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60 Views
新时期区域医疗中心人才队伍 建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为民 2013.1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概况. 中国西部疑难重症诊疗中心 占地 1173 亩,年底开放床位 6000 张,在职员工 9000 余人 2012 年门诊量 400 万 人次,手术 10.63 万 台次,出入院 19 万 人次 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 24 个专科 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 11 个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个 2011 协同创新 - 生物治疗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 年 123 项, 2013 年 117 项 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名列全国第二
E N D
新时期区域医疗中心人才队伍建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为民 2013.1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概况 • 中国西部疑难重症诊疗中心 • 占地1173亩,年底开放床位6000张,在职员工9000余人 • 2012年门诊量 400万人次,手术10.63万台次,出入院 • 19万人次 • 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24个专科 • 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1个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 2011协同创新-生物治疗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年 • 123项,2013年117项 • 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名列全国第二 • 第一批教育部一级博士学位点,博士学位授权涵盖所有 • 学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力资源现状 (136) (680) (778) (1490) (2164) (354) (7112) (3934) 卫技人员分布 人力资源分布 *非卫技人员: 科研、工程、编辑、收费员等 *总人数:9636
构建导向机制 建设一流团队 • 六个全覆盖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全覆盖 行政技护硕士学位全覆盖 副高职称海外经历全覆盖 副高职称科研项目全覆盖 副高职称 SCI 论文全覆盖 (40岁以下) 三级学科国际联姻全覆盖
优化人才选拔流程 生源、规培、青苗、骨干、带头人 注重人才各环节 面试、业绩、心理、团队协作 重视留院人才评估 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后备人才 细分亚专业人才梯队 医疗:CMI,RSRW 科研:课题、论文、专利成果 完善业绩评估指标 年轻人破格晋升,重视科研 医疗破格重视医疗技术水平与医德医风 职称晋升导向机制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院长、书记——医院 主任——科室 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年度、短期、长期 制定人才发展规划 学历提升计划、转化医学创新基金、 海外培养基金、博士后计划、 院内杰青计划、医疗新技术基金 建立人才培养措施 锦上添花、鼓励进步、职称晋升、 导师遴选、学会推荐、人才申报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医院杰出青年科学家培育计划 类型: • 临床+科研型:医师执照,专科工作经验,35周岁以下 • 科研型:博士后经历,32周岁以下 • 海外回国人员:35周岁以下 配套政策: • 时间:80%科研,20%临床工作 • 奖酬金待遇:临床+科研型: 科室同级别人员上限发放 • 科研型: 科研职系同级别提高10% • 科研条件支持:科研经费配套、研究生招生、 优先推荐申报四川大学优秀青年学者科学研究基金、出国短访基金 、“人才培养基金”、绿色通道申报高级职称
博士后培养计划 • 培养目标:学科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留院后强化临床 • 技能训练,给予特别的临床实践机会 • 遴选条件:品学兼优、业绩突出 • 出站要求:工作期限2年,科技业绩分值应达到1.0
建设先进医院文化 营造人才成长氛围 • 多元化生源: 华西、985大学、211大学 • 公正平等机会: 不同学校、不同导师、不同专业 • 团结协作文化: 1+1 >2 • 学习型文化: 管理、医疗、护理、医技 • 追求卓越的文化: 争第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
建立全员培训体系 • 继续教育学分纳入职称晋升、年终考核 • 继续教育学分包括院外培训、院内培训 • 院内培训分管理、医疗、护理、医技职系 • 培训管理与考评:人力资源部、人才办公室 • 培训内容与组织:党办、医教部、 • 护理部、后勤 • 培训要求: 必修、选修
建设一流医院条件 创造人才成长平台 • 事业发展空间: 医疗组长、研究方向、晋升晋级 • 和睦进取的团队: 医院、学科、亚专业 • 优质高效的管理: 支撑条件、评价机制 • 创造科研平台: 实验平台、设备、仪器、经费 靶向导入 中试生产 靶向药合成 早期成药 模式动物 药效/药代研究 1.4万平米 GLP 2万平米 药物靶点鉴定、筛选、设计、分离纯化,机理等,2万平米 国家新药GLP及药代 0.8万平米 结构生物、靶点鉴定,生物药筛选等
适度规模提供发展空间 川大国际医院 高端、综合 华西医院本部 疑难危重疾病 锦江院区 [200亩,22万M2] 传染、急救创伤 温江院区 康复,肿瘤 上锦院区 大专科、小综合
