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38 Views
台灣的環安衛問題. 台灣海岸環境問題 學 號: 4A040902 、 4A040904 、 4A240100 姓名 :林政廷、吳致緯、邱哲偉. 大綱. 4A040904 4A040904. Page.3 :前言 ‧ ‧ ‧ ‧ ‧ ‧ ‧ ‧ ‧ Page.4.5.6 :台灣海岸地區的污染 ‧ ‧ Page.7.8.9.10 :台灣海岸生物多樣性的衰退 的基本上探討 ‧ ‧ ‧ ‧ Page.11~14 : 海岸 自然生態環境復育的 關鍵 問題 ‧ ‧ ‧ ‧ ‧ ‧ ‧ Page.15 :結論 ‧ ‧ ‧ ‧ ‧ ‧ ‧ ‧
E N D
台灣的環安衛問題 台灣海岸環境問題 學號:4A040902、4A040904、4A240100 姓名:林政廷、吳致緯、邱哲偉
大綱 4A040904 4A040904 • Page.3:前言‧‧‧‧‧‧‧‧ ‧ • Page.4.5.6 :台灣海岸地區的污染‧ ‧ • Page.7.8.9.10:台灣海岸生物多樣性的衰退 的基本上探討‧‧‧ ‧ • Page.11~14 :海岸自然生態環境復育的關鍵 問題‧‧‧‧‧‧ ‧ • Page.15 :結論‧‧‧‧‧‧‧ ‧ • Page.16 :參考資料‧‧‧‧‧‧ ‧ 4A040902 4A240100 4A040902 4A040902
前言 海洋與海岸是不能分割 的。同時,海洋與海岸 的問題,也跟陸域的環 境保護及土地利用息息 相關。海洋與海岸的管 理成效,不但與確保海 洋環境品質直接相關, 也反映出該國的國土利 用及環境保護的體制是 否恰當。近年來,台灣近海海洋環境品質日漸惡化,台灣地區主要河川計五十條,總長度約三千公里,超過百分之四十的河段受到污染,嚴重污染的達百分之十二。由於陸源性河川污染的影響,使海域環境品質嚴重受損,並進而影響漁業生產和生物多樣性。
台灣海岸地區的污染,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台灣海岸地區的污染,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人工結構物的浮濫 海岸地區人工結構物的施作,會產生海岸侵蝕或淤積的情形,導致海岸變遷,同時改變流場和生物繁衍。有很多地區的消波塊拋置情形浮濫,或未能回收再加利用,形成不必要的浪費。台灣大小地區都興建漁港,但船隻停泊有限。一些大型漁港,如面積廣達二百餘公頃的高雄縣興達遠洋漁港,目前更因漁業勞工銳減、漁源缺乏、配套設施欠缺,而使漁船不願進駐,形同閒置。 ※海岸地區面臨災害威脅 超抽地下水來養殖,造成嚴重地盤下陷,可說是大家熟悉的問題。除此之外,海岸地區還因地盤下陷及海水倒灌,使民眾生命財產面臨重大威脅。
※毒魚、炸魚屢見不鮮 毒魚、炸魚,即所謂的「破壞性漁捕」問題,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中已受到重視。台灣附近,尤其東沙海域毒魚、炸魚情形嚴重,東沙環礁內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珊瑚礁已經死亡或有白化情形。 ※生態敏感區位開發的衝突 一般來說,潟湖因為有沙洲庇護,又有潮口交換海水,形成生產力很高的生態系統,是養殖發達的地區。國內外海洋生態學家不乏研究指出,很多蝦類必須在成長過程中洄游至潟湖。未來工業港的開發和例行性航道的浚渫,很可能導致潟湖外緣沙洲沙源供應不足,而面臨侵蝕消失的命運,勢必徹底破壞潟湖的存續。選擇這種地區開發,顯然不符永續原則,必然受到極大的挑戰。
