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514 Views
《 中外室内设计简史 》 说课内容.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简 史. 了解中国建筑及室内设计发展的源流 与变迁. 提高学生的建筑认知和审美能力.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把握历代建筑类型、创作思想和一般设 计手法.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对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起相对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体系,提高学生专业基本素质.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教材使用. 目 录. 扩充性资料 幻灯片 7.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E N D
《中外室内设计简史》说课内容 •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 课程主要内容 • 教学设计和实施 •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简 史
了解中国建筑及室内设计发展的源流 与变迁 • 提高学生的建筑认知和审美能力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 把握历代建筑类型、创作思想和一般设 计手法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 对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起相对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体系,提高学生专业基本素质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教材使用 目 录 • 扩充性资料幻灯片 7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 网络资料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扩充性资料:本课程的教学过程需突破传统教科书局限,教师授课内容补充了大量相关研究领域最近的研究成果,并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深化阅读的课外文献、书籍目录。扩充性资料:本课程的教学过程需突破传统教科书局限,教师授课内容补充了大量相关研究领域最近的研究成果,并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深化阅读的课外文献、书籍目录。 网络资料: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研制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视频动画课件辅助教学,授课形式直观,富有感染力。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参考书籍及信息来源 (1)霍维国,霍关.中国室内设计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约翰.派尔.世界室内设计史[M].刘先觉,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4)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高祥生.室内陈设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Abbs www.abbs.com.cn 设计在线 www.dolcn.com 设计时代: www.design-era.com 全球设计资讯网 www.infodesign.com.tw 台湾工业设计协会 www.cida.org.tw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 www.bjidesign.com 中国建筑论坛 www.ex5.net/cgi-bin/ex/leoboard.cgi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www.uschinabusiness.com/union/design.html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上篇:中国部分 (1)绪论 建议学时:2学时 (2)原始社会时期 建议学时:1学时 (3)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建议学时:1学时 (4)秦、汉时期 建议学时:2学时 (5)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建议学时:2学时 (6)隋、唐、时期 建议学时:2学时 (7)五代、宋、元时期 建议学时:2学时 (8)明清时期 建议学时:2学时 (9)近现代时期 建议学时:1学时 (10)中国民居 建议学时:1学时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下篇:外国部分 (11)原始社会末期 建议学时:1学时 (12)古代时期 建议学时:1学时 (13)中世纪时期 建议学时:2学时 (14)文艺复兴时期 建议学时:2学时 (15)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时期 建议学时:2学时 (16)欧洲19世纪时期 建议学时:2学时 (17)20世纪现代时期 建议学时:4学时 (18)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室内空间 建议学时:2学时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1)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1)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授课时采用了传统教学方法与投影、照片展示、幻灯片、视频动画等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于那些信息量大的教学内容以现代多媒体手段教学更为直观高效,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理解性记忆的图示,则以传统教学方法带动学生亲手绘制,更能起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2)课堂讲授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室内设计史的课堂教学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设计实践领域。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其他课程如建筑基础、家具设计,补充室内设计史理论教学的相关背景知识,带动和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视角解读传统建筑和室内设计文化,拓宽和加强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强调开放、互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突破传统教科书局限,补充大量相关研究领域最近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同一历史现象的不同学术意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知识平台。通过课堂讨论、课外网络交流的方式,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在教学中,针对同学有限的认知水平,深入浅出地阐明关键,并总结提出有一定学术深度又为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对话,实现认知水平的提升。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课程重点: (1)中国近现代建筑重要的流派及代表作品。 (2)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形制及特征。 (3)明清皇家及私家园林代表实例的基本设计原则及手法。 (4)中国各朝代的室内设计特点。 课程难点: 如何解决经典与现代矛盾;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历史学习的正确观念和方法; 如何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发展与历史背景间的必然联系。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解决办法: • 授课时要突破传统教科书局限,补充大量相关研究领域最近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同一历史现象的不同学术意见,并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深化阅读的通史知识和课外文献、书籍目录。 • 开展课堂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 课程作业的布置,以传统民居的调研激发学生对家乡传统地域作法的关注。 • 教学采用多手段结合的方式,利用照片展示、实体模型、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加强授课的感染力和直观性。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
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增加基础性、学术性教学参考的投入。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增加基础性、学术性教学参考的投入。 • 在现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入博物馆、艺术馆参观中国室内环境的介绍、近现代室内设计等方面的资讯。 • 邀请相关方面专家来校开设讲座。 目 录 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和实施 课程实现条件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