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04 Views
第二章 护理实践中的 相关理论与概念 赵秀萍. 第二章 护理实践中的 相关理论与概念. 根据传统的概念,护士是平直觉和经验或“学来的方法”作为自己实践的基础。随着护理学的发展,一些护理学家将护理行为赋予理论依据,使护理人员有可能更好地认识和解释过去,并预测和控制将来,具有理论基础的实践也将更有助于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发展。
E N D
第二章 护理实践中的 相关理论与概念赵秀萍
第二章 护理实践中的 相关理论与概念 • 根据传统的概念,护士是平直觉和经验或“学来的方法”作为自己实践的基础。随着护理学的发展,一些护理学家将护理行为赋予理论依据,使护理人员有可能更好地认识和解释过去,并预测和控制将来,具有理论基础的实践也将更有助于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发展。 • 指导护理实践的基础理论有:系统理论、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压力与适应理论、交流理论及多种护理学说等。
第一节 一般系统论 • 概述 • 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路.贝塔朗菲于本世纪20年代提出。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 系统论主要解释了事物整体及其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组成部分在整体中的相互作用。 • 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护理的服务对象---人,是一个系统,他由、心理、社会文化等部分组成,同时人又是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部分。人的内部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且外部环境中的多种系统相互联系和作用。人的健康是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的适应和平衡。
二 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 • 系统 • 系统上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 一个系统的基本目标是 • 维持内部的稳定和平衡 • 系统具有边界,使每个系统能够与其它系统和周围环境分开。 • 组成系统的每个部分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但不具有或不代表系统总体特性。系统不是部分的罗列,各部分间必须相互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才能构成系统整体。系统整体的功能大于并且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综合。
次系统和超系统 • 系统上按复杂程度的层次排列组织的,较简单、低层次的系统称为次系统,较复杂、高层次的为超系统。 • 一个系统可分为许多简单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次系统。 • 一个系统为次系统还是超系统是相对而言的。 • 系统的活动是按目标进行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系统需要通过个次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以达到适应环境,保持系统稳定的目标。 • 某一次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次系统,以至整个系统或超系统。超系统同样也对内部各次系统产生影响。
开放系统(open system)和闭和系统(close system) • 闭和系统:是指与环境间不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即与环境没有物质、信息、或能量的交换,事实上绝对的闭和系统是不存在的。 • 开放系统:是指与环境间的持续相互作用,包括次系统、超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变自己、达到目的的系统。 • 开发系统与环境间的是通过输入、输出和反馈过程完成的。
开放系统与环境间的作用:通过输入、输出、反馈过程 来完成 输入 系统部分 输出 (物质、能量、信息) (物质、能量、信息) 反馈 输入:是指进入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进行加工处理。 输出:是从系统散发出的、改变后的物质、信息能量。 反馈:是对开放系统与环境间相互作用进行 控制的过程。
三、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 (一)人是开放系统 人作为自然系统中的一个次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人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保持各次系统以及机体与环境间平衡。人只有处于内环境稳定的状态中,才能不断适应外环境的持续变化,以免受到伤害和应对应激。 一般系统论对整体护理的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使护士将服务对象看作是整体的、开放的系统。任何部分的不适或失调都会影响到其它部分以至整体,例如:生理疾患会影响人的情绪和社会活动,心理的压力和精神的抑郁也能造成身体的不适。维持健康不能只局限于调节机体内各系统或各器官功能的协调平衡,还要关注外环境对机体的影响。 护理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人维持生理和心理的平衡,以及在失去平衡时恢复平衡状态,既促进、维持、和恢复健康。
(二)一般系统论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依据 一般系统论的观点对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并促进了整体护理的发展。许多护理理论家也将一般系统论作为其理论或模式的基本框架。一些护理学院还将一般系统论作为其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设置护理专业课程计划。
第二节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一、概述 每个人都有一些基本的需要,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 。这些需要的满足使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发展。 基本需要中有些是与生俱来的,但大部分的需要则是在后天的生活中习得的。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其机体内就会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一种需要满足后,新的需要又会产生。人总是有所需求的,几乎很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于1943年提出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这一理论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和护理学等许多学科领域。