※土地開發 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在土地資源珍貴的今日,許多的開發行為往往會選擇在地價較為便宜的海岸地區,因此各種的開發行為,諸如大型的工業區開發、港口、電廠、垃圾場、以及道路的開拓,再再都會有大規模的開挖等對環境造成極為重大的開發活動,此外在整個後續影響上,更會對整體的生態結構造成破壞。 ※計畫的合理性與必要性的質疑 某些工程計畫的合理性與必要性,非常值得懷疑。原本定位為「景觀道路」的公路,應該屬於悠遊自在,觀山賞海的自然道路。但一項拓寬計畫實施後,大多數路段被挖山填海,截彎取直,景觀巨變。類似這種工程或開發行為,在各地海邊屢見不鮮。
台灣海岸生物多樣性的衰退的基本上探討 一、海岸棲地的破壞 ※濕地的消失: 濕地具有調節水量、提供水源、營養循環、生產天然產物、野生物動物棲所、遊憩、以及文化等功能是相當重要的生態系之一。此外,濕地、紅樹林、河口等環境是為海陸交界的過渡區域,在生態上擁有重要的功能,由於長期以來對濕地的錯誤使用,不僅破壞了濕地本身造成棲地的破壞,更造成原本大的棲地變成小區塊的零碎化情形,使得海岸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逐漸有衰竭現象。
※ 珊瑚礁的白化: 珊瑚礁區會是提供許多海洋生物產品,漁業資源主要的來源。珊瑚礁生態系主要是由珊瑚的骨骼交織而成的三度空間,因此造就許多複雜的微環境,而形成多樣性的生態區位因此便容易演化出新的物種,使得珊瑚礁為一物種、基因多樣性的生態系。珊瑚礁生態系具有相當的恢復力,然而許多不當的人類活動,造成了珊瑚的加速白化、礁體結構的破壞,如果持續白化將會造成珊瑚蟲的死亡,同樣地其高度的生物多樣性,也為隨之消逝,此外珊瑚一旦死亡,極可能會被藻類快速附著,使得原本多樣繽紛的珊瑚礁生態系變成單調的藻類生態,致使整個珊瑚礁生態體系的崩離。
二、海岸資源的不當利用 ※漁業的耗竭 台灣近海漁場漁業資源的衰竭,是長期過渡的捕撈、以及使用不當的捕魚方式,如流刺網的使用、炸魚、毒魚等錯誤的捕魚手段所致。此外漁業誤捕的問題,亦即捕撈時,上網了許多非漁穫對象的魚種或小型未成熟的魚類常被做為下雜魚處理或直接拋棄,此類的行為至少浪費了近1/4~1/3的漁業資源。因此這種種現象所造成的後果是魚體小型化,包含捕撈尚未達成熟體長的小魚,或是魚類本身為了求種族的延續,而很快的演化出早熟早產的體型較小的族群;而大型的魚類則愈來愈少,造成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降低。
※工業區使用 台灣西部海岸地區從北到 南有許多地區已被開發或 規劃成工業區,而工業區 的開發是為大面積的土地 利用,破壞地表植被,且 為環境污染集中的區域, 會對海岸環境產生嚴重影 響。因此如果工業區的利 用率不高,政府仍持續增加園區數量,則將增加對環境的衝擊,並同時將污染源擴大;不僅是經濟效益低,同時也增加環境衝擊程度。目前台灣西部沿海雖然座落許多工業區,不過其實際利用率卻無明顯上升,不僅造成空間資源不當的浪費,更加破壞對海岸環境的結構。
海岸自然生態環境復育的關鍵問題 ※海岸防護 目前的海岸防護主要還是以 高灘上的防潮海堤為主,堤 高約6~10公尺。侵蝕嚴重的 地區,護岸或海堤堤前設置 消波塊以防堤身崩壞,但有 時消波塊也會流失或因底部 被淘洗而沉陷,尤其是颱風 侵襲時最為明顯,必需隨時加以維護。
※海象、生態及人文環境資料不足 波浪海流、水質、水生動植物的生態習性、社經、土地利用等均為海岸保育不可或缺的基本資料。目前,台灣有氣象、水文、地理、地質、水質、生態等以往及即時的零散資訊,但因各個主管單位的不同,使得這些基本的環境資料缺乏整體性的統合及整理。欲進行開發或保育往往因資料的缺乏而無法有效的執行。 ※水質淨化與維護尚待改進 由於國內污水下水道普及率低,絕大部分的生活污水與部分的工業及蓄牧廢水,常未經處理即排放入河川,造成水域水質的惡化,間接直接影響了附近其他的海岸環境,也造成海洋養殖業面臨嚴重的污染問題。海水淨化很難利用人工處理,因此需推廣利用水質自然淨化功能,達到水環境保育的目的,水質受到保護同時生態也會得到保育。
