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19 Views
以政治为视角 看拉美“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求是杂志社国际部 盛玮 2011-7-1. 1. 2. 3. 西方民主政治水土不服. 经济增长停滞不前. 政治动荡和经济增长停滞导致百弊丛生. 一、民主化进程后拉美政治和经济表现. 西方民主政治水土不服. 从 1985 年到 2005 年的 20 年间, 10 个国家 15 位总统因为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抗议浪潮和腐败等原因提前下台。
E N D
以政治为视角 看拉美“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求是杂志社国际部 盛玮 2011-7-1
1 2 3 西方民主政治水土不服 经济增长停滞不前 政治动荡和经济增长停滞导致百弊丛生 一、民主化进程后拉美政治和经济表现
西方民主政治水土不服 • 从1985年到2005年的20年间,10个国家15位总统因为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抗议浪潮和腐败等原因提前下台。 • 1996年-2003年,厄瓜多尔更换了5位总统;2001年阿根廷经济危机时期更换了5位临时总统。 • 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是在西方国家长期政治实践中形成的,与其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相适应的政治制度, 在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照搬这套政治体制,必然引起持续政治动荡。
经济增长停滞不前 • 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 •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 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 • 20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及银行危机。 • 拉美国家频发的债务危机或金融危机让其经济陷于剧烈波动,经济增长率低位徘徊(整个8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2%)。政治经济社会的动荡严重恶化了投资经商环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无从谈起。
政治动荡和经济增长停滞导致百弊丛生 • 贫困问题。2009年拉美地区的贫困人口1.89亿人,贫困率高达34.1%。 • 收入分配问题。拉美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达0.66,整个拉美地区是世界上基尼系数最高的地区之一。 • 社会动荡。巴西为迎接奥运会和世界杯的举办,2010年以来,多次上演警匪枪战。
1 2 3 4 民主政治制度帮助发达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了吗? 经济发展并不意味政治发展的顺利实现 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治制度选择。 在本国国情基础上探索政治发展的方向 二、“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与政治制度选择
西方政治制度帮助发达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了吗?西方政治制度帮助发达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了吗? • 英法:有数百年发展的时间,靠侵略或掠夺殖民地的财富。 • 德日:则是赶超国家,没有英法那样充裕的时间发展,采取了赶超式的发展,国家积极扶植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对外实现关税保护,国家干预的特征明显。 • 英法等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如19世纪进入现代化的国家,社会年变化率的主要指标只有0.1%,而二战后进入现代化的国家却高达1%。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面对“中等收入陷阱”时期的挑战可以有多种方式应对。
经济发展并不意味政治发展的顺利实现 • 西方学者认为:自由市场经济与西方民主制度是密不可分的。要实现民主的理想,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而要发展市场,就一定要政治改革。否则难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各种社会集团会起而抗争并导致这些政府倒台。 • 经济发展的结果固然会让政治参与更多、更复杂,但是政治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受制于传统、文化和现实,并不会随着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的确认而自动实现。
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治制度选择。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治制度选择。 • 当今的发展中国家难以重复发达国家发展模式。 • 1.激烈的国际竞争。 • 2.容易被固化在国际产业价值链条的低端。 • 后发的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强力、权威和能够提供政治稳定的的政府。
在本国国情基础上探索政治发展的方向 • 首先,建立和保持权威的政府并不意味着政治体制的一成不变。 • 其次,政治发展必须基于本国国情。 •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体制虽然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但绝不会是只有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的一条道路。
1 2 3 4 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不是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良药 建立能够维持政治稳定和经济秩序的强势政府 把握好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节奏 正确认识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拉美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政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不是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良药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不是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良药 • 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不是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充分必要条件。 • 东亚的日本、新加坡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主要是单一政党长期执政。 • 政治改革的主动权不能旁落。选择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应有该国根据实际情况自主探索。
建立能够维持政治稳定和经济秩序的强势政府 • 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并不能完全靠经济自由放任的发展来实现。需要强势政府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医疗等长期经济经济增长的基础,促进产业升级,加强收入分配调控,消除社会矛盾,防止外国资本对本国经济体系的冲击。
把握好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节奏 • 拉美的一个深刻教训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政治体制变革几乎同时进行,但是变革后的政治体制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自主和过于激进的政治改革,是拉美长期陷于政治动荡和经济停滞的局面的重要原因。
正确认识国家干预和调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国际金融危机宣告美国推行的自由放任,放松监管的经济金融体系破产。这种以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为特征经济制度不但不是最有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反而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造成重大挫折。 • 厘清国家干预和市场调控的界限。市场不是万能的,人的贪欲会让市场机制失灵;国家干预也不是包治百病,不能在市场经济能良好运转的领域强加干预,造成不必要的效率损失和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