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40 Views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框架及规划成果审查办法. 一、审查及批准机制. 实行二次审查制 :框架和规划 框架:市组织专家论证、省审查 规划:市组织专家论证、省审查、县政府批准实施、上报备案。. 二、县级规划框架审查依据. (一)国家和地方有关林地和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和法规。 (二)国家和地方有关林地和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管理的政策 和规范性文件。 (三)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程规范。 (四) 《 辽宁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10-2020 ) 》 。 (五)本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等。
E N D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框架及规划成果审查办法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框架及规划成果审查办法
一、审查及批准机制 • 实行二次审查制 :框架和规划 • 框架:市组织专家论证、省审查 • 规划:市组织专家论证、省审查、县政府批准实施、上报备案。
二、县级规划框架审查依据 • (一)国家和地方有关林地和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和法规。 • (二)国家和地方有关林地和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管理的政策 和规范性文件。 • (三)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程规范。 • (四)《辽宁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 • (五)本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等。 • (六)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以及其他林业专项规划。 • (七)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林业专项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等。
三、成果审查重点内容 • 1. 省级规划任务和指标的落实情况。 • 2. 林地规模、保护分级、利用方向、结构、区域布局的具体安排。 • 3. 公益林地区划布局和管护措施。 • 4. 功能分区、结构布局和差别化管理政策措施。 • 5. 补充林地、退化林地修复、宜林地造林规划的具体安排。 • 6. 林地边界的划定,衔接核定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对林地进行分区、分类、分级、分等,落实到山头地块,制定保护和管理措施。 • 7. 落实国家、省级林业重点工程规模、分布和实施措施。
四、规划(含框架)文本审查要求 • (一)规划目标和基础数据 • (二)林地现状评价 • (三)指导思想 • (四)功能分区与结构调整优化 • (五)指标控制 • (六)林地用途管制 • (七)林地保护 • (八)保障措施
(一)规划目标和基础数据 • 1.审查规划基础数据的客观准确性 • 2.反映林地现状与结构 • 3.反映森林现状及结构 • 4.反映林地生产率现状 • 5.公益林的数量及结构分布 • 6.林业重点工程数量及实施范围
(二)林地现状评价 • 1.客观体现本行政区域的特点、林地保护利用工作的成效 、存在问题并分析原因 • 2.林地现状分析评价要全面准确 • 3.论证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必要性
(三)指导思想 •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2.坚持严格保护、可持续经营的方针 • 3.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科学管理的原则 • 4.要体现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节约集约使用林地原则,强化调控,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制度
(四)功能分区与结构调整优化 • 1.科学确定区域林地保护利用方向,体现区域布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2.统筹公益林地与商品林地结构 • 3.调整天然林地与人工林地结构 • 4.制订林地保护等级划分标准 • 5.明确不同保护等级规模和保护措施
(五)指标控制 • 1.林地保有量 • 2.森林保有量 • 3.重点公益林地比率 • 4.重点商品林地比率 • 5.林地生产率
(六)林地用途管制 • 1.科学合理预测建设用地对林地的需求 • 2.重点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使用林地 • 3.严格控制经营性项目使用林地 • 4.临时占用林地和灾毁林地要有恢复计划和措施 • 5.优化配置、有保有压 、节约集约使用林地
(七)林地保护 • 1.补充林地后备资源途径 • 2.明确保护森林政策措施 • 3.明确遏制林地退化,实行森林占补平衡的政策措施 • 4.统筹调控本辖区的林地利用方向 • 5.落实差别化林地保护管理政策措施
(八)保障措施 • 1.拟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 • 2.不同用地途径的管理与调控政策 • 3.明确将约束性目标指标作为地方各级政府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 4.建立规划实施监测与评估机制和体系
五、图件审查内容和要求 • 1.审查内容:主要包括林地现状图、林地结构图、林地保护分级图、林地质量等级图、林地规划图等 • 2.要求:图件编制规格、质量符合《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LY/T1956-2011)附录E规定
六、附表审查内容和要求 • 1.主要包括:林地现状统计表、林地结构现状统计表、国家级公益林地现状统计表、林地质量等级面积统计表等8个表 • 2.要求:数据准确、可靠、真实,格式符合《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LY/T1956-2011)附录E规定
七、规划编制说明审查内容和要求 • 1.主要内容:包括阐述规划编制背景; 阐述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指标测算、规划依据、重大问题处理方法、协调情况等内容; 关于规划基数的说明; 与相关规划协调衔接的说明; 规划成果报批过程中审查意见修改情况的说明等 • 2.要求是全面、清晰、简明扼要
八、专题研究报告审查内容和要求 • 1.审查内容 :保护利用措施研究 、保护利用重大问题研究 、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研究等三方面 • 2.审查要求 :规划框架要在充分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要立足各县林地保护利用的实际 、专题研究要突出针对性 、具有前瞻性和较强的指导作用
九、规划(含框架)审查和报批提交材料 • 1.文本及编制说明 • 2.附表和图件 • 3.专题研究报告 • 4.征求意见、专家论证意见、规划(含框架)审查意见及修改落实情况等。 • 5.其他材料 • 以上材料一式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