • 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病率在1.6-12% • 成瘾者男性居多,网民呈低龄化趋势,主要是学生,以及受到良好教育的高薪阶层。
依赖综合征(成瘾综合征) • 反复使用某种物质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对某种物质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这种渴求导致的行为已极大地优先于其他重要活动。 • 【症状标准】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并至少有下列2项: • (1)有使用某种物质的强烈欲望; • (2)对使用物质的开始、结束,或剂量的自控能力下降; • (3)明知该物质有害,但仍应用,主观希望停用或减少使用,但总是失败; • (4)对该物质的耐受性增高; • (5)使用时体验到快感或必须用同一物质消除停止应用导致的戒断反应; • (6)减少或停用后出现戒断症状; • (7)使用该物质导致放弃其他活动或爱好。 •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 【病程标准】在最近1年的某段时间内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 • CCMD-3
网络成瘾的定义 • 在过分强烈的欲望驱使下,出现某些不当的上网行为,且达到社会规范所不容许或给自己造成明显危害的程度。这种上网行为的目的不在于获得经济利益,而仅仅在于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病人有难以控制的上网欲望和浓厚兴趣,常有上网前的紧张感和上网后的轻松感。
表现:无节制上网行为+不良后果 • 四个要素: • 耐受性增高: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 • 戒断症状:停止上网出现焦虑、震颤等心理生理反应 • 对情绪的消极影响:抑郁、焦虑等 • 对社会功能的消极影响:社会退缩
病例 • (北大六院病历) • 16岁,男,中专生,四年前开始接触网络,起初玩时间不长,半年前放寒假期间,开始整天泡在网吧,并发展为彻夜不归。离家不归天数渐增加,由最初的两三天,发展到半个多月,每次回家,不洗脸不刷牙不洗澡的他浑身脏兮兮的仿佛路上的乞丐;父母找儿子谈话,批评他甚至打过他,然而,患者却没有丝毫收敛。患者为了省下钱去上网,竟然少吃饭,体重由85kg瘦到65kg,随瘾头越来越大,开始偷偷拿父母口袋的钱,曾经偷父亲上千元。前几天父母坚决不许他出门上网,可刚过了两三天,他就一刻都呆不住了,在向父母要线未果的情况下,他竟然试图拿菜刀对付自己的父母。最终,患者还是拿到了线,跑出门上网。
症状特点 • 突显性--思维、情感和行为被上网控制 • 耐受性--逐渐增加上网时间 • 戒断症状--不上网会有烦躁不安等体验 • 冲突性--上网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 • 复发性--反复发作,而且更为强烈 • 心境改变--上、下网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
危害 • 对身体的影响:视力急剧下降,四肢无力,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多种养病,甚至死亡。 • 对学习的影响:占用学习时间,对学习不感兴趣,荒废学业 • 对心理的影响:精神恍惚、焦虑、暴躁、性格扭曲,对其它一切事物失去兴趣,亲子关系破裂 • 可诱发犯罪
网络成瘾的病因(一) • 网络本身吸引力(ACE模型) • 匿名性Anonymity • 便利性Gonvenience • 逃避现实性Escape
网络成瘾的病因(二) • 个体因素:生物学因素,遗传和先天因素,脑化学失衡及神经递质失衡,尤其是多巴胺被认为是造成成瘾行为的重要的神经生化物质。 • 心理动力及人格因素:孤僻、内向、敏感、抑郁、焦虑、不自信等,网络成瘾者冲动控制、耐受性等也较差。
网络成瘾的病因(三) • 社会环境因素:如家庭不和谐、家长的忽视、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得当、家庭和学校压力,生活事件的创伤影响,国家政策对网吧和游戏厅的管理不到位。
Young1996年提出的8个标准 • 肯定回答≥5项 • 我会全神贯注于网际或上线服务活动,并且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络上的事情 • 我觉得需要花更多时间网上才能得到满足 • 我曾努力过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网络,但没有成功 • 当我企图减少或停止使用,我会深感沮丧,心情低落或是脾气容易暴躁 • 我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比原先意图的还要长 • 我会为了上网而甘愿冒着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工作机会损失的危险 • 我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涉入网络的状态 • 我上网是为恶意逃避问题或试着释放一些感觉诸如无助、罪恶感、焦虑或沮丧
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北京军区总医院制定 长期反复使用网络,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符合如下症状: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望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 3.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3)固执的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严重程度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如社交、学习或工作能力方面) 病程标准 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注意发出的警告信号 • 过度疲劳:睡眠习惯的改变是网络成瘾的首要指标 • 学业成绩下降 • 对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 与朋友们疏远 • 不服从管教、行为出格
网络成瘾的鉴别诊断(一) • 网迷 • 长时间使用网络,但没有导致功能明显受损,(即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未伴发精神症状、身体状态、心理障碍和戒断反应。
