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87 Views
基于 Web 2.0 的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与数字图书馆. 小 a libseeker@gmail.com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210095). 引言.
E N D
基于Web 2.0的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与数字图书馆 小a libseeker@gmail.com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210095)
引言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其内容海量,形式多样,传者与受者速度快捷化、关系交互化、范围全球化。[1]特此基于WEB2.0的网络信息传播技术角度,调研WEB2.0在图书馆的实际应用情况,立足实际提出加快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建议,推进图书馆2.0深入数字图书馆实践。
1 Web 2.0的定义以及特征[2] 截至2005 年12 月底,全球有9 亿多互联网用户,中国有1.11 亿多互联网用户。Web2.0 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互联网协会对web2.0(互联网2.0)的定义是:互联网2.0(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互联网2.0 内在的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了个人的积极性,参与到体系中来,广大个人所贡献的影响和智慧与个人联系形成的社群的影响就替代了原来少数人所控制和制造的影响,从而极大解放了个人的创作和贡献的潜能,使得互联网的创造力上升到了新的量级。
其重要特征如下: 互联网成为平台(参与体系)而不是利用互联网来统治和控制;充分重视并利用集体力量和智慧;将数据变成“Intel Inside”;分享和参与的架构驱动的网络效应;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把各个系统和网站组合形成大汇集的改革;通过内容和服务的联合使轻量的业务模型可行,分享经济的模式;注重用户体验的持续的服务(“永久的Beta 版”);服务和应用无处不在(非单机版和单一平台版本);不仅仅是少数重要用户,而是渗透到全体用户,包括大量的普通用户,要有拉动长尾的能力。
在web1.0时代,BBS虽然实现了公众言论的自由上网,但还是受到大众传媒的控制,因为BBS都是大众媒体主办的。公众在大众传媒搭建的舞台上充当的仅仅是配角,虽然有时也当主角。而web2.0的到来,特别是Blog的出现,公众的这一尴尬身份得以重新定位。它所带来公众自主选择权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受到了挑战。Web2.0大规模扩张的过程,就是从复制到简单,从精英到平民,从大众到个性,从集权到民主的不断演变的过程。
2 基于Web2.0的网络信息传播技术[1] Web2.0是由一系列互联网新技术发展而来,这些技术包括博客(Blog)、新闻聚合(RSS)、互联网百科全书(WIKI)、网摘、标签(TAG)、社会性网络(SNS)等,它使网络由过去的中心化转向分散化,用户可以在网上获得更多传播、分享、交流的自由。一般认为,WEB2.0意味着互联网的“可读”、“可写”和“交互性”更强。比如,你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随意发布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关心相关领域的用户轻松订阅、修改和评价,随着沟通成本的降低,最终形成新一代的网络。著名博客、Donews.com总编洪波将其特征概括为三个字“互动性”, web2.0正以其新技术新运用结合互动的特征而倍受人们的关注与喜欢。
3 基于WEB 2.0的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与数字图书馆 基于Web 2.0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范并思、胡小菁伉俪在文献[3]中介绍了一系列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的实例,笔者于2006年5月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与访问。目前的国内外实际应用主要有[4-15],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RSS推送服务;台湾大学图书馆的台大图书馆RSS资讯服务;上海大学图书馆新闻聚合系统;天津大学图书馆系统部日志;New York Public Libray的Rss服务等。
刘吉轩(政治大学信息科学系教授兼任图书馆馆长,笔者通过邮件采访)认为:以本馆而言,Web 2.0与Librarian 2.0仍然是在学术研究的层次上持续关注与探讨。在具体实现上,我们以wiki及blog,作为馆内工作同仁的资讯传递与互动平台,成效良好。至于能否扩及到与读者的互动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让读者对图书馆工作扮演更多元的,更主动的角色,可能需要更多的酝酿与规划。
郑丽敏(淡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认为:资讯电脑界提出的web 2.0揭示网页服务新纪元的来临,图书馆的服务与资讯科技的进展一向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如何提供随处可得、随时可收的图书资讯服务?如何提供读者容易使用切感到有兴趣的图书资讯?图书馆空间运用的重新定位与调整似乎未解答这些议题。当Google及Yahoo陆续提供web 2.0服务之际,思考图书馆该如何有效应用新科技达到读者服务的新境界正是时候。[16]
在“图林中文译站”中,游园对Meredith Farkas关于图书馆2.0定义的翻译如下:图书馆2.0这一观点反映了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范式的转变。它是关于无缝的用户体验,图书馆系统的可用性,交互性与灵活性成为关键。它是关于图书馆成为社区的实际存在——通过规划,社区建设(在线或者实体的),以及通过即时通讯、博客、维基等技术来实现。它是关于允许用户的参与,通过撰写评论、标签目录,通过博客与维基表达他们的声音。它是关于图书馆更加透明,通过图书馆主页和图书馆实体建筑来体现。我们需要让图书馆人性化,无处不在,以用户为中心。这需要一个改变,包括系统,网页,以及我们的态度。完全实现2.0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但这一观点应该贯彻到图书馆的每一决策中。[17]
