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326 Views
校本理論 與 IVE 專業普通話課程的開發. 一。 校本開發理論與專業普通話課程開發. 校本課程就是由學生所在學校的教師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 校本課程理論認為 , 課程發展的主動權掌握在學校手裏 , 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學生的情況來自行開發課程。 由於專業普通話課程是 IVE 語文中心自行開發的課程 , 又是由學院教師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 , 因此 , IVE 的專業普通話課程的開發屬於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在 IVE 專業普通話課程開發上的具體運用包括 :. 1.1 學校對課程的開發擁有自主權.
E N D
一。 校本開發理論與專業普通話課程開發 • 校本課程就是由學生所在學校的教師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 校本課程理論認為, 課程發展的主動權掌握在學校手裏, 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學生的情況來自行開發課程。 • 由於專業普通話課程是IVE語文中心自行開發的課程, 又是由學院教師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 因此, IVE的專業普通話課程的開發屬於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在IVE專業普通話課程開發上的具體運用包括:
1.1 學校對課程的開發擁有自主權 • IVE 的語文中心具有課程開發的行政自主權, 無論是在課程的設置、課程的設計、教材的開發以及課程的評價等方面, 都具有自主性。IVE專業普通話課程開發的這種自主性與校本理論強調學校對課程開發擁有自主權的原則是一致的。
1.2 課程設計以學生為本位, 既著重課程的整體規劃, 又能體現學校及課程的特色 • IVE 的專業普通話課程由語文中心統一規劃, 根據各個學系的具體要求, 為他們度身訂造符合其專業特點的普通話課程。 從課程的開發、 教學大綱的制訂, 以至於教師用書和教科書的選用和編寫、 評核計劃的安排等, 語文中心都進行統一的籌劃。
1.3 教師參與課程設計, 是課程的開發者、編制者、修改者及評價者 • 在IVE 的普通話課程發展中, 教師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與傳統主流課程的教師不同, IVE 的普通話老師除了要擔任日常的教學工作之外, 更直接參與到普通話課程的開發、設計及重整等工作中。
1.4重視教材與學生之間的適切性 • 每年, 語文中心都會組織教師對教材的內容、 結構體系及呈現方式進行研討和修訂, 以便對教材進行更新, 提高教材對專業普通話課程的適應力。IVE語文中心所採取的這種不斷改進、 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教材建設模式是校本教材建設理論的重要特徵之一。
二.IVE專業普通話課程的特點 • 2.1 專業性 • 2.2 實用性 • 2.3 起點高 • 2.4 多樣化
三、專業普通話課程面對的問題與困境 • 3.1 資源的限制 • 3.2 課程開發力量不足 • 3.3 課程開發時間不足 • 3.4 課時過短 • 3.5 教材更新不足 • 3.6 教材編寫水準參差
四、完善專業普通話課程的途徑和方法 • 3.1 要全面掌握校本課程開發理論 • 3.2 重視課程及教材開發 • 3.3 成立專職教材編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