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198 Views
如何 制訂實際可行 的創業 策略. 摘要. 想要在創業領域生存乃至 於成長 茁壯,除了傑出的創業點子外,創業者還要具備卓越的執行能力。有效結合這兩者,新創事業才能建立出眾的競爭 優勢 聰明的創業者通常都是先做了再說,且時有即興之作,待問題出現時,再尋求解決 之道,他們 均懂得快速變通,情況一有變化,就立刻 改變策略. 四個指導方針. 第一,有效創業者透過自己的判斷力與直覺 ,而非蒐集一大堆資料 ,很早就剔除那些不具發展曆力的創業 構想 其次 ,他們理性地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個人偏好 及 創 業目的
E N D
摘要 • 想要在創業領域生存乃至於成長茁壯,除了傑出的創業點子外,創業者還要具備卓越的執行能力。有效結合這兩者,新創事業才能建立出眾的競爭優勢 • 聰明的創業者通常都是先做了再說,且時有即興之作,待問題出現時,再尋求解決之道,他們均懂得快速變通,情況一有變化,就立刻改變策略
四個指導方針 • 第一,有效創業者透過自己的判斷力與直覺,而非蒐集一大堆資料,很早就剔除那些不具發展曆力的創業構想 • 其次,他們理性地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個人偏好及創業目的 • 第三,為了節省金錢與時間,成功創業者通常儘量避免花大多資源於創業構想的研究上 • 最後,一般創業者需找到所有答案再採取行動
三個可行的方向 • 快速過濾無利可圖的機會 • 用最精簡的方法分析創業點子。把重點放在少數幾個重要課題上 • 結合行動與分析。不要期待得到所有的答案。隨時準備做必要的改變
聯邦快遞 • 確認顧客會為了得到可靠的隔日快遞服務,而願意支付高額的費用 • 一開始,史密斯就排除使用商用班機的可能性,因為在排定班機起降時刻表時,一般航空公司均以載人為主要的考量。相反地,史密斯卻有一個非常大膽的構想,他準備建立一個專屬機隊,以田納西州曼菲斯市為中心,像輪軸一樣,向美國其他各州擴散出去,從而建立一個緜密的快遞網絡 • 當時,史密斯只有二十八歲,卻需籌措九千一百萬美元的開辦費。在公司開始正式營運之前,一個完整的機隊、一個以輪軸為主軸的營運網絡,在二十五州營運的系統,及數百名受過完整訓練的員工,均須準備妥當,此外,史密斯尚需具備堅忍不拔的毅力與超強的能力,以避免這個羽翼未豐的新創事業,在草創初期即告夭折 • 在創立的前三年,聯邦快遞即虧損了四千萬美元。一些投資人企圖撒換史密斯,不少債權人則想凍結公司財產 • 史密斯卻有辦法維持員工高昂的工作士氣,撫平投資人與債權人的怒氣,同時藉由推出全國性廣告與寄送直接廣告信函等方式,一方面擴充業務,一方面擴大市場占有率
槓桿運用外在環境 • 從一九八零年代個人電腦革命開始,許多創業者(包括電腦硬體、軟體、訓練、零售及系統整合)紛紛趁勢崛起,進而一個個地建立成功新事業的案例,最能說明創業者應如何槓桿運用外在環境的改變,並從中牟取可觀的利益。安裝或維修電腦,可能比維修汽車還容易。然而有此一意願的人,或真正看到有此一需求、並進一步取得相關技能的人並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才造就出少數表現極為成功的電腦維修經銷商。例如彼得 · 查克奇創建的寶殿公司(Bohdan) ,即透過在消費者眼中視為極特殊的電腦維修服務,而建立了一個傑出的事業
競爭的基礎:專利 vs 積極進取 • 諸如製藥業、高級旅館及消費品等業者,主要係依靠自己擁有的財產(如專利權、地點或品牌)做生意以至於賺取利潤。一個永續經營的事業,在傾聽顧客的心聲、維持高水準的品質、及做好成本控制等管理實務方面,通常做得不錯,因而能享有豐厚的利潤。除非能推出極具創意的新科技、產品或策略,否則新創事業甚難超越這類結構性的經營障礙 • 如投資管理、投資銀行、獵人頭公司或管理顧問公司等,的確不容易建立專利的優勢。儘管如此,這些業者卻能針對客戶的特殊需求提供特殊的服務,從而享受令人欽羨的高利潤。在這些領域創業的公司,主要係依靠他們具備積極進取的精神
各階段均做一些分析 • 創業者毋需一次做完全部的分析工作。相反地,他們大可先做一部分分析,並確保這些分析的結果能夠指出,下一步自己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或該投入多少資金即可 • 懂得快速變通 -當問題出現或風險增高時,創業者才開始尋求解決方案。舉例來說,儘管有很好的點子,創業者卻發現,將來恐怕很難募集到足夠的資金。與其完全放棄,創業者通常會運用創意來解決眼前的難題。例如他可能會修改技術,改用標準化的設備,並以租用的方式取代購買全新的設備,從而減少一開始所需的投資總額。此外,創業者大可利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某顧客以預約方式簽下第一張大訂單,進而將部分風險轉嫁到該顧客身上。創業者或可研究把原始創業目的及成長目標拉低一些,先攻占某個利基市場
做規劃值得嗎? • 41%的受訪者從未訂定過任何營運計畫書 • 2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僅僅是隨手拿張紙,做過很組糙的營運計畫書 • 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曾與投資人聯手做過財務預測之類的工作 • 2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曾以很嚴謹的態度完成一套完整的營運計畫書
結論 • 儘管明明有唾手可得的機會,許多精明的創業者仍選擇去做一些他們認為必要的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制訂考慮周全的策略。不過他們也知道,創業不同於發射太空梭。想要成功地將一艘太空梭送上太空,事先需經過縝密的規劃。 • 創業過程卻不一樣,初期的分析僅能提供看似合理的假設,這些假設必須通過不斷的測試與修正的考驗。創業者應抱持姑且一試的心態、開發原始的創業點子,並容許他們的策略,在一連串猜測、分析與採取行動的緊密過程中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