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韩旭东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目录. 1. 合理用药概述. 2. 如何选择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特点. 3. 重视病原学检查. 4. 药敏与临床 - 如何选择. 5. 药代学与药动学 - 如何使用. 最小有效剂量. 最短必需疗程. WHO 合理用药定义. 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 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 、药物的 剂量 符合他们个体需要、 疗程 足够、 药价 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 合理处方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1) 适当的适应证:处方药物的决定完全符合医学原理 , 且该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cheung
Download Presentation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韩旭东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2. 目录 1. 合理用药概述 2.如何选择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特点 3. 重视病原学检查 4. 药敏与临床-如何选择 5. 药代学与药动学-如何使用

  3. 最小有效剂量 最短必需疗程 WHO合理用药定义 • 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

  4. 合理处方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 (1)适当的适应证:处方药物的决定完全符合医学原理,且该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2)适当的药物:药物的选择是基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考虑; • (3)适当的患者:患者无用药禁忌证、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最小、患者能接受该药; • (4)适当的信息:给患者提供与其疾病和药物相关的、准确、重要和清楚的信息; • (5)适当的观察:应该恰当地观察预料中的意外和药物作用。

  5.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有指针 • 安全 • 有效 有效控制感染,达到最佳疗效 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毒副反应 剂量和疗程合理,防止耐药株产生 避免菌群失调 给药方式合理

  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常用抗菌药物-特点

  7. 常用抗菌药物 • 青霉素类 • 头孢菌素类 • 碳青霉烯类 • 氨基糖苷类 • 氟喹诺酮类 • 大环内酯类 • 其他

  8. 常用抗菌药物特点-青霉素类 • 繁殖期杀菌剂 • 水溶性好,组织分布广 • 毒低 • 对敏感菌感染疗效肯定 • 价廉 • 诱导耐药低

  9. 青霉素类临床常用药物 • 天然青霉素:高效,主要针对球菌。 •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 氨基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胆汁排泄率高,脑脊液浓度能达治疗浓度 • 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美洛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胆汁排泄率高,脑脊液浓度对铜绿无效

  10. 头孢菌素特点 • 具有青霉素类优良属性 • 广谱,覆盖常见致病菌 • 耐酶、耐酸 • 过敏少、轻 • 缺点:对肠球菌、脆弱类杆菌差

  11. 头孢菌素类 抗G+球菌 抗G-杆菌 酶稳定性 第一代头孢菌素(Ⅰ~Ⅷ) 头孢唑啉(Ⅴ) 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呋辛(西力欣) 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凯福隆) 头孢哌酮(先锋必) 头孢三嗪(罗氏芬) 头孢他啶(复达欣)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马斯平)

  12. 头孢菌素类临床常用药物特点 • 一代:头孢唑林,耐酶、肾毒性低,不入脑。 • 二代:头孢夫辛,低毒、耐酶,入脑但疗效不著,头孢替安难入脑,头孢孟多有出血倾向。 • 三代:诱导酶产生 头孢哌酮:不耐酶,不入脑,肝胆排,抗绿脓。 头孢他定 :抗绿脓,耐酶,入脑。 头孢曲松:肝胆排,半衰长,入脑。 头孢噻肟:肠杆菌科最强,入脑。 四代:对阳性菌作用加强,对广谱内酰胺酶稳定。

  13. 其他β–内酰胺类 药效学特点 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 抗厌氧菌,对脆弱类杆菌效差 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 抗厌氧菌,对脆弱类杆菌有效 单环类 氨曲南(君刻单) 抗铜绿假单胞菌等G-杆菌, 窄谱,胆汁排泄率高,耐酶 碳青霉素烯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超广谱抗菌(对MRSA、不典型病原体 (泰能)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效差)

  14. 氨基糖苷类 • 静止期杀菌剂 •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 PAE 金葡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4-8h • 不需作过敏试验 • 不同程度的耳、肾毒性 • 不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 作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选用药物

