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危险品检查人员培训

主讲:杨洪庆. 危险品检查人员培训. 主要内容.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1. 危险品的计量标准. 2. 现代安检设备分类. 3. 常见危险品识别方法. 4. 安检员常用英语. 5. 安检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为了保证社会公共安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已经研究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检测产品,用于对公众聚集场所人员进行安全检查,试图用高科技手段来杜绝恐怖活动及恶性事故的发生。. 安检技术的应用状况及重要性.

christma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危险品检查人员培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讲:杨洪庆 危险品检查人员培训

  2. 主要内容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1 危险品的计量标准 2 现代安检设备分类 3 常见危险品识别方法 4 安检员常用英语 5

  3. 安检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为了保证社会公共安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已经研究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检测产品,用于对公众聚集场所人员进行安全检查,试图用高科技手段来杜绝恐怖活动及恶性事故的发生。

  4. 安检技术的应用状况及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对交通运输安检工作非常重视,民航、铁路、道路运输部门积极采用安检设备开展安全检查,在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极大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交通运输领域使用的安检设备早期为进口设备。

  5. 安检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公安部一所和沈阳地泰公司相继研制开始成功了危险品检测仪,并投放国内外市场,解决了进口安检设备价格昂贵的缺陷和存在不足,但是,安检设备的核心部件我国暂时还不能自主生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在安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6. 如何保证客运站及旅客安全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要求各汽车客运站(场)在醒目位置张贴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安厅联合发出的《通告》,利用广播、显示屏以及在醒目位置摆设宣传牌等方式,向旅客宣传法律、法规中有关危险品管理及处罚的规定,明示标定禁止携带危险品的种类、品名和限制携带危险品的数量。 二是设置安检岗,配备安检人员。要求各汽车客运站(场)应在车站旅客候车室进口处设置进站旅客安全检查岗位,配齐安检人员。二级(含)以上客运站要按照规定配备并使用安全检查设备,对旅客行包进行逐一安检,发现可疑物品时,一律检查;三级及以下的客运站(场),在客运班车发班期间,应在公安机关指导下落实人工逐包检查等措施,对旅客随身行李和行包进行严格检查。 三是对旅客随身行李和行包进行严格检查。客运班车在批准的途中非等级站点上下旅客时,由随车售票员负责对途中上车旅客携带违禁物品的检查。如发现违禁危险物品,要及时制止上车,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四是对安检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违禁物品的识别技能。强化对车站危险品检查人员、跟车售票员及驾驶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对违禁物品的基本识别技能,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办法。凡发现非法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管制刀具、弩等违禁物品时,应立即报当地公安机关。

  7.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1.危险货物dangerousgoods   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 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 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 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 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8.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2 爆炸性物质 explosive substances   固体或液体物质(或这些物质的混 合物),自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其温度、压力和速度高到能对周围造成破 坏,包括不放出气体的烟火物质。

  9.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3.烟火物质 pyrotechnic substances  能产生热、光、声、气体或烟的 效果或这些效果加在一起的一种物质 或物质混合物。

  10.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4.爆炸性物品 explosive articles 含有一种或几种爆炸性物质的物品。 5.整体爆炸 mass detonation or  explosion of total contents 指瞬间能影响到几乎全部载荷的爆炸。

  11.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6.自反应物质 self-reactive substances   即使没有氧(空气)存在时,也容易 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物质。

  12.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7.固态退敏爆炸品 solid desensitized  explosives 用水或乙醇湿润或用其他物质稀释 形成一种均匀的固体混合物,以抑制其 爆炸性质的爆炸性物质。

  13.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8.液态退敏爆炸品  liquid desensitized explosives 溶解或悬浮在水中或其他液态物质 中形成一种均匀的液体混合物,以抑 制其爆炸性质的爆炸性物质。

  14.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9.发火物质 pyrophoric substances   指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 在不到5min内便能燃烧的物质,包括 混合物和溶液(夜体和固体)。

  15.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10.自热物质 self-heating substances 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不需要 能源供应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