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 人的基本需要层次 • 生理的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维持人们生命的最起码要求,包括食物、氧气、水、温度、排泄、休息、避免疼痛。 • 安全的需要:安全感、生活安定、免于灾难、希望受到保护,没有焦虑和恐惧。 • 爱和归属的需要:又称社交需要。感情、友谊和归属的需要。爱他人、被爱、有归属。 • 尊敬的需要:受到别人尊敬和自尊。渴望名誉和声望及来自别人的赏识。该需要的满足可使人感到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力量、产生自信心。 • 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的能力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个人聪明才智、理想与抱负的要求。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使人感到最大的快乐。
人的基本需要层次 自我 实现 尊 敬 爱与归属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人的基本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 自尊 被尊 爱 归属 亲密 安全 保障 保护 性 活动 探索 操作 新奇 食物 空气 水 温度 排泄 休息 避免疼痛 理查德.凯利希对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增加了刺激的需要层次
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 必须首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各需要之间的层次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 一个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更高一层的需要才会出现,并逐渐明显和强烈。(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逐渐明显和强烈产生更高层的需要,层次越高的要求,满足的百分比越少,同一时期内会同时存在几种需要,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一种需要不会因为下一个层次发展而消失。) • 维持生存所必须的低层次需要是要求立即和持续给予满足的。 • 人们满足第层次需要的的活动基本相同,越高层次的需要越为人类所特有。 • 随着需要层次向高层次移动,各种需要满足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越具有差异性。(人各有志) • 各层次之间可相互影响。 • 人类基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与健康状况成正比。
影响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因素 • 内部因素 • 生理的障碍:是指由于个体的生理素质、体力、外貌及某些生理上的缺陷所带来的限制。(如疾病而引起疼痛、进食少睡眠紊乱影响生理及安全的需要;住院影响爱与归属的需要;生理缺陷产生自卑影响爱与归属及自尊的需要。 • 心理的障碍:焦虑、恐惧、愤怒的情绪引起食欲下降、失眠可导致疾病而影响其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导致高级需要无法满足。 • 认知的障碍和知识缺乏:自身基本需要的满足需要具备相关知识。(预防保健知识满足生理需要,一定的知识技能满足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 人格类型及性格特点:依赖、紧张、被动的人格影响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外向的人爱与归属的需要易满足。 • 价值与信仰:个人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会影响需要的满足。
影响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因素 • 外部因素 • 环境方面:恶劣的气候、噪音、污染、自然灾害及对环境不熟悉造成个体不良的生理及心理反应,从而影响其需要的满足。 • 社会文化方面:沟通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影响爱与归属的需要。 • 个人的障碍:个人的习惯、文化背景、信仰、价值观和生活经历在寻求需要的满足时产生差异。 • 文化的障碍:道德观、文化风俗、宗教、信仰对需要的满足造成影响。
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当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失衡状态,最终导致疾病。 对护理的意义: • 帮助护士识别未满足的需要,即发现护理问题。 • 帮助护士更好的领悟和理解护理对象的言行。 • 有利于护士预测护理对象尚未表达的需要,或可能出现的问题。 • 有助于按需要的层次识别和安排问题的轻重缓急,并按此优先顺序制定、实施护理计划。
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 患病是可能出现的未满足的需要 • 生理需要:氧气、水、营养、体温、排泄、休息和睡眠、避免疼痛等。 • 刺激的需要:单调的生活体力衰退、情绪低落、智力受影响。应美化环境、读书看报、广播电视、娱乐活动。 • 安全的需要:安全感降低、担心健康没有保障、寂寞无助、怕被人遗忘和得不到良好的治疗护理;对检查治疗产生恐惧和疑虑等;护理内容: • 避免身体伤害 • 避免心理威胁 • 爱与归属的需要:希望得到亲人、朋友和周围人的亲切关怀、理解和支持。 • 自尊与被尊敬的需要:因生病觉得失去个人价值、成为他人负担,应使病人感到自己是重要的是被他人接受的。尊重病人隐私及个人习惯、宗教信仰。 • 自我实现的需要:为病人的自我实现创造条件
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 依据需要层次论确定护理计划的优先次序 • 生理需要 • 刺激的需要 • 安全的需要 • 爱与归属的需要 • 自尊的需要 • 被尊敬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例如:外伤
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 帮助病人满足需要的途径 • 直接帮助式:(完全无法自行满足基本需要) • 协助式:(部分自行满足基本需要)协助病人发挥最大的潜能 • 指导式:卫生宣教、健康咨询
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 作为护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 为护理学提供理论框架:Orem Roy Handson • 对护理研究有指导意义 • 以此理论作为办学宗旨,设置课程。
谢谢! 每个人都有一些基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