  15. 氨基糖甙类常用抗菌药物 • 异帕米星稳定性优于阿米卡星,对铜绿以外的阴性菌作用更强。 • 妥布霉素对铜绿的作用较强,但对钝化酶不稳定。

  16. 林可霉素类 • 抗G+,-,抗厌氧菌。 • 克林优于林可。 • 抗菌作用强,用于金葡菌和厌氧菌感染: *血、骨、骨髓、关节中浓度高 *伪膜性肠炎发生率低

  17. 氟喹诺酮类 • 广谱:G-为主,耐药菌,不典型病原体 • 杀菌剂,抗生素后续作用(PAE)长,半衰期长 • 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分布广 • 胞内穿透力强 • 作用于DNA旋转酶,小儿,孕妇不宜应用 • 细菌耐药快,交叉耐药

  18. 喹诺酮类常用抗菌药物 • 尽管近年上市不少新型喹诺酮类药物,但对阴性菌的作用均未超过环丙沙星。对除艰难梭菌以为的厌氧菌有效 • 耐药率已有显著升高,新型喹诺酮对肺炎球菌和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显著增加。 • 对糖代谢紊乱和QT延长者应慎用。 • MPC(防耐药变异浓度)理论研究表明:莫西沙星优于其它,浓度依赖性杀菌剂。

  19. 大环内酯类 • 革兰阳性菌和常见社区感染病原体,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用药 • 亚太区肺炎球菌的耐药率快速上升,可能导致临床治疗失败 • 不典型病原体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半衰期长 • 组织内浓度高,体内活性超过体外 • 不良反应少

  20. 常用抗MRSA药物特点 • 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疗效相同,宜监测血药浓度。 • 替考拉宁对溶血性葡萄球菌无效,对其他阳性菌的疗效与万古霉素相似。半衰期长,难以透过血脑屏障。 • 夫西地酸:对MRSA有良好抗菌活性,但对腐生葡萄球菌以及其他阳性菌作用差,易耐药。经胆汁排泄。 • 利奈唑胺:对MRSA等阳性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长期使用可导致骨髓抑制。 • 达托霉素:限用于右心血流感染,分布容积小,体外对链球菌有效,但体内无效,被肺表面活性物质灭活,不用于肺部感染 • 替加环素:抗菌谱广,半衰期长,除铜绿假单胞菌以为基本敏感,不入脑。

  21. 磷霉素 • 化学合成类药物,分子小 • 与其他抗生素协同作用 • 组织分布好:蛋白结合率低,入CSF • 谱广,对常见致病菌具良好作用 • 毒性低 • 肝肾功能不全者安全使用 • 价廉

  22. 磺胺药 • 肺孢子虫感染的首选用药 • 用于敏感菌所致尿路感染,肠道感染 • 皮疹、黄疸和肝脏毒性

  23. 硝唑咪唑类 • 对厌氧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 • 口服可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 • 艰难梭菌感染

  24. 病原明确 靶向治疗 用药之前 留取标本 经验用药 规范合理 经验用药 循证基础 重视病原学 病原学观念

  25. 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病原学考量 再评价 如何确定病原体 病情严重度 可能致病菌 类型、部位 感染

  26. 重视病原体检查 • 每种感染性疾病均有其特异性病原微生物。 • 病原的检测是确诊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依据。 • 准确的检测是确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 标本取材不佳,检验结果几乎无意义. • 区分致病菌和定植菌。 • 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除了与体外药敏试验有关,还与体内药物动力学有关。

  27. Make empirical therapy more effective Patient ? Etiology ? Resistance ?

  28. 标本采集的注意点 •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 • 准确从感染部位采集,避免污染。 • 注意采集时间。 • 标本足量。 • 采用合适的器具运送标本。

  29. 临床标本的正确采集 (1)部位准确:痰——清洁口腔,咳深部痰 (2)时间恰当:痰、尿——清晨;败血症——寒战前 (3)标本足量:血培养——成人≮10ml,婴幼儿1-3ml (4)即采即送

  30. 提高病原菌分离阳性率 • 革兰阳性球菌——血平板 • 革兰阴性杆菌——伊红亚甲蓝 • 嗜血杆菌——添加X、V因子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添加4%氯化钠 • 厌氧菌——硫乙醇酸钠