  16.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11.口服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 LD50 (median lethal dose)for acute oral toxicity  是经过统计学方法得出的一种物质的 单一计量,可使青年白鼠口服后,在14d内 死亡一半的物质剂量。

  17.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12. 皮肤接触毒性半数致死量 LD50 LD50for acute dermal toxicity   是使白兔的裸露皮肤持续接触24h, 最可能引起这些试验动物在14d内 死亡一半的物质剂量。

  18.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13.吸入毒性半数致死浓度 LC50 LC50for acute toxicity on inhalation  是使雌雄小白鼠连续吸入1h, 最可能引起这些试验动物在14d内死亡 一半的蒸气、烟雾或粉尘的浓度。

  19.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14. 病原体 pathogens   指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 (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寄生虫、 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 交体或突变体)。

  20.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15.高温物质  elevated temperature substances  指在液态温度达到或超过100℃, 或固态温度达到或超过240℃条件下 运输的物质。

  21.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16. 危害环境物质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s   对环境或生态产生危害的物质, 包括对水体等环境介质造成污染的物质 以及这类物质的混合物。

  22.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17. 经过基因修改的微生物或组织 genetically modified micro-organisms and organisms  指有目的地通过基因工程,以非自然发生 的方式改变基因物质的微生物和组织,该微生物 和组织不能满足感染性物质的定义,但可通过非 正常天然繁殖结果的方式使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发生改变。

  23.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常见术语和定义 18.联合国编号 UN number   由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 编制的4位阿拉伯数编号,用以识别 一种物质或一类特定物质。

  24.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及特征 所谓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等”。所谓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其特征是:一是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二是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三是需要特别防护。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

  25.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危险物品分类 第1类:爆炸品第2类: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性及感染性物质第7类:放射性物质第8类:腐蚀品第9类:其他危险品

  26.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第1类 爆炸品 (NO.1) 第1.1,1.2和1.3类 符号(爆炸的炸弹): 黑色;底色:橙黄色; 数字“1”写在底角 底色:橙黄色;数字:黑色; 数字高大约为30mm,字体笔画的宽度约5mm(对于100mmX100mm的标志); 数字“1”写在底角** 属于危险类别的位置----如果属于副危险性则留空* 属于配装组的位置----如果属于副危险性则留空

  27. 特性: 爆炸物品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于其受到摩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它能量激发后,就能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而发生爆炸性燃烧。 热敏感度:在外界热能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 测定参数 冲击敏感度:在机械冲击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爆 速: 指爆轰波沿炸药传播出去的速度。爆速一般大于3000m/s。

  28. 按危险程度分为6类 1.1项 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2项 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3项 有燃烧危险并兼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抛射危险或这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4项  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本项包括运输中万一点燃或引发时仅出现小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其影响只限于包件本身,外部火烧不会引起包件内全部内装物的瞬间爆炸。 1.5项 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1.6项 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29. 按配装类别划分13个配装组 不同的爆炸品,若属于同一配装组的爆炸品,可以放在一起运输; 属于不同配装组的不能放在一起运输。 A\B\C\D\E\F\G\H\J\K\L\S\N 配装运输适用于船舶运输;铁路和汽车运输一般不配装,而采用专用车厢;航空运输采用包机的形式。

  30. 常运的爆炸品 1、火药、炸药、起爆药 2、火工品及引信 3、弹类 4、硝化棉(硝化纤维素) 5、烟花炮竹

  31.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第二类: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气体 第2.1类 易燃气体 符号(火焰):黑色或白色; 底色:红色;数字“2”写在底角 第2.2类 不燃气体 符号(气瓶):黑色或白色; 底色:绿色;数字“2”写在底角 第2.3类 有毒气体 符号(骷髅和交叉的骨头棒):黑色; 底色:白色;数字“2”写在底角

