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k likes | 1.57k Views
ç¬¬äºŒç« ã€€é—ä¼ å¦ä¸‰å¤§è§„律. 一ã€åˆ†ç¦»è§„律. ï¼ˆä¸€ï¼‰ã€æ¦‚念. 1 ã€æ‚交:ä¸åŒé—ä¼ ç»„æˆçš„两亲本之间的交é…。 2 ã€æ€§çŠ¶ï¼šæ˜¯ç”Ÿç‰©ä½“æ‰€è¡¨çŽ°çš„å½¢æ€ç‰¹å¾å’Œç”Ÿç†ç‰¹æ€§çš„æ€»å’Œã€‚ 3 ã€ç›¸å¯¹æ€§çŠ¶ï¼šæ˜¯æŒ‡ä¸åŒå“ç§ä¹‹é—´è¡¨çŽ°å‡ºæœ‰å·®å¼‚çš„ä¸€å¯¹æ€§çŠ¶ï¼Œå«ä¸€å¯¹ç›¸å¯¹æ€§çŠ¶ã€‚å¦‚çº¢èŠ±å’Œç™½èŠ±ï¼Œé«˜èŒŽä¸ŽçŸ®èŒŽã€‚. 一对相对性状ï¼ï¼èŠ±è‰². 富贵竹的一 对相对性状. (二)ã€åŸå¾·å°”的豌豆æ‚交试验. åŸå¾·å°”æ‚交试验. 豌豆 7 对ä¸åŒçš„å•使€§çж. P ï¼šäº²æœ¬ï¼ˆæ¯æœ¬â™€ã€çˆ¶æœ¬â™‚); × 自交; × :æ‚交; F n :æ‚ç§åŽä»£ (n 代 ). åŸå¾·å°”豌豆一对相对性状æ‚交试验的结果.
E N D
第二章 遗传学三大规律 一、分离规律
(一)、概念 1、杂交:不同遗传组成的两亲本之间的交配。 2、性状:是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和。 3、相对性状:是指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出有差异的一对性状,叫一对相对性状。如红花和白花,高茎与矮茎。
富贵竹的一 对相对性状
P:亲本(母本♀、父本♂);×自交;×:杂交; Fn:杂种后代(n代)
孟德把F1代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孟德把F1代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而把F1不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通过F1自交,在F2群体中,既出现显性性状的个体,又出现隐性性状的个体;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一对性状的分离现象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F1表现显性性状,F2发生性状分离,显性与隐性之比接近于3:1。
孟德尔用遗传因子来解释(基因) 1)生物的相对性状是由相对的基因所控制。红花性状由红花基因C控制,白花性状由白花基因c控制;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其中一个来自雌配子,另一个别类自雄配子。 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结果每一个配子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4)雌雄配子受精结合形成的合子(受精卵)中,含有C和c一对基因,所以体细胞中的遗传基因又恢复成对。4)雌雄配子受精结合形成的合子(受精卵)中,含有C和c一对基因,所以体细胞中的遗传基因又恢复成对。 5)C和c基因虽同处于一个细胞中,但彼此不融合而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当杂种一代形成配子时,C和c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配子,形成C和c两类配子,且数目相等,雌雄配子自由结合,产生数目相等的四种合子:CC Cc Cc cc。由于显性基因的作用,CC,Cc开红花,只有cc开白花,比例为3:1。
(四)、分离定律 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成对的因子在一起彼此不会发生影响而形成配子,形成配子时各自分离,这些配子在遗传上都是纯合的。 2、杂种所产生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各种不同配子的结合又有着相同的机会。
(五)、表现型和基因型 1)表现型:是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各种性状,包括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等,是可以直接观察到或借助于其他手段加以识认的。 2)基因型:是指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是决定表现型的遗传基础。
(六)、纯合体和杂合体 1)纯合体:体细胞中所含的两个基因是相同的,这种个体叫纯合体,纯合体只产生一种配子,自交后代与亲代表现相同,不出现分离现象。 2)杂合体:体细胞中所含的两个基因不相同,产生两种配子的个体叫杂合体,自交后代在性状表现上出现分离现象。
1、测交 用双亲之一与杂种一代杂交叫回交 用双亲中的隐性亲本与杂种一代杂交叫测交
2、自交法 F2自交验证分离规律
(八)、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1)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称为基因位点。 2)遗传学上把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九)、显隐性关系及其与环境的影响 1)完全显性:表现一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后F1表现显性性状,并且在表现程度上和显性亲本完全一样。 不完全显性:F1性状表现介于显隐性亲本之间,或稍偏向于显性亲本的显性表现。F2将分离为三种基因型和三种表现型.
