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三教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三教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三教合一: 中国历史上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大约从东晋开始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 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道、佛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又合力互补的基本格局。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历时 1600 多年。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佛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撇开佛、道,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涵,就无法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 (一)儒家在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过程中,构建起一 个多层次、多因素的文化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 包容性,形成了自我发展、不断更新的内在机制。.

cheryl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三教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教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2. 三教合一: 中国历史上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大约从东晋开始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 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道、佛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又合力互补的基本格局。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时1600多年。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佛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撇开佛、道,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涵,就无法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

  3. (一)儒家在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过程中,构建起一(一)儒家在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过程中,构建起一 个多层次、多因素的文化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 包容性,形成了自我发展、不断更新的内在机制。 宋明理学:援佛入儒 引入佛、道的哲学范畴和方法论对儒学进行全面改造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儒家吸收了法、道、佛等文化的精华,使儒家文化从一种完全关注现实的形而下的伦理-政治学说转变为关注形而上的宇宙本体论的哲学体系,日益趋于成熟和完善。

  4. (二)佛、道:向儒学靠拢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凭借政 治上的优势取得了主体文化的地位。道、佛等文化为 了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向儒 学靠拢。 道教的道德关怀: 道教戒律与劝善书的广泛流行,深刻地形塑了中 国人的国民性,对下层百姓的影响更大。

  5. 佛教与儒学 佛教极力调和出世与入世、教义与纲常伦理之间的矛盾。 悦释迦之风者,辄先奉亲而敬君;变俗投簪者,必待命 而顺动。若君亲有疑,则退而求其志,以俟同悟。斯乃佛 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慧远 借用儒学等传统名词、概念比附、解释佛教的概念和意义。 --佛教经典翻译中的“格义”法 以儒学的“三畏”拟佛教的“三归”。 以儒学的“五常”喻佛教的“五戒”。

  6. 佛教的中国化 由繁琐的名相分析和苦修解脱转向简约的得意忘言 和顿悟解脱。 在理论上吸收儒家的心性、中庸,道家的自然无为以及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学说,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适,取得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7. 儒道释三教交融、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在相互冲突中又相互吸收和融合,在保持各自基本立场和特质的同时,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精神,造就了多元共存、相融互补的格局,在不同层面影响着中国社会。 以佛治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 外儒内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