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89 Views
5 成本论. 5-1 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最基本的含义是当一种资源(货币、设备、土地、时间等)有多种用途时或有多种使用机会时,这种资源用于其中任何一种机会,就须放弃在其他机会方面的使用,这种资源所放弃的使用到其他方面所获得的收益就是使用到某一个机会上的成本。 与机会成本相对的是会计成本,即实际已经发生的支出,也称为历史成本。. 机会成本特性. 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支出的成本; 机会成本是一种决策比较或选择的成本; 机会成本普遍存在,因而有广泛的应用; 机会成本说明任何的获得都必须有相应的付出,即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 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
E N D
5-1 成本的概念 • 机会成本 • 机会成本最基本的含义是当一种资源(货币、设备、土地、时间等)有多种用途时或有多种使用机会时,这种资源用于其中任何一种机会,就须放弃在其他机会方面的使用,这种资源所放弃的使用到其他方面所获得的收益就是使用到某一个机会上的成本。 • 与机会成本相对的是会计成本,即实际已经发生的支出,也称为历史成本。
机会成本特性 • 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支出的成本; • 机会成本是一种决策比较或选择的成本; • 机会成本普遍存在,因而有广泛的应用; • 机会成本说明任何的获得都必须有相应的付出,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 • 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 • 即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费用支出。 • 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 • 对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这些费用并没有在企业的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所以称为隐成本。
隐性成本包括 • 隐含的工资支出(自我雇佣工资) • 隐含的利息支出(自有资本的机会成本) • 隐含的租金支出(自有土地的机会成本) • 企业使用自己的商标、专利、名称等时,从会计的角度常常忽略其成本,而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则要计算其隐含的使用费,即把它当作与使用别人的商标、专利、名称一样地计算使用费或成本
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 会计成本=显成本 • 生产成本=机会成本:产品生产使用所有资源发生的成本 • 机会成本=隐成本+显成本 • 厂商从事一项经济活动不仅要能够弥补显成本,而且还要能够弥补隐成本。 • 并不是厂商所耗费的所有成本都要列入机会成本之中。例如沉没成本就不列入机会成本中去。
利润 • 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各种要素报酬的支付。正常利润就是隐成本。 • 经济利润:指的是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异,不包括正常利润。 • 上述利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 • 正常利润=隐含成本 • 经济利润=总收益-机会成本 =总收益-(显成本+正常利润)
各种利润与成本概念的关系 • 经济利润为负时,仍不排除存在正的会计利润 • 因为没计算隐成本 • 如农民经常这样计算自己的“利润”(所赚)
5-2 短期成本 • 短期与长期 • 短期:有不变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对应的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 长期:所有投入皆可变,不存在不变要素和固定成本
由短期总产量曲线到短期总成本曲线 • 由短期生产函数引出反函数,如Q = f (L, K ),则L可以是Q的函数:L=L(Q) • 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是指短期内生产一定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它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即 STC(Q) = wL(Q) + rK • 如果以Φ(Q)表示可变成本wL(Q),b表示固定成本rK,则有: STC(Q)=Φ(Q)+b
C O Q STC STVC • 将短期可变成本曲线往上垂直平移r·K个单位,即可得到短期总成本曲线。 STFC
5 成本理论(下) 短期成本曲线 长期成本曲线
5-3 STC、SAC and MC • 根据STC(Q)=Φ(Q)+b ,可以得到 • STC= Φ(Q)+b=可变总成本Φ+不变总成本b • SAC= Φ(Q)/Q+b/Q=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 • SMC =ΔΦ/ΔQ +Δb/ΔQ = ΔΦ/ΔQ =边际可变成本
各种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 • 各种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由总成本曲线形状决定 • 例P163:
关系特点 • AFC始终下降 • MC、AC、AVC先下降后上升; • MC交AVC 、 AC的最低点 • MC先交AVC的最低点,后交AC的最低点 • 因为AC=AVC(Q)+AFC(Q),且AFC(Q)始终在下降!
问题与思考 •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是否可能像平均产出与边际产出分别由总产出连线和切线斜率得到一样,由总成本各点的连线和切线斜率得到?
短期成本与短期产量的关系 • 短期成本曲线的性质是由短期生产函数的性质决定的 • MC与MP的关系 • AVC与AP的关系
MC与MP的关系 •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边际成本则下降;反之则反是 • 解释:ΔQ/ΔL上升,ΔL/ΔQ下降, ωΔL/ΔQ=MC也下降 • 证明:
AVC与AP的关系 •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上升,平均可变成本则下降;反之则反是 • 解释:Q/L上升,L/Q下降, ωL/Q=AVC也下降 • 证明:
5-4 长期成本曲线 • 如何由短期总成本曲线得到长期总成本曲线 • 如何由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得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 如何由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得到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由短期总成本曲线到长期总成本曲线 • 每个产量的长期总成本由该产量下具有最低短期成本的生产规模(固定成本)决定 •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D C B A 短期成本包络线图示 LTC STC4 Cost STC3 STC2 STC2 STC1 思考:与STC1相比, STC2技术上可行吗? Q3 Q1 Output Q2 Q4 0
由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得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 每个产量的长期平均成本由该产量下具有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的生产规模(固定成本)决定 • 在给定的产量水平下,最低的短期总成本同时也是最低的短期平均成本 • 长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平均成本的包络线
短期成本包络线图示 Cost SAC4 SAC2 SAC3 SAC1 LAC A AC2 AC1 B Q1 Q2 Q3 Q4 Output
切点变化的特征 • 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左边,长期平均成本与相应的短期成本最低点左边相切; • 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右边,长期平均成本与相应的短期成本最低点右边相切 • 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长期平均成本与相应的短期成本最低点相切
由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得到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 某个产量上的长期边际成本由该产量的短期边际成本得到 • 短期边际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相等
短期边际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图示 Cost SAC4 LMC SAC3 SAC1 LAC AC1 Q1 Q3 Q4 Output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成本递减 • 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成本递增 C LAC Q 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问题与思考 • 联系生产论中的规模报酬,分析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外在经济 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LAC的移动 • 外在经济:由厂商外部因素(如行业规模)引起的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 • 外在不经济:由厂商外部因素引起的长期平均成本的上升 LAC2 C LAC1 Q
成本理论小结 • 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与利润概念 • 短期成本: • 形式:STC=VC(Q)+FC • 总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 短期产量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 长期成本: • 形式:LTC=C(Q) • 由短期成本得到相应的长期成本 • 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