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454 Views
201 3 年省质检 语文科质量分析暨冲刺建议. 漳州市普教室 李都明. 2013 年 4 月 26 日 漳州. 所有统计成绩以各市上报的考生成绩为依据,包含 0 分成绩。 由于各地在阅卷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标准不统一,所有数据仅供参考。. 文科: 120 分以上人数比例:厦门市、漳州市占全省的比例较高。 80 分以下人数比例:宁德市、莆田市考生占全省的比例较高。 两极分化:龙岩市、南平市相对明显。 理科: 120 分以上人数比例,厦门市、漳州市占全省的比例较高。 80 分以下人数比例,宁德市、泉州市考生占全省的比例较高。
E N D
2013年省质检语文科质量分析暨冲刺建议 漳州市普教室 李都明 2013年4月26日 漳州
所有统计成绩以各市上报的考生成绩为依据,包含0分成绩。所有统计成绩以各市上报的考生成绩为依据,包含0分成绩。 由于各地在阅卷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标准不统一,所有数据仅供参考。
文科:120分以上人数比例:厦门市、漳州市占全省的比例较高。文科:120分以上人数比例:厦门市、漳州市占全省的比例较高。 80分以下人数比例:宁德市、莆田市考生占全省的比例较高。 两极分化:龙岩市、南平市相对明显。 理科: 120分以上人数比例,厦门市、漳州市占全省的比例较高。 80分以下人数比例,宁德市、泉州市考生占全省的比例较高。 两极分化:南平市、龙岩市相对明显。
文科:(1)选做甲类有21662人,占26.00%;选做乙类有62481人,占74.00%。两类选做人数不平衡。(2)选做甲类均分7.76,难度0.52;选做乙类均分8.06,难度0.54。两类试题接近于等值。文科:(1)选做甲类有21662人,占26.00%;选做乙类有62481人,占74.00%。两类选做人数不平衡。(2)选做甲类均分7.76,难度0.52;选做乙类均分8.06,难度0.54。两类试题接近于等值。 理科:(1)选做甲类有31377人,占26.00%;选做乙类有90248人,占74.00%。两类选做人数不平衡。(2)选做甲类均分7.91,难度0.53;选做乙类均分8.10,难度0.54。两类试题接近于等值。
得分率较好的:理解能力、表达应用能力,分别为68.39%和65.11%;得分率较好的:理解能力、表达应用能力,分别为68.39%和65.11%; 得分率较低的: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分别仅46.90%和54.95%。
2013省质检语文试题漳州文科考生分数段分布情况2013省质检语文试题漳州文科考生分数段分布情况
2013省质检语文试题漳州理科考生分数段分布情况2013省质检语文试题漳州理科考生分数段分布情况
文科(作文60) 理科(作文60) • 120分 (104人): 39 157(61人) • 平均: 48.2/46.45(12年)47.8/46.41(12年) • 最高: 66 66 • 有见解,富有思辨性,论证有逻辑性 • 问题:感性、缺乏逻辑思维 • 表现:对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以事例代替论证 • 强化:审题、立意、文体意识的训练
试题分析 • 1.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等级为A级。分值6分,全市平均3.93;得分率一般。 • 试题严格遵守2013年福建省《高考说明》要求的考试范围,要求考生根据提示准确无误地进行上下句默写。 • 除了一部分学生不会作答而不能得分外,本题还出现字迹潦草、书写不清楚、顺序颠倒、错别字等原因而不能得分。错别字多是同音字造成的,如“销”写作“霄”、“既”写作“即”、“卒”写作“足”。 逐篇、逐段、逐句、逐字地“默写”,消灭错别字,避免错写、多写、漏写和张冠李戴;同时树立书写规范意识,尽量避免书写零乱、卷面不清、乱涂乱改现象的出现。
2.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等级为B级。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2.68分,理科2.71分;得分率高。2.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等级为B级。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2.68分,理科2.71分;得分率高。 • 强化结合上下文语境和语义,加强实词理解和推断的能力。对于实词的四种现象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可在二轮复习中结合课本例句再作适当的回顾。
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2.47分,理科2.41分;得分率高。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2.47分,理科2.41分;得分率高。 • 教学建议:加强准确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以及审题训练和排除法的具体运用。
4.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1.83分,理科1.94分;得分率一般。4.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1.83分,理科1.94分;得分率一般。 • 本题的答案是B。选项中,“并命令属下参与监督和管理”的说法有误。学生之所以没能判断出来,可能是原文“使督役而自主之,一不以属吏,人以不扰,而咸劝趋”的意思没有理解。 • 教学建议:文言文复习和解题指导中加强对“文”方面的横向贯通,由“言”(语法、语言现象)入“文”(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倾向)。
5.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和D级。分值6分,分两个小题各赋3分:第(1)题:文科平均1.75分,理科1.76分;第(2)题:文科平均1.22分,理科1.25分。得分率均属于一般。第(1)题“广”和“三之二”不能准确地翻译。第(2)题“其岂细也欤”的句式和“细”不能准确地翻译。两道小题的得分率均属一般。 • 教会学生对句子中的重点实词能够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出贴近文本的含义。建议将文言文翻译与文言实词、虚词的复习作为一个整体。 • 对文言特殊句式、词类活用要加强关注,应当能够发现这类语言现象并在翻译中准确体现。