2)共显性: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个体上表现出来。2)共显性: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个体上表现出来。 人类MN血型的遗传
3)显隐性和环境条件的关系: 生物性状的发育决定于基因型,一般情况下,性状表现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但生物是不能脱离环境而生存的,有时性状的表现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表现不同。
金鱼草花型花色受基因控制,但基因表达与外界光、温度、细胞PH、金属元素等有关。金鱼草花型花色受基因控制,但基因表达与外界光、温度、细胞PH、金属元素等有关。
(十)、分离规律实现的条件 1. F1个体产生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两种配子具有同样的生活力。 2.受精时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之间有同等结合的机会。 3.F2代中三种基因组合的个体具有同等的存活率。 4.完全显性。只有在显性完全时,F2方能出现两种表现型。 5.要有足够大的群体,群体越大,分离比例越接近于3:1。
作业 1.已知豌豆的红花(C)是白花(c)的显性,试写出下列杂交子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1)CC×cc (2)Cc×cc (3)Cc×Cc 2.在番茄中红果(R)是黄果(r)的显性,试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写出亲本的基因型。如有几种可能时,只写出其中一种。 (1)红果×红果一 子代3红果:1黄果; (2)红果×红果— 子代全为红果; (3)红果×黄果— 子代全为红果; (4)红果×黄果一 子代1红果:1黄果。
3. 已知小麦的无芒(A)是有芒(a)的显性,今以有芒植株为母本与一无芒植株为父本杂交,F1代中出现12个无芒植株,13个有芒植株,试解释此种现象。 4.紫茉莉红花基因(R)是白花基因(r)的不完全显性,中间型表现为粉红花。试写出下列杂交子代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1)RRx rr(2)Rr×rr (3)Rr×RR(4)Rr×Rr
5.萝卜块根有长形、圆形和椭圆形的,各种类型的杂交产生以下结果: 5.萝卜块根有长形、圆形和椭圆形的,各种类型的杂交产生以下结果: (1)长形×椭圆形一159长形,158椭圆形; (2)椭圆形×圆形一203椭圆形,199圆形; (3)长形×圆形一 176椭圆形; (4)椭圆形×椭圆形一121长形:242椭圆形:119圆形。 试根据上述结果综合考虑,确定萝卜长形,圆形和椭圆形的显隐性关系。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在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分离规律基础上,孟德尔继续研究两对和多对因子杂交的遗传规律,提出独立分配规律,也称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P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 F1 黄色、圆粒 ↓ F2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 绿色、圆粒 : 绿色、皱粒 总数 实粒数 315 101 108 32 556 理论比例 9 :3 : 3 : 1 16
1)F2出现的四种类型:圆形、黄色和皱形、绿色两类是和亲本一样的性状组合;另两类,圆形、绿色,皱形、黄色是不同于亲本的新的性状组合,即性状重新组合的类型。
2)若将两对性状分别考虑: (1)粒形:圆形=315+108=423 占76% 皱形=101+32=133 占24% 圆形:皱形=3:1 (2)粒色:黄色=315+101=416 占74.8% 绿色=108+32=133 占25.2% 黄色:绿色=3:1
同时出现两种性状的概率: 黄子叶、圆粒=3/4×3/4=9/16 黄子叶、皱粒=3/4×1/4=3/16 黄子叶、圆粒=1/4×3/4=3/16 绿子叶、皱粒=1/4×1/4=1/16
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达: 黄子叶3/4:绿子叶1/4 × 圆种子3/4:皱种子1/4 黄圆9/16:黄皱3/16:绿、圆3/16:绿、皱1/16
如果将孟德尔获得的556粒F2种子,按上述9:3:3:1理论推算,即556分别乘以9/16、3/16、3/16和1/16,得出以下结果: 如果将孟德尔获得的556粒F2种子,按上述9:3:3:1理论推算,即556分别乘以9/16、3/16、3/16和1/16,得出以下结果: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实得粒数 315 101 108 32 理论推算 312.75 104.25 104.25 34.75 差 数 +2.25 -3.25 +3.75 -2.75 从统计分析看,是完全符合的。
(二)、独立分配规律的解释 1、独立分配基本要点 不同的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遗传过程中,这一对因子与另一对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
2、图解 Y和y分别代表子叶黄色和绿色的一对基因。 R和r分别代表圆粒和皱粒的一对基因。 黄色圆粒种子亲本基因型YYRR 绿色皱粒种子亲本基因型为yyrr 用棋盘方格图解表示相对基因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