  32. 本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分类 2.1项易燃气体  这类气体泄漏时,遇明火、高温或光照,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并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刺激或毒害作用。 2.2项不燃气体   这类气体泄漏时,遇明火不燃,直接吸入体内无毒、无刺激、没有腐蚀性,但浓度高时有窒息作用。 2.3项有毒气体 对人类和牲畜具有强烈的毒害、窒息、灼伤、刺激作用,其中还可能有易燃性和氧化性。

  33. 几种常见的气体: 1)氧气 2)氢气 3)氯气(液氯) 4)氨(液氨) 5)乙炔(溶于丙酮) 6)石油气 7)气溶胶或气溶胶喷雾器

  34. 本类气体引发的危害案例 • 2012.10月23日晚,浙江台州市路桥区一家电瓶车配件厂发生液氨泄漏事件,当地消防官兵和公安民警赶往现场排除险情,而该厂的老板被液氨的低温将手臂多处冻伤。  事故现场位于该区峰江街道李四埭村。接到报警的当地消防大队官兵和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往事发现场。当时在现场有刺激性气味,人的眼睛也很难睁开。  战士走近泄漏点时,泄漏的液氨冒出“哧、哧、哧”的响声。战士们打起手电筒,经过5分钟的仔细查找,才找到了泄露的那个氨气瓶,并很快关掉漏气阀门。

  35.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易燃液体的定义: 凡闪点小于等于60.5℃的液体、溶液、乳状液或悬浮液都是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是燃烧和爆炸; 衡量其危险程度的参数是闪点和沸点。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符号(火焰):黑色或白色; 底色:红色;数字“3”写在底角

  36. 易燃液体的主要特性: 1、易挥发性 2、易燃性 3、毒性 4、密度和溶解性 5、电阻率大,容易积聚静电 易燃液体灌装时的膨胀余位: 液体货物在充装时,其包装容器内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以适应温度变化所造成的货物体积的膨胀,这个空余空间就称为包装膨胀余位。 凡是液体货物,不论用什么型式的包装容器,都必须预留膨胀余位,我国规定一般应为5%。

  37. 常见的易燃液体 1、乙醇 2、苯 3、二硫化碳 4、汽油 5、乙醚 6、涂料油漆类 7、含有机溶剂的制品 8、液态退敏的爆炸品

  38.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第4类:易燃固体,易自燃或遇水易燃物品 第4.1类 易燃固体 符号(火焰):黑色;底色:白色加上七条竖直红色条带;数字“4”写在底角 第4.2类 易自燃物质 符号(火焰):黑色;底色:三半部为白色,下半部为红色;数字“4”写在底角 第4.3类 遇水放出 易燃气体的物质 符号(火焰):黑色或白色;底色:蓝色;数字“4”写在底角

  39. 4.1项 易燃固体 定义: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它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包括正常运输条件下,可发生强烈反应的自反应物质和有关物质以及不充分稀释可能发生爆炸的退敏爆炸品。主要有: (1)容易燃烧的固体; (2)自反应物质和有关物质; (3)固体退敏爆炸品. 特性: (1) 遇明火点燃。 (2) 高温条件下遇火星即燃。 (3) 粉尘有爆炸性。 (4)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品。 (5) 遇水分解。 常运易燃固体: (1) 赤磷 (2) 硫磺 (3) 萘 (4) 硝化纤维塑料

  40. 4.2项 易自燃物质 定义:是指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这类物质是不需要外界火源作用,自身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并积热不散,当热量积聚到其自燃点即自行燃烧。 特性: (1) 不需受热和明火,会自行燃烧。 (2) 自燃点较低。 (3) 受潮后,会增加自燃的危险性。 (4) 多数易自燃物品与水反应剧烈。 (5) 接触氧化剂会立即发生爆炸。 常运易自燃物品: (1) 黄磷 (2) 油浸的麻、棉、纸等及其制品。

  41. 4.3项 遇水易燃物品 定义: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也能燃烧或爆炸。 特性: (1) 遇水会放出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 (2) 遇到酸类或氧化剂时,发生的反应更为剧烈,危险性也更大。 (3) 某些遇水燃烧物质遇水反应时,还能放出毒性很强的气体,接触人体后会立即引起中毒。 常运遇水易燃物品: (1) 钠、钾等碱金属 (2) 电石(碳化钙)

