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董仲舒教育思想导读

董仲舒教育思想导读. 主要内容.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思想体系概览 董仲舒教育思想. 董仲舒简介. 其少治 《 公羊春秋 》 ,就学于胡毋生,汉景帝元年(公元前 158 年)立为博士。 三年不窥园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5 年)应举贤良策,擢江都(今扬州)相。 后为胶西王相。 公元前 121 年,托病归家,潜心著述。 下马陵 著作: 《 春秋繁露 》. 春秋之鉴. 春秋之鉴. 天人感应论. 天人感应论. 大一统政治思想. 大一统政治思想. 阴阳五行论. 阴阳五行论. 君权神授论. 君权神授论. 教化论. 教化论. 人性论. 人性论.

Download Presentation

董仲舒教育思想导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董仲舒教育思想导读

  2. 主要内容 • 董仲舒简介 • 董仲舒思想体系概览 • 董仲舒教育思想

  3. 董仲舒简介 • 其少治《公羊春秋》,就学于胡毋生,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8年)立为博士。 • 三年不窥园 •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5年)应举贤良策,擢江都(今扬州)相。 后为胶西王相。 • 公元前121年,托病归家,潜心著述。 • 下马陵 • 著作:《春秋繁露》

  4. 春秋之鉴 春秋之鉴 天人感应论 天人感应论 大一统政治思想 大一统政治思想 阴阳五行论 阴阳五行论 君权神授论 君权神授论 教化论 教化论 人性论 人性论 名号论 名号论 学校论 学校论 名号论 名号论 德治论 德治论 察举论 察举论 度服制 度服制 董仲舒思想体系概览图 董仲舒思想体系概览图 董仲舒思想体系概览

  5. 董仲舒教育思想 • 名号论(《深察名号》) • 学校论(《对贤良策》) • 察举论(《考功名》)

  6. 天人感应论 名号论 春秋之鉴 人性论 大一统政治思想 教育作用(教化) 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儒经) 教育目的 个人 成善 社会 移风 董仲舒教育思想体系图

  7. 董仲舒教育思想内容 • 论教育作用 • 论教育目的 • 论教育内容 • 论教育方法

  8. 论教育作用 • 人性论基础 性与情 性情有善之质而非善 • 教化作用 个人 社会

  9. 人性论 • 性有善之质而非善 • 性是什么? • 性三品说有道理吗? • 是对人性划分,还是对人的等级划分?

  10. 学校论 • 立太学 • 设庠序 • 太学与庠序的关系与作用

  11. 名号论 • 什么是名号?名与号是什么关系? • 为什么定名号与深察名号? • 名号来源 • 为什么在名号论中讨论人性?

  12. 论教育目的 • 从教到化 • 为德治而教化万民 • 终极目的: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实现统治)

  13. 论教育内容 • 教材:“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 • 任务:道德教育:三纲五常 • 讨论:三纲五常真是封建伦理道德吗?没有什么可用之处吗? • 三纲:社会结构与层次? • 五常:仁:理念;义:行动;礼:规范;智:仁智;信:原则?

  14. 论教育方法 • 董仲舒并没有专门论述教育方法,只是在论述教育时涉及了一些方法的思想,且通过自我修德而获得的心得经验。 • 强勉学问 • 必仁且智 •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15. 讨论问题 • 1.据有关研究,孟子将教育两个字连起来使用,但董仲舒仍用教化一词表达,其意义何在?它昭示一种什么样的传统? • 2.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哪些承续了先秦思想?这为思考我国教育传统有什么启示?

  16. 谢谢! 敬请批评指正 敬请批评指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