4 WEB2.0环境下加快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建议 4.1 抓住机遇,信息服务创新 信息服务(可以推广至图书情报机构)创新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思维创新: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过程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交替过程,任何实践都离不开认识的思维活动。信息服务人员在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和不断更新的技术环境下,必须以新的思维方式来创造新的服务方法。思维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形态创新,它能够引起行为规则的创新以及管理方式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改变传统组织管理模式,构建与web2.0环境下信息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服务手段和方式创新:以用户为中心并和用户的知识活动过程有机结合,致力于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主动性服务。根据用户的知识需求,利用提供服务者的知识和能力,皆用多种技术方法来组织、加工信息,形成能够解决用户问题的知识产品,为用户主动提供全方位和立体式的服务。强调变被动的静态服务为主动的动态服务、快捷服务、重组服务、不间断服务、集成服务、个性化服务。手段创新在于更加注重多元化、自动化、网络化。
4.2 积极深入开展信息教育和技术培训 Web 2.0环境下面向用户的高知识含量的新型服务,现代信息技术是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人员是信息服务的主题,是信息检索、信息处理、知识组织和知识传递等技术的主要操作者,熟练掌握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是开展服务的要求。必须采取各种方式,迅速提高工作人员以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检索、信息处理为主的信息技术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用户的培训。用户是服务的对象。 Web 2.0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用户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和联系以及接受服务,大都是通过网络来进行,借助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来实现。需要加强用户的信息检索和信息处理方法的教育,不仅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而且传授可利用知识的方法。对用户的信息教育要因人而异,采用多目标和多层次的教育和培训方法。 职工的信息技术培训以提高信息搜索、处理、组织、传递的能力为主,并培养信息技术开发研究能力;用户信息教育以培养其信息意识和信息检索能力为主。
5 结语 目前国内外图书馆采用web2.0技术的还比较少。总体上属于试验性探索服务。在图书馆中全面推广应用web2.0技术决非一日之功。区域发展不平衡、馆情复杂、技术队伍尚不乐观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图书馆界要真正实现library 2.0,web 2.0必须融入到图书馆的每一根血管,无论采取何种建设方式(联合,独立,独——联结合),图书馆最终要能“存取”或“拥有”相关技术以自由开展服务。然而图书馆2.0是发展趋势,需要立足当前,科学规划,循序渐进。
6 参考文献 1. 从Web 1.0 到Web 2.0下基于网站的中国网络信息传播 . [2006-03-1].http://www.lotus-eater.net/ReadNews.asp?NewsID=3469&BigClassName=%B9%AB%CA%E4%D6%AE%BC%BC&SmallClassName=%CD%F8%C2%E7%D6%AA%CA%B6&SpecialID=3 2. 中国web2.0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 [2006-03-1]. http://report.internetdigital.org/Web20_Report_Sample.pdf 3. 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2-6 4 天津大学图书馆系统部日志.[2006-05-18].http://tntserver.lib.tju.edu.cn/blog/ 5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RSS推送服务. [2006-05-18].http://atmsp.whut.edu.cn/rss/index.php 6 台湾大学图书馆.台大图书馆RSS资讯服务. [2006-05-18].http://www.lib.ntu.edu.tw/RSS/nturss.htm 7 上海大学图书馆新闻聚合系统. [2006-05-18].http://202.120.122.230:8080/ 8 同济大学图书馆青年论坛. [2006-05-18].http://libus.blogbus.com/index.html 9 Ann Arbour District Library. [2006-05-18].http://www.aadl.net/ 10 淡江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电子报. [2006-05-18].http://feeds.feedburner.com/tkulepaper 11 国立台东大学图书馆RSS订阅服务系统. [2006-05-18].http://acq.lib.nttu.edu.tw/RSS/ 12 SJCPL Wiki Subject Guides. [2006-05-18].http://www.libraryforlife.org/subjectguides/index.php/Main_Page 13 Hennepin County Library RSS Feeds. [2006-05-18].http://www.hclib.org/pub/search/RSS.cfm 14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Catalog. [2006-05-18].http://www.lib.ncsu.edu/catalog/ 15 Library Dominoes. [2006-05-1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wihz7iZlx0 16 资讯服务与图书馆服务进入2.0的世代?[2006-05-18].http://info.lib.tku.edu.tw:8080/blog/post/5/360 17 常红.奔跑的图书馆2.0时代. [2006-05-18].http://lib.ccec.edu.cn/reader/readergd29.htm 18 web2.0与信息服务. [2006-05-18].http://info20.blogbus.com/index.html 19 王启云.图书馆信息技术部的建设.图书馆杂志.2003.1:33-35
交流与探讨 恳请批评指正, 欢迎交流探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