  42.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 第5.2类 有机过氧化物 第5.1类 氧化剂(物质) 符号(园圈上带有火焰):黑色; 底色:黄色; 数字“5.1”写在底角 符号(园圈上带有火焰):黑色; 底色:黄色; 数字“5.2”写在底角

  43. 5.1项 氧化剂 定义: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化基的无机物。 特性: (1) 具有极强的氧化性。 (2)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受到撞击或遇明火,局部温度升高会分解放出氧,促使可燃物燃烧。 (3) 化学性活跃。能与多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热量,引起燃烧或爆炸 (4) 吸水性。在潮湿的环境下能容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甚至融化、流失,以致变质分解等。

  44. 5.2项 有机过氧化剂 定义:是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质,该物质为热不稳定物质,可能发生放热的自加速分解。 特性: (1) 容易分解。受到摩擦、撞击等,更容易发生分解。 (2) 多数为可燃物质,有的是易燃物质。 (3) 分解后的产物,几乎是气体或易挥发物质,这样在分解过程中就更容易引起自燃或爆炸。

  4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常运物品 1、硝酸钾 2、氯酸钾 3、过氧化钠 4、过氧化氢(双氧水) 5、过氧化二苯甲酰 6、过氧化甲基乙基酮

  46.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第六类 毒害品及感染性物品 第6.1类 有毒物质 第6.2类 感染性物质 标志的下半部可以标上“INFECTIOUS SUBSTANCE” (感染性物质)以及“In the case of damage of leakage immediatey notify Public Health Authority”(“如发生损伤或泄漏立即通知公共卫生机关”)的字样符号(三个新月性符号沿一个圆圈重叠在一起)和文字: 黑色;底色:白色; 数字“6”写在底角 符号(骷髅和交叉的 骨头棒):黑色;底色:白色; 数字“6”写在底角

  47. 毒品和感染性物品的定义 6.1 项毒品只有那些具有较强毒性,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人畜中毒或污染环境的毒物,称为毒害品。 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毒性物质的毒性分为急性口服毒性、皮肤接触毒性和吸入毒性。 6.2项感染性物品凡含有能使人或动物感染得病的活的微生物或毒素的物品,与毒害品一样可能使人受到毒害的物品,称为感染性物品。 含有病原体的物质,包括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生物体和其他媒介,如病毒蛋白等。

  48. 毒害品及感染性物品化学性质 1、可燃性:指有机毒品。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会燃烧爆炸,毒品燃烧时,又会放出有毒气体,加剧毒害品的危险性。 2、毒性:部分毒品,主要是氰化物遇酸或水反应会放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氨气也是毒气。 3、腐蚀性:有不少毒品对人体和金属有较强的腐蚀性,强烈刺激皮肤和粘膜,甚至发生溃疡加速毒物经皮肤 的入侵。

  49. 常见的毒害品 1、四乙基铅 2、氢氰酸及其盐 3、苯胺 4、硫酸二甲脂 5、砷及其化合物 6、生漆

  50. 危险品特性及分类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 I级----白色 II级----黄色 III级----黄色 符号(三叶型):黑色;底色:白色;文字:(强制性要求),在标志的下半部分用黑体标出:RADIOACTIVE(放射性) CONTENTS...(内容物名称) ACTIVITY...(强度为...) 紧跟“放射性”字样的后面标上一条垂直的红色短杠;数字“7”写在底角 符号(三叶型):黑色;底色:上半部黄色加白边,下半部白色。文字:(强制性要求),在标志的下半部分用黑体标出:RADIOACTIVE(放射性) CONTENTS...(内容物名称) ACTIVITY...(强度为...)在一个黑框里标出:TRANSPORT INDEX..(运输指数) 紧跟“放射性”字样的后面标上二(三)条垂直的红色短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