优化研究生及住院医师生源 • 跟踪四川籍985高校医学生: • 互动了解 • 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 • 24所高校 95名学生 • 重点高校宣传 • 扩大导师影响:提升学科竞争力 • 改善学习条件 优化培养流程
骨干人才的遴选与培养 • 细分亚专业:副高以上,重点方向, • 医教研协同发展 • 创造骨干人才发展平台:亚专业负责人, • 省级、市级学会委员全国学组委员 • 设立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制、团队、 • 各校各院学习 • 政策导向:研究生招生、实验空间、 • 学科助理
分层级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分析人才现状 发现人才缺口 细化引进对象 完善引进条件 多途径宣传招募 优化优惠政策 创造工作条件 重视后续评估 魏于全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引进,医院当年自筹500万(当时全院2500名职工20个月奖金),建立肿 瘤生物治疗病房、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 ●1999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第二批特聘教授●199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十五“863” 生物与农业技术领域生物工程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
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 陈元伟 美国 • 长期 • 美国拜耳制药公司 • (美国总部) • 专业:小分子药物化学 •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 康裕建 美国 • 长期 • 美国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 • 专业:再生医学 • 华西医院再生子医学中心 • 俞德超 中国 • 长期 • 美国 • Applied Genetics • 生物制药公司 • 单克隆抗体新药开发 •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 张康 美国 • 短期 •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 人类基因组医学研究所 • 眼科学、医学遗传学、 • 分子生物学 • 华西医院分子医学中心 • 高光坪 美国 • 短期 •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 专业:基因治疗 •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 孙晓峰 瑞典 • 短期 • 瑞典林雪平大学肿瘤系 • 消化外科:肿瘤学 • 华西医院 • 消化外科研究室
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 林硕 美国 • 短期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发育生物学;化学生物学 •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 陈宇综 中国 • 短期 • 新加坡 • 国立大学理学院药学系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 钟治晖 中国 • 青年 •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 • 医学中心 • 神经药理毒理 • 华西医院GLP • 苏丹 中国 • 青年 • 美国梅奥医学中心 • 蛋白结构生物学 •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引进的全职非华裔学者 Stephen W. Attwood 教授 Carl K. Edwards 教授 • 英国 • Kingston University; •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 专业:寄生虫病学 • 受聘部门: • 川大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 美国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 专业:免疫学 • 受聘部门: • 川大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吸引了一大批国外的著名科学家来交流与合作 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等近百人次 哈佛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耶鲁大学 加州大学 洛克菲勒大学 斯坦福大学 康乃尔大学 剑桥大学 西保留地大学 英国伦敦大学 其它 诺贝尔奖获得者 Torsten N Wiesel教授 诺贝尔奖获得者 Craig Cameron Mello教授 诺贝尔奖获得者 Jack Szostak教授 诺贝尔奖获得者 Barry Marshall 教授 美国科学院院士 Alan Garen教授 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主席 Jude Samulski教授
青苗的导向与孵化 • 1.学位提升计划:在职博士、硕士 • 2.博士后培养制度:213人进站,出站132人, • 留校90人 • 3.医院杰青培养计划:7人 • 4.医院创新基金:成都市科技局联合设立 • 5.海内外培养计划: • 学科骨干战略联盟:协和,301,瑞金,湘雅 • 海外本专业顶级大学
重视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合理配置医院管理人才: 扁平化管理、一岗多责 建立管理人才任用机制: 基层经历、管理能力、工作业绩 选拔想干事的人,能干事的人,能干成事的人 多途径培养管理人才: 医院MBA、管理培训班、 国内外考察学习、管理讲座、管理项目 管理人才职业化: 医院班子、职能部门 4/5 时间 科室主任、护士长 1/5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