  31. 判断可能致病菌-经验性用药的基础 • 根据感染部位 • 根据感染的临床表现 • 根据发生感染的时间 • 根据当地细菌学资料

  32. 判断可能致病菌-经验性用药的基础 根据临床表现,判断可能的致病菌 • 迁徙性脓肿——金葡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 • 感染部位组织坏死,恶臭——厌氧菌 • 脓液呈带荧光的黄绿色——铜绿假单胞菌 • 感染组织坏死,有黑缘——产黑类杆菌 • 组织坏死伴黄疸——产气荚膜杆菌

  33. 早期 中期 晚期 院内肺炎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肠杆菌 肺克,大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 入院天数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 3 5 10 15 20

  34. 经验性治疗 ≠治疗成功

  35. 尽早靶向治疗 针对可能致病菌的药物 真正致病菌 判断的 可能致病菌 根据药敏-靶向治疗

  36. 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 组织或其他体液 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药理 或毒理效应 抗菌药物 给药后 血浆药物浓度 时间曲线 感染部位 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抗菌效应 -时间曲线 吸收 分布 消除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37. 游离状态(具抗菌活性) 药物 体内 与血浆蛋白结合(无抗菌活性) 吸收:包括吸收程度和吸收速率 治疗感染时应根据药物吸收程度和速率的不同合理选用。(轻、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时宜采取不同的给药途径)

  38. 分布 • 一般,血液丰富的组织(肝、肾、肺)中抗菌药物浓度较高,在血供相对较差的部位(脑、骨、前列腺)浓度较低。 • 生理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 骨组织中以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注射)和氟喹诺酮的浓度较高。 • 前列腺中以碱性脂溶性药物较易进入: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 • 浆膜腔和关节腔: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50%-100%。 • 易通过胎盘屏障: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四环素、磺胺类。

  39. 代谢:多经肝内代谢 • 原形代谢: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大部分)

  40. 排泄:大部分经肾排泄 • 尿药浓度高的抗菌药物:青霉素、多数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 • 胆汁中药物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四环素、氨苄西林等 • 透析后需要加量的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大部分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磺胺药。

  41. 药代学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药物选择:需根据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选用在相应组织或体液中分布良好的抗菌药物(尤其是特殊部位感染,如脑组织、骨、前列腺等) • 用药途径:口服吸收良好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时,不必用注射剂;但处理严重感染时,静脉给药保证疗效。 • 尽量避免局部用药。

  42.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 常用量或略减量的:经胆汁排泄如红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甲硝唑等 • 可使用但剂量需减少,经肾脏排泄,但毒性反应低的,如青霉素,头孢菌素,SMZ等 • 避免使用,尤其是经肾代谢的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 • 不宜使用如四环素,呋喃妥因,对氨基水杨酸,长效磺胺类。

  43.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 主要由肝脏清除但毒性低,仍可应用,必要时减量,如林可霉素,红霉素等 • 主要经肝脏代谢,可导致毒性反应的,应避免使用,如利福平,四环素,磺胺类等 • 由肝肾双重途径代谢的,减量使用,如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等 • 主要经肾排泄的,不需调整,如头孢他啶,万古霉素等

  44. 抗菌药物在孕妇中的应用 • FDA分为5类 • A:在妊娠妇女中进行过研究,无危险 • B:实验动物无危险或有毒性,人类研究无危险性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 • C:动物研究有毒性,利大于弊,如喹诺酮,克拉霉素,抗真菌药物等 • D:已证实有危险,但可能获益,如氨基糖苷类,伏立康唑,四环素 • X:致畸,危险大于收益,如奎宁,利巴韦林

  45. 抗菌药物在乳妇中的应用 • 乳汁中含量高,且具有明显毒副作用的,如磺胺药,异烟肼,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

  46. 药敏与临床,药物的选择 • 如何根据药敏进行药物选择

  47. 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 纸片琼脂扩散法 经济 有统一的标准 常规使用

  48. 最低抑 菌浓度 纸片琼脂扩散法原理 敏感直径 这是由药物 的最低抑菌浓度 和纸片含量决定 的!所以不同的 药物敏感直径不一样

  49. 药敏试验的含义 • 体外试验 • 抑菌试验 • 解释 • 报告 R 耐药 • I 中介 • S 敏感

  50. 药敏试验体外/体内试验可能出现的状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