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571 Views
19 、草船借箭. 平坦辛兴小学 教师:荆秋银. 学 习 目 标. 1 、情感领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量,教育学生为人做事要以大局为重,胸宽量大。 2 、学法领域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学习思前想后理解内容的方法。 3 、知识领域目标:理解词语,通过课文故事了解诸葛亮成功原因,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 、技能形成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只有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教学设想:.
E N D
19、草船借箭 平坦辛兴小学 教师:荆秋银
学 习 目 标 1、情感领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量,教育学生为人做事要以大局为重,胸宽量大。 2、学法领域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学习思前想后理解内容的方法。 3、知识领域目标:理解词语,通过课文故事了解诸葛亮成功原因,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技能形成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只有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教学设想: 1、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全员、全程参与的空间。 2、充分运用教学媒体,构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3、用活教材,张扬学生个性。
自学程序: 设疑------解疑------理解重点------体会情感------设计作业
问题 1、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 2、他为什么要借箭? 3、他为借箭做了那些准备工作? 4、借箭的结果怎样?这些箭他怎样 还回去?
北 曹 长江 吴
借箭经过: 再受箭 调转船头 擂鼓呐喊 受箭 一字摆开 靠近曹营 连船 谢箭回营
借箭的准备工作 1、二十条船,每条船三十名军士。 2、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的两边。
读句子 1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读句子 2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直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去了,天亮了就回去”
读句子 3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是使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分角色朗读 添加修饰词
诸葛亮巧妙安排: 一妙:青布幔子遮船,曹军看不清虚实。 二妙:草靶子排在船两边,吓唬曹营军士,还可以保护自己。 三妙:二十只船一字排开,两面受箭,面积大。保证了借箭的数量,保持了船的平衡。 四妙:二十只船来去顺风顺水,曹军望船兴叹。 五妙:船上军士擂鼓呐喊,虚张声势。
想一想 1、草船借箭中的“借”可以换成“骗”、“偷”吗?为什么? 2、通过对“草船借箭”过程的分析,你明白了什么呢?
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有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