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01 Views
第二课第一框.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明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内容以及重要性,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收集有关经济发展的资料,交流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感悟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探究中美经济认识我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分析和归纳相结合体会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的巨大变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明确中国的基本国情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二、教材分析.
E N D
第二课第一框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明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内容以及重要性,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收集有关经济发展的资料,交流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感悟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探究中美经济认识我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分析和归纳相结合体会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的巨大变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明确中国的基本国情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二、教材分析 • 第一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较集中地进行了国情教育,这是第二课的教学重点,只有正确认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正确理解后两框的教学内容。 • 第一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阐述了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纵向的比较),随后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仍处于世界后列(横向的比较),在此基础上说明我国的基本国情,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建议 • 第一框建议用两课时。很多操作平台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建议小组形式或教师指导下操作。
立足国情 共担责任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 共担责任 艰苦奋斗
一)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A、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居同期世界各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之首,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B、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工业的整 体技术水平有了迅速提高,形成了一批优 势行业及产品.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居世界前列。 C、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 日益提高。
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4.66万亿元,经济 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日、德。 *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17万亿美元,居 世界第3位。 *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_747__亿美元,居 世界第__位。(发展中国家首位) *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超过1.52万亿美元,居 世界第1位。
袁隆平最早开创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培育出举世瞩目的杂交稻品种,使水稻亩产获得大幅度增长,到目前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45亿亩,增产稻谷4亿多吨。 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一旦水稻生产出了问题,将影响亿万人的生存,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突破,不仅破解了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研究或引种杂交水稻,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多个国家开展试种示范,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增产效果。
宝钢投产20多年的辉煌业绩印证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的英明论断:“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宝钢投产20多年的辉煌业绩印证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的英明论断:“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 从1985年9月投产至2005年,宝钢累计产钢2.1亿吨,实现销售收入8841.9亿元,实现利润912.6亿元,实现利税1480.3亿元。2004年,《财富》杂志评选全球企业500强,宝钢以2003年145.48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排名第372位,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首批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2005年,宝钢又以去年195.43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在《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中排名跃升63位,居第309位;2005年,在美国钢铁咨询机构世界钢铁动态WSD对全球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评比中,宝钢集团公司排名第三;在美国《财富》杂志最新发布的“全球最受尊敬企业”的排行榜上,宝钢在世界钢铁业中位列第三。 2007年宝钢实现钢产量2858万吨,实现合并营业收入227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40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 上了一个大台阶 精起来的饮食 靓起来的衣着服饰 大起来的住房 鼓起来的钱袋子 多起来的私家轿车 长起来的人均寿命 高起来的文化程度 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快起来的通信方式 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世界后列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A、人口多,底子薄 B、生产力不发达 C、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差异:中国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分别为75.2岁和69.6岁,二者相差近6岁。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差异:中国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分别为75.2岁和69.6岁,二者相差近6岁。 • 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分别为13786元和4140元。收入的差异从1997年以后逐步扩大,至今没有出现缩小的趋势。 • 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在城市15-64岁人口中,从未接受任何教育的人口比例为2.5%,而农村为8.7%;仅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例,城市为14%,农村为39%。
三)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国情内容: 历史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大致情况 以及历史留存给后人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自然国情: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环境气候状况, 地理生态状况。 现实国情:指现存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政治 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状况。
2、基本国情含义 是指对一个国家国情的总体性的概括。 3、我国的基本国情 1)内容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正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我们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重要保证。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从社会性质来讲,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已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 从发展程度来讲,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仅是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 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任务: • 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 • 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A、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 C、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和终点: • 起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 (1956年) • 终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0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