6.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分值6分,全市理科平均3.91,文科3.93。6.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分值6分,全市理科平均3.91,文科3.93。 • 第(1)题得分较好,不少学生得满分。第(2)题得分率一般。 • 主要问题是: • (1)审题不清造成答非所问。 第(1)题要求赏析的首联,而不少学生却结合整首诗进行赏析。 • (2)缺乏读诗的基本知识,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作胡乱解读。有些学生把这首思家的诗歌解读为“表现宁静质朴的田园风光”。 • (3)答题不规范,如第(1)题问的是“意境”,不少学生对诗句进行翻译,或简单地解答为表达了什么感情。有些学生只说出观点,却没有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有些学生把重要的意象也忽略了。 • (4)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卷面模糊。
教学建议: • 指导学生在考场上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 诗词鉴赏题的答题思路和流程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不能仅仅停留于作答模式的机械记忆。作答模式应当是在把握作答规律的基础上的总结归纳。 • 建议对“分析过程”的指导要让学生能够回归诗文本身,对诗词本身显性信息的分析把握能力还应当在复习中进一步强化。
7.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分值5分,全市文科平均3.46,理科平均3.44;得分率较好。7.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分值5分,全市文科平均3.46,理科平均3.44;得分率较好。 • B.鸣凤给觉慧端来了茶,被淑华拦下说话。太太高声叫她去装烟,淑华故意不放她走并骂太太是老烟鬼。觉慧对淑华很反感。(《家》) • E.玛丝洛娃赶到车站去见涅赫留朵夫,可车厢里的他却装作没有看见她。她想卧轨自杀,后来经过扳道工的劝说,才平静下来。(《复活》) • 教学建议:梳理七部文学名著情节(主要是重要情节,经典细节也请给予关注)。
8.本题考查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级。分值5分,全市文科两道题的平均分均为2.42,理科第(1)题平均2.75,第(2)题平均2分;得分率一般。8.本题考查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级。分值5分,全市文科两道题的平均分均为2.42,理科第(1)题平均2.75,第(2)题平均2分;得分率一般。 • 因为《三国演义》中“辕门射戟”的情节学生比较熟悉,而对《红楼梦》中的平儿救巧姐的情节比较陌生,这个情节出自《红楼梦》原著第一百十八回“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和第一百十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教学中容易忽视,因而绝大多数的学生选了第(1)题,即“辕门射戟”的情节,约90%。
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 (1)漏:叙述中漏掉了关节点,如有不少学生漏掉了袁术送粮草给吕布,射戟的情节。 • (2)换:把袁术写成曹操、袁绍;把画戟换成杨柳、铜钱甚至苹果,把刘姥姥换成朝见大观园等。 • (3)编:无中生有,杜撰情节,如把辕门射戟换成巧施美人计等等。 • 教学建议:认真梳理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之间的关系,带动对经典情节的记忆。此外,在训练中,对每一个情节的人物、事件要进行正确的记忆。
9.本题考查文化经典阅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即“分析综合”。分值6分,全市文、理科均为平均3.51;得分率一般。9.本题考查文化经典阅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即“分析综合”。分值6分,全市文、理科均为平均3.51;得分率一般。 • 一些学生没有读懂文段的意思就作答,结果答非所问,或者简单地抄用原文语句作答。不少学生“得乎亲”不理解以致漏答。 • 教学建议:重点训练学生读懂文段大意(或结合文下注解)的能力。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论语·为政》) • ②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①厎②豫③,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 (《孟子·离娄上》) • [注]①瞽瞍:舜的父亲,有恶行,曾经与人配合去杀舜。②厎:致。③豫:乐。 • (1)请简要说明上面选段里的“孝”包含哪些内容。(4分) • (2)在孟子看来,舜的“孝”有什么社会作用?(2分)
10.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2.29、理科均为平均2.25;得分率高。10.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2.29、理科均为平均2.25;得分率高。 • 1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1.93、理科均为平均1.92;得分率较好。 • 1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1.24,理科均为平均1.25;得分率一般。
平均分7.78。 小说两次写到僧人,在情节关联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文章说“池水清澈之日,当是你目明心聪之时”,这句话有何含义?请根据文本简要探析。 平均分7.87 文章第③段引用“祖父”对王泗原的评价,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文章第⑤段说“学问是人做的,然而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这句话有何含义?请根据文本简要探析。
快速阅读、准确获取信息 • 审清试题要求,找准答题方向 • 参考分值的配置、分点答题
16.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分值2分,全市文科平均1.95,理科均为平均1.93;得分率高。 16.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分值2分,全市文科平均1.95,理科均为平均1.93;得分率高。 • 教学建议:重视词语在语境中运用的训练。 • 17.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以及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分值2分,全市文、理科平均都是0.48;得分率偏低。 • 恰当使用比喻进行修改 1分;句子修改准确、形象(浪花溅起的样子) 1分;不必苛求一定要四个字。 • 18.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分值2分,全市文科平均1.48,理科平均1.45;得分率较高。 • 【评分参考】 • 不要求对仗;以“绿叶”二字开头,没有“绿叶”二字者扣1分;内容:能体现“捐建”或“善举”、“赞美”或“感谢”。