网络成瘾的鉴别诊断(二) • 其他精神疾病: • 网络成瘾与精神疾病共病现象在临床中很常见,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需要仔细辨别,有效区分从而更好地实施治疗 • 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怖症;精神分裂症等待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09-04-22 • 1. 你觉得上网的时间比你预期的要长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2.你会因为上网忽略自己要做的事情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3. 你更愿意上网而不是和亲密的朋友呆在一起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4. 你经常在网上结交新朋友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5. 生活中朋友、家人会抱怨你上网时间太长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6. 你因为上网影响学习了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7. 你是否会不顾身边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而上网查Email或看留言?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8. 你因为上网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了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9. 你是否担心网上的隐私被人知道?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10. 你会因为心情不好去上网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11. 你在一次上网后会渴望下一次上网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12. 如果无法上网你会觉得生活空虚无聊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13. 你会因为别人打搅你上网发脾气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14. 你会上网到深夜不去睡觉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15. 你在离开网络后会想着网上的事情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16. 你在上网时会对自己说:“就再玩一会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17. 你会想方法减少上网时间而最终失败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18. 你会对人隐瞒你上网多长时间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19. 你宁愿上网而不愿意和朋友们出去玩吗? •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 20. 你会因为不能上网变得烦躁不安,喜怒无常,而一旦能上网就不会这样吗? *1、几乎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20 ~49 分: 你是个一般上网者,只是有时会上的多一些,但总体上是能够自我控制的,尚未沉溺于此。 • 50 ~79 分:你由于上网似乎开始引起了一些问题,应该谨慎对待上网给你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家庭和其他成员带来的影响。 • 80 ~100 分: 上网已经给你和你的家庭带来了很多问题,你必须马上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
治疗原则 • 认知心理治疗 • 行为疗法 • 行为强化法、行为契约法、行为消退法、厌恶刺激法 • 团体心理辅导 • 家庭治疗
药物治疗 • 抗抑郁药物:改善情结;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 抗焦虑药物:减轻焦虑、紧张、恐惧情绪 • 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得安,丁螺环酮 • 情感稳定剂;丙戊酸钠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类精神分裂症状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
八大网络成瘾的自救方法 • 自我提醒法 将上网的好处和坏处分别列在一张对称的纸上,按程度轻重排好顺序,每天做思想斗争10-15次,每次4-10分钟,尤其是在瘾发时。也可以将好处和坏处分别贴在显眼的地方,如电脑上、卧室里、门上。每天多时段内默念或大声对自己念上网的坏处,战胜自己关于上网不合理的观念。
厌恶疗法 在左手腕带上粗的橡皮筋,当自己有上网念头时立即用右手拉弹橡皮筋,橡皮筋回弹便会产生疼痛感,转移并压制上网的念头。拉弹的同时,还要提醒自己,网瘾有危害。
自我暗示法 如果又有了沉迷网络的念头时反复自我暗示,如“不行,现在应该学习(工作),等周末再说”,“我一定能行”,“我一定能戒除”,每当抵制住了诱惑,认真学习(工作),度过了充实的一天后,就进行自我鼓励,千万不能有不自信,如“今天我又赢得了一次胜利,继续坚持,加油”。这样不断强化,形成良性刺激,加强自己的意志,使上网的欲望得到抑制。语言暗示既可通过自言自语,也可将提示语写在日记本上,或贴在墙壁上、床头上,以便经常看到、想到,鞭策自己专心去做。自我暗示法 如果又有了沉迷网络的念头时反复自我暗示,如“不行,现在应该学习(工作),等周末再说”,“我一定能行”,“我一定能戒除”,每当抵制住了诱惑,认真学习(工作),度过了充实的一天后,就进行自我鼓励,千万不能有不自信,如“今天我又赢得了一次胜利,继续坚持,加油”。这样不断强化,形成良性刺激,加强自己的意志,使上网的欲望得到抑制。语言暗示既可通过自言自语,也可将提示语写在日记本上,或贴在墙壁上、床头上,以便经常看到、想到,鞭策自己专心去做。
家庭治疗 与家人或是好朋友定出总体计划,由家人或是好朋友监督实施,在两个月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如原来每天沉迷网络12小时以上,则第一周减为10小时,第二周8小时,第三周6小时,第四周4小时。自己若能按计划执行则由家人、朋友或是自我给予奖励。做不到时则给以惩罚。
放松训练法 在运用家庭法的过程中,为应对戒网中瘾发时出现的紧张、焦虑、不安、气愤、等不良情绪,采用肌肉放松法、想像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以稳定情绪,振作精神。放松训练法 在运用家庭法的过程中,为应对戒网中瘾发时出现的紧张、焦虑、不安、气愤、等不良情绪,采用肌肉放松法、想像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以稳定情绪,振作精神。
想象满灌法 想象自己上网成瘾后的种种极端后果,如被大家看不起、被别人羞辱、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亲人等,想象自己长时间上网后萎靡不振的颓废样子;使自己厌恶“现实自我”的形象,并用“理想自我”激励自己。 • 转移注意法 在其他活动中寻找快乐,比如听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去运动场跑步、打球,做些除了上网以外的业余活动。 • 规范生活法 打破紊乱的生活节奏,重新规范每天的作息时间,无特殊情况不打破规律,并在最易出现上网行为的时间段安排不同的活动,让更多更有意义的事充实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总结 • 网络成瘾虽然出现不久,但危害很大 • 关于网络成瘾的探索和研究才刚刚起步 • 网络成瘾还没有成为一种正式界定的疾病纳入诊断体系中 • 网络成瘾的病因学、发病机理研究有待深入 • 如何正确引导人们协调生活、学习和网络之间的关系,如何做到网络成瘾的自我预防、保健,是今后健康教育研究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