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13 Views
刑 事法 学. 第十三章 罪数形态 第一节 罪数形态概述 第二节 一罪的种类 第三节 数罪的种类. 目录. 上海政法学院. 一、区分罪数的意义 二、一罪与数罪的区分标准. 第一节 罪数形态概述. 上海政法学院. 一、实质的一罪 继续犯 继续犯,又称持续犯,是指危害行为一经实施,原则上就已经构成犯罪,且该犯罪的行为及不法状态必然在较长时间持续的犯罪。 (二)想象竞合犯 想象竞合犯,又可以称为结果竞合犯,是指一种危害行为同时造成了数种危害结果,而该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分别组合则触犯不同罪名的情况。 (三)法条竞合
E N D
刑 事法 学
第十三章 罪数形态 • 第一节 罪数形态概述 • 第二节 一罪的种类 • 第三节 数罪的种类 目录 上海政法学院
一、区分罪数的意义 二、一罪与数罪的区分标准. 第一节 罪数形态概述 上海政法学院
一、实质的一罪 继续犯 继续犯,又称持续犯,是指危害行为一经实施,原则上就已经构成犯罪,且该犯罪的行为及不法状态必然在较长时间持续的犯罪。 (二)想象竞合犯 想象竞合犯,又可以称为结果竞合犯,是指一种危害行为同时造成了数种危害结果,而该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分别组合则触犯不同罪名的情况。 (三)法条竞合 法条竞合,顾名思义,“法条”是指法律条文,“竞合”即交叉重合;具体而言,是指规定犯罪构成内容的刑法分则条文之间的交叉重合。 (四)结果加重犯 结果加重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种犯罪行为(基本犯罪构成),由于发生了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严重结果,法律规定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形。 第二节 一罪的种类 上海政法学院
二、法定的一罪 惯犯 : 是指刑法针对某种极易反复多次发生的犯罪,另行规定一个新罪名的情况。 结合犯:结合犯,是指刑法将本来独立的不同罪名并列在一起,规定为一个新罪名的情况。 三、处断的一罪 (一)连续犯 连续犯,是指出于同一的犯罪故意,实施数种危害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况。 (二)牵连犯 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的方法或结果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 (三)吸收犯 吸收犯,是指事实上存在的数种犯罪行为,司法定罪中出于多方面策略的考虑,以其中一行为吸收其余行为,仅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情况。 第二节 一罪的种类 上海政法学院
一、数罪的概念 数罪,是指同一主体的行为人所犯之罪为数个独立的犯罪。 二、数罪的类型 (一)同种数罪和异种数罪 (二)并罚的数罪和非并罚的数罪 第三节 数罪的种类 上海政法学院
思考题 1、区分罪数有哪些标准?你认为哪一种标准更为合理? 2、继续犯在客观方面有什么特点? 3、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有哪些不同? 4、连续犯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5、牵连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吸收犯的三种吸收形式是什么?如何吸收?
第十四章 定罪 • 第一节 定罪概述 • 第二节 定罪的原则和方法 • 第三节 刑法上认识错误和定罪 • 第四节 危害行为的情节和定罪 目录 上海政法学院
一、定罪的概念和特征 定罪,是人民法院依法认定被审理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什么犯罪,并以刑事判决书(含二审刑事裁定书)形式确定下来的一种分析判断的认识活动。 (一)定罪活动是一种分析判断的认识活动 (二)定罪这一认识活动结果要以刑事判决书的形式确定下来 (三)定罪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四)定罪的对象是被审理的行为 (五)定罪的根据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 (六)定罪的结论是判断某种行为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什么犯罪 二、定罪的意义 第一节 定罪概述 上海政法学院
一、定罪的原则 (一)依法定罪原则 (二)平等公正原则 (三)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四)协调统一原则 (五)疑罪从无原则 二、定罪的方法 (一)演绎推理的方法 (二)辩证分析的方法 (三)定量分析的方法 第二节 定罪的原则和方法 上海政法学院
一、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的概念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或者对与行为有关的事实的认识与实际的法律规定发生偏差。 二、行为上对法律规定的认识错误与定罪 行为人对法律规定的认识错误有以下三种情况: 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上并不构成犯罪,而行为人自己认为是犯罪。 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上属于犯罪行为,而他却误认为不构成犯罪。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应定何种罪名或者应判处何种刑罚产生错误认识。 第三节 刑法上认识错误和定罪 上海政法学院
三、行为人对与行为有关的事实的认识错误与定罪三、行为人对与行为有关的事实的认识错误与定罪 (一)对行为客体的认识错误与定罪 (二)对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与定罪 (三)对行为手段、工具的认识错误与定罪 (四)对行为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与定罪. 第三节 刑法上认识错误和定罪 上海政法学院
一、定罪情节的概念 定罪情节,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具有的影响犯罪成立与否的各种事实情况。 二、定罪情节在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情况 (一)情节是否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是决定犯罪成立与否的标准 (二)“情节严重”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 三、定罪情节的内容. 第四节 危害行为的情节和定罪 上海政法学院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定罪的概念与特征? 2、定罪应遵循哪些原则与方法? 3、行为人在法律上、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存在哪些情形?它们对定罪有什么样的影响? 4、情节在定罪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