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四节 有机合成

第四节 有机合成.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1 、有机合成的 概念. 利用 简单 、 易得 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 结构和功能 的有机化合物。. 2 、有机合成的 任务. 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 分子骨架的构建 和 官能团的转化 。. 3 、正向合成分析法. 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 已知原料 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可间接的 中间产物 ,逐步推向 目标合成有机物。. 正向合成分析法示意图. 基础原料. 中间体. 中间体. 目标化合物.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基础原料:

chery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节 有机合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节 有机合成

  2.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1、有机合成的概念 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 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 3、正向合成分析法 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可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目标合成有机物。 正向合成分析法示意图 基础原料 中间体 中间体 目标化合物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基础原料: 石油化工:炔烃 (乙炔)、烯烃 (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 煤:苯、甲苯 植物发酵:乙醇

  4. 4、有机合成的过程 副产物 副产物 中间体 中间体 目标化合物 基础原料 辅助原料 辅助原料 辅助原料 有机合成过程示意图

  5. 二、官能团之间的转化 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 ----相互转化关系 芳香烃 烷烃 炔烃 烯烃 卤代烃 醇 醛 羧酸 酯

  6. 案例: 原料:乙烯 目标产物:乙酸乙酯

  7. 思考与交流 1、引入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 卤代烃的消去;醇的消去;炔烃的不完全加成。 2、引入卤原子的三种方法: 醇(或酚)的取代;烯烃(或炔烃)的加成;烷烃(或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3、引入羟基的四种方法: 烯烃与水的加成;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醛的还原。

  8. 二、有机合成的方法 CH≡CH + HBrCH2=CHBr 浓硫酸 CH2=CH2↑ +H2O CH3CH2 OH 170℃ 催化剂 △ 醇 △ CH3CH2Br +NaOH CH2=CH2↑+ NaBr+ H2O 1、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 (1)官能团的引入 ①引入:C=C 1)某些醇的消去 2)卤代烃的消去 3)炔烃加成

  9. CH2==CH2+Br2 CH2BrCH2Br △ C2H5OH + HBr C2H5Br + H2O FeBr3 Br + Br2 + HBr↑ 光照 CH4 +Cl2 CH3Cl+ HCl ②引入卤原子(—X) 1)烃与X2取代 2)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 3)醇与HX取代 4)苯与X2取代(包括苯环和取代基上的取代) 5)苯酚与Br2取代

  10. 稀H2SO4 CH3COOC2H5 + H2O CH3COOH+C2H5OH 水 C2H5Br +NaOH C2H5OH + NaBr △ 催化剂 CH2=CH2 +H2OCH3CH2OH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CH3CHO+H2 CH3CH2OH Δ ③引入羟基(—OH) 1)烯烃与水的加成 2)醛(酮)与氢气加成 3)卤代烃的水解(碱性) 4)酯的水解

  11. 2CH3CH2OH+O22CH3CHO+2H2O 催化剂 △ ④引入:C=O 1)醇的氧化

  12. 催化剂 CH2=CH2 +H2 CH3CH3 加热加压 浓硫酸 CH2==CH2↑ +H2O CH3CH2 OH 170℃ 催化剂 CH3 CHO + H2 CH3 CH2 OH △ 醇 △ CH3CH2Br +NaOH CH2=CH2↑+ NaBr+ H2O (2)官能团的消除 ①通过加成消除:C=C、C≡C、C=O ②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或取代等消除:—OH ③通过加成或氧化消除:—CHO ④通过消去反应或水解反应可消除: —X

  13. 一个官能 “变” 两个 思考如何实现下列转化: (1)CH3CH2Cl→CH2ClCH2Cl (2)CH3CH2OH→CH2(OH)CH2OH

  14. “移动” 官能团 思考如何实现下列转化: (1)CH3CH2CH2Cl→CH3CH(Cl)CH3 (2)CH3 CH2CH2OH→CH3CH2(OH)CH3

  15. Br2 水解 氧化 CH2=CH2 A C B O O C H2C +B 氧化 H2C C D O O E 链状“变”环状 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请在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16. 基团的保护 (07上海) 反应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7. (2004上海29)从石油裂解中得到的1,3—丁二烯可进行以下多步反应,得到重要的合成橡胶和杀菌剂富马酸二甲酯。(2004上海29)从石油裂解中得到的1,3—丁二烯可进行以下多步反应,得到重要的合成橡胶和杀菌剂富马酸二甲酯。 问题:1、写出图中的A、B、C的结构式 2、图中哪些步骤是保护官能团的?为何要保护?

  18. 3、逆向合成分析法 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 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其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产率,所使用物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易得和廉价的——通常采用4个C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基础原料 中间体 中间体 目标化合物 逆向合成分析法示意图

  19. O C—OC2H5 O O C—OC2H5 C—OH C—H O C—H C—OH O O CH2 H2C—Cl H2C—OH H2C—Cl CH2 H2C—OH 草酸二乙酯的合成 2 C2H5OH +

  20. 4、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 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低污染——通常采用4个C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2)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以保证较高的产率。 3)满足“绿色化学”的要求。 4)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实现 5)尊重客观事实,按一定顺序反应。

  21. CH3 H2C= C—COOH CH3 HSCH2CHCO—N COOH 产率计算——多步反应一次计算 P.65:学与问 81.7% 93.0% A B 90.0% 85.6% C 总产率= 93.0%×81.7%×90.0%×85.6% =58.54%

  22. 案例1: 苯甲酸甲酯(C6H5COOCH2C6H5)存在于多种植物香精中,可用做香料、食品添加剂,还可用作塑料、涂料的增塑剂。对于这样一种有机化合物,你准备通过怎样的合成路线来制备呢?(要求:原料来源丰富) 提示: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主要有4类:炔烃 (乙炔)、烯烃 (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 案例2:课本P:67:3

  23. 案例3: (惠州09调研)已知: 请设计 乙烯 → … → CH3CH2COOH的合成路线。 要求: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示例

  24. 案例4: (09汕头)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 和其他无机物合成 最合理的方案(不超过4步),请在答题纸的方框中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物反应条件…… 例: …… 反应物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

  25. 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 烃的含氧衍生物定义 ? 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有机物。 包括:醇、酚、醛、酮、羧酸和酯等

  26. 物理性质总结: 分子中存在氢键的物质: 醇、酚、羧酸:熔沸点较高,小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没有氢键的物质: 醛、酮、酯:熔沸点较低,小分子醛可溶于水;酮、酯一般不溶于水。

  27. ① ② ⑤ ③ H H ④ H―C―C―O―H H H ① ①、③ ②、④ ① 、② ① ②

  28. O—H ② ① ② ② ①:弱酸性 ② 较强的还原性

  29. O CH3—C—H ② ① ①:还原性 ②:氧化性

  30. O CH3—C—CH3 ① ①:氧化性

  31. 羧酸 O CH3—C—O—H ② ① ①:弱酸性 ②

  32. O CH3—C—O—C2H5 ① ① 注意:C=O双键在醛、酮中可以与氢气加成,但在羧基、酯基中由于受到氧原子的影响一般不与氢气加成!

  33. 小结: 1、能与Na反应的官能团: —OH(醇或酚)、—COOH 2、能与NaOH反应的官能团: —COOH、酚羟基、 COOR、—X(卤素原子) 3、能使高锰酸钾(强氧化剂)褪色的官团: —OH(醇或酚)、—CHO、C=C、C≡C、苯的同系物(支链被氧化)

  34. 炔 烷 水解 氧化 氧化 羧酸 醇 醛 卤代烃 取代 还原 水 解 酯 化 酯 主要有机物之间转化关系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