※本土生態保育工法未臻成熟 生態工法之運用,國外雖有一些成熟的技術與經驗,但國內尚在萌芽階段,故如何針對台灣特殊之生態與水文條件,研發本土性的生態工法技術,仍有待極大的努力。生態工法的研發,需要跨領域的專家合作。 應整合工程專家及生態專家的意見,共同發展出對於海岸生態環境最有效的生態工法。另外應制訂工程設計施工準則、參考手冊或專家系統學,協助現場工程師選擇及制訂合宜工法,並與當地環境監視人員共同監督工程施作。 ※各種水域的機能區分不明 不同水域或水岸因地理、水文、生態及人文條件的不同,應適當的規劃為高度利用區、自然共生區及自然復育或保護區等,以利開發或保護工作的進行,其界定或規範方法應儘早建立。生態、景觀敏感區的調查,以及環境與人類之相容性的分析也應儘早確立。此外海岸溼地復育之生態代償措(Mitigation)的方法和制度急需建立。
※未有明確的生態環境法規規範 自然生態工法的整治方法,必須同時考慮生態、水文及人文環境,其中對於水環境整治區的相關法令,因所屬的管理單位不同,使得法令複雜且紊亂,主管機關也常遭遇法源不明、權責不清的問題。又因鄰近的土地利用也會影響到整體的水域環境,若無明確的水域及鄰近土地的法規規範,實不利於水環境保育、研究與推廣。 ※自然生態工法之推廣及教育宣導有待加強 民眾、地方施政人員與設計施工單位對於生態工法的認知不同,造成生態自然工法在實際應用上的困難。並非全部現有工法都要利用生態工法,並非生態保護絕對凌駕於防災利用,自然生態工法是要求適當的場所利用適當的技術去兼顧生態環境。
結論 台灣周遭的海岸擁有珊瑚礁、沙灘、沙洲潟湖、岩礁岸、河口濕地、深海等各種不同的海洋生態系,生物資源異常豐富,其物種數可達全球物種數的1/10。然而由於過去的保育工作重陸輕海,未把海洋視為國土。人類與海爭地,為防水患而建堤,破壞了原本的海岸環境。而近年來,自然生態保護的意識抬頭,創造美麗自然的海岸是大家的共識與期望。 ※台灣海岸的未來展望 (1).恢復和創造美麗的台灣新海岸 (2).復育生物多樣性,達到海岸自然生態環境永續發展之目的。 (3).促進海岸休閒遊憩觀光旅遊新行業。 (4).結合生態、景觀、環境與工程專家、創造新知識領域,領先國際。
參考資料 • http://203.145.193.110/NSC_INDEX/Journal/EJ0001/9202/9202-12.pdf • http://www.nmmba.gov.tw/Education/SchoolResource/Environment06/Environment06_05 • http://www.iut.nsysu.edu.tw/UTS/TNCPD/1-TNCPD.pdf • http://blog.xuite.net/jackie.xie/bluelove/ • http://www.scan001.com/animal/1822/index.html25968355 • http://mamahama.pixnet.net/blog/post/25126314-%E5%AE%9C%E8%98%AD%E4%B8%89%E6%98%9F%E8%94%A5%EF%BC%8E%E9%BE%8D%E5%BE%B7%E5%B7%A5%E6%A5%AD%E5%8D%80%E5%A4%9C%E6%9B%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