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61 Views
办学重要概念解读. 2006 年 9 月. 一、办学指导思想 二、办学特色 三、校训与学校精神. 一、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界定了我校的政治方向、 工作格局、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格局、服 务面向、发展措施、发展目标。. 1、工作格局.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本科教学为中心, 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建设涵盖了高校中心工作所有的 关键点,必然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 学科点建设(包括专业建设). 研究基地建设(硬条件建设).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教学改革. 国际合作.
E N D
办学重要概念解读 2006年9月
一、办学指导思想 二、办学特色 三、校训与学校精神
一、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界定了我校的政治方向、 工作格局、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格局、服 务面向、发展措施、发展目标。 1、工作格局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本科教学为中心, 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建设涵盖了高校中心工作所有的 关键点,必然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
学科点建设(包括专业建设) 研究基地建设(硬条件建设)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教学改革 国际合作 学科建设是我校两大战略任务之首。2006 年三大战略工作——教学、学科与科研、国际 合作就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本科教学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学科点 建设、科研及其条件建设、教改都是为本 科教学服务的(支撑、引导等等),研究 生教学和国际合作是本科教学的拓展与提 高。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所以人才培 养是大学办学的根本。要做好这个根本, 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时代在发 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2、学科结构 坚持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 多学科协调发展。 工科是我校的学科根基,今后仍然应 该是我校学科的主要部分。 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 展,既是我们这所工科高校发展的必然结 果,也是大工程观思想的展现。
3、人才培养格局 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 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 才。 本科教育是大学之本,以本科教育为 主就是要精细地搞好本科教育。我校本科 教育的规模将稳定,而研究生教育则要积 极发展,这是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的重 要内容。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应 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4、服务面向 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石化行业。 地方需要和行业需要是大学的办学依 据——出发点和归宿,工科高校注重实践 应用,就应该更加强调这一点。 5、发展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之路。 “以人为本”——依靠人来为人服务, 这正是“人的工作”的核心思想。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校三大 战略措施——大学文化建设、管理改革、 经营学校的集中体现。 6、关于发展目标 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将学校从教学型 大学建设成为整体水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 列、待业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当前类型定位:教学型。这是我校的 现状,因此按教学型的要求评估。 今后五到十年是转型期,要奋斗。
二、办学特色 大工程观下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紧紧依托石油化工和地方支柱产业,以大 工程观的理念培育学生从事工程活动的责 任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知识、系统思维、 协作品质和创新精神,为社会输送“用得 上、信得过、提得起”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这一特色的思想,就是按大工程观培 养人。这一特色的关键词是大工程观和六 项素质,前者是措施,后者是结果。
按照大工程观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以 社会责任心为灵魂,融会工程、科学、艺 术、管理、经济、环境、文化等相关领域 的知识、能力、方法与理念,踏实肯干的 工程应用型人才,他们应该具备责任意识、 实践能力、综合知识、系统思维、协作品 质和创新精神。 “大工程观”这一概念来自美国,我校 根据本校近三十年的办学特点和今后教学 改革的目标作了充实和完善。
大工程观 “回归工程” 使工程教育从模仿科学 教育的侧重理论研究回 归到重视工程实践 实践 综合 工程与科学的综合(相关理论、 知识、技术、能力融合) 综合 实践 分析 理论 工程与艺术的综合(美观) 工程与社会的综合(安全、环 境、经济、管理) 工程与人文的综合(责任心、 协作精神等)
责任心是工程人才的灵魂,一批杰出校友的成功 责任心是工程人才的灵魂,一批杰出校友的成功 不是应该他们特别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特别敬业。 实践能力是工程人才的立足之本。 有了综合知识和系统思维才能做好具有综合性的 工程项目。 工程不是靠一种知识就能支撑的,也不是靠一个 人就能完成的,所以合格的工程人才必须善于协作。 工程活动随人类需要发展,工程人才必须会创新。 创新 精神 实践 能力 综合 系统 知识 思维 协作 品质 责任 意识
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 办学之初:从石化大工程的特点中自发感 悟、自发实践 九十年代:在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中提出 “大工程”的理性概念 现 在:深入总结近三十年的办学经验 后形成理论 自发感悟 理性讨论 形成理论
“大工程观下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这一办学特色是对我校近三十年办学经验 的总结。 近三十年来,我校越来越自觉地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学会做事;培养 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系统思维,使他们学会 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协作品质, 使他们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他们学会创造。只要学生学会这些,他 们踏上工作岗位后就必然是用得上、信得 过、提得起的。
我校的具体做法: 1、学会做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 通过优化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 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提高教师的工程 素质、与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积极发 挥第二课堂作用为这种培养提供支撑。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师工程 素质 企业实践教学基地 第二课堂
2、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知 识和系统思维 通过提高一批课程乃至整个课程体系 的综合性,以及丰富的第二课堂,强化学 生综合知识和系统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课程体系中的综合性 单门 课程对综合性的促进 第二课堂
3、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 识和协作品质 通过建设人格教育核心课程、人格训 练项目和改革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人 格教育体系,以此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协 作品质等人格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人格教育体系
4、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 通过课内外的创新培训,强化学生创 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培训 认真总结了三十年的办学特色,也就 明确了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我校 的办学特色还必定会进一步完善与弘扬, 成为我校再创辉煌的关键支撑。
三、校训与学校精神 校训:责任 学校精神:勇担责任,追求卓越 责任,既是办学特色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又是按照办学指导思想推进学校事业 的关键手段。因此,这一校训是我校办学 经验的集中写照,是我校的核心价值观。 责任是手段,卓越是目的。通过勇担 责任的奋斗,建设卓越的学校,塑造卓越 的个人。
“卓越的学校”,集中体现在办学指导 思想中。 “卓越的个人”,一方面体现在办学特 色所界定的学生素质中,另一方面还要体 现在支撑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的教职 工素质中。
把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特色、校训与 学校精神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握,就能 把握住我校已经形成的真正优势,就能把 握住我校未来的奋斗方向。 发动全校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办学指导 思想、办学特色和校训、学校精神,是理 性的自我学习,是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 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