19.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分值7分,全市文科平均4.65,理科平均4.56;得分率较高。19.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分值7分,全市文科平均4.65,理科平均4.56;得分率较高。 • 作为福建的特色题,它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作为试题,它要求考生能够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阐述。 • 【评分参考】 • 观点明确 2分,表达简明连贯 3分,言之成理 2分。观点明确,认为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哪一个好都行,认为二者各有利弊也行;阐述中要有二者的比较,偏执一方者,酌情扣1-2分。 • 主要问题:(1)观点不够明确。(2)表达不够简明、缺乏条理。(3)少数同学审题不清、答非所问。(4)字数不够。 • 教学建议:复习中注意两个方面能力的训练:一、读懂材料内涵的能力;二、表达要规范。先提出观点,而后围绕一个观点进行表述。
指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鲜明地表达观点、看法,并能围绕观点、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简要的阐述。引导学生认识到,答题要呈现的是自己对某个事物、某种现象的认知状况,而不是好恶、喜乐等情感态度;简要阐述要在内容合理的基础上追求表达的简明扼要、连贯顺畅,并注意阐述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体现出对问题认知的清晰度和深广度。指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鲜明地表达观点、看法,并能围绕观点、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简要的阐述。引导学生认识到,答题要呈现的是自己对某个事物、某种现象的认知状况,而不是好恶、喜乐等情感态度;简要阐述要在内容合理的基础上追求表达的简明扼要、连贯顺畅,并注意阐述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体现出对问题认知的清晰度和深广度。 • 着重考查语言文字运用的“简明”和“连贯” 。
20.本题考查作文能力。分值70分,全市文科平均48.32,理科平均47.89;得分率较高。20.本题考查作文能力。分值70分,全市文科平均48.32,理科平均47.89;得分率较高。 • 绝大多数学生写的是议论文,只有少数学生写记叙文。 • 议论文 • 大多数同学能够根据材料进行思考、立意,学生作文的立意主要从材料中的“变”展开思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变与不变、时间与改变、改变与创新、改变与发展、改变与坚守内心以及积累与改变,较好的体现与材料的契合。写作过程中,多数同学能够围绕论题进行论证。 • 主要的问题是: • ①立意停留在材料上,未能作进一步的阐发、论述,如有些学生写细胞更替、珍惜时间、科学世界等。 • ②结构论乱,缺乏逻辑关系。 • ③以事例代替论证,有些学生结尾段还在举例。
针对性教学建议 • 1 .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 要重视诸如常见实词、常见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语言知识的常规复习,更要重视在浅易的新文本中培养学生语境中的翻译能力,尤其要注意实词的场合用法。 • 2 .提高名著故事情节识记能力 • 原著要尽量读完,主要故事情节需要梳理,要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也要注意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避免窜改陈述对象以及窜改人物行为、态度、性格等错误。 • 3 .提高文化经典的概括分析能力 • 要选择浅易的、对当今社会依然有积极意义的原典语段,分析、概括孔孟具体的价值主张,重视培养学生在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完整、流畅地来阐述对文意内涵的理解。不要只停留在对孔孟思想的简单识记上。
4 .提高现代文阅读分析、探究能力 • 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思考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学习一些探究的方法,体会探究的全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兴趣,阐释文本意蕴,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 5 .提高语境中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 在进一步巩固对《考试说明》中提及的诸如修辞手法等语言运用相关知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之外,也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所提供的文字材料的解读能力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既要注意用的“对不对”,也要注意用的“好不好”。 • 6 .进一步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 论述时重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论述其理由依据,做到观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充分,要注重分析说理,不要用例子来代替论证,不要简单堆砌不能论证观点的名人、名事、名言等“论据”,制造虚假的“丰富”。
冲刺建议 • 1.认真研究、科学对待省质检卷 • 结构、考点布控、分值、呈现形式(题型)与高考试卷的相关性; • 2.优化讲评课内容,提高效率 • (1)目标要明确:适应高考要求 • (2)方法要得当: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自我修订 • (3)重点要强化:一切转化为答题能力——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
3.讲究策略,使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 • (1)熟悉高考试卷的基本模式和变式 • (2)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要略 • (3)吃定“送分题”,争取阅读与作文多得分 • ①题目看清楚; • ②按要求作答; • ③阅读与作文: 得分的空间还很大
4.培优 • 培什么:三必培 • (1)答题技巧 • (2)作文审题 • (3)答题规范 • 怎么培:类型化、小型化 • 学生最需要的内容
谢谢 • 您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