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变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变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 变式教学的涵义。

cheno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变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变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 一、 变式教学的涵义。 • 变式是指相对于某种范式(即数学教材中具体的数学思维成果,含基本知识、知识结构、典型问题、思维模式等)的变化形式,就是不断变更问题的情境或改变思维的角度,在保持事物的本质不变的情况下,使事物的非本质的属性不断的迁移的变化方式。变式有多种形式,如“形式变式”“内容变式”“方法变式”等。变式是模仿与创新的中介,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变式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途径,通过变式方式进行技能和思维的训练叫做变式训练。采用变式方式进行教学叫做变式教学。变式教学要求在课堂上通过变式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完整的认知过程。因此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是“三基”教学、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3. 所谓数学变式训练,即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以及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做出有效的变化,使其条件或形式发生变化,而本质特征却不变。在解题教学的思维训练中,变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改变条件,可以让学生对满足不同条件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通过改变结论等培养学生推理、探索的思维能力;让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再次成为数学知识的载体,利用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来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获得成功体验;再次感受与人合作,并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变式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在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题海战术”的现象,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的当务之及. 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教育信息,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积极优化备课,采用变式教学,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灵活变换,可使学生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5. 事实上,中考试题的编制很多是课本例题习题的延伸和拓展,与一些基本图形及其相关结论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课本中的例题、习题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保留下来的,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知识性和可变性,通过对其挖掘,再纵向拓展,横向联系,就会构造出一些“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好题,深刻领会这些基本图形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思维起点。就是说有许多题目可以从同一问题演变而来,其思维方式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不仅能疏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品质,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整体解题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数学的例题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通过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开拓题型、题设和结论,挖掘习题的内在联系,探索变式教学.。

  6. 二.变式教学的基本内容 • 变式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基本概念辨析型变式,定理公式的深化变式,多证变式和变式应用,例题习题的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教法学法的切换等。

  7. (一). 变式教学法对新概念教学的促进作用. • 概念,在数学课中的比例较大,初中数学教学又往往是从新概念入手。能否正确理解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概念教学有其特殊性,它不仅要求学生要识记其内容,明确与它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要能灵活运用它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概念往往比较的抽象,从初中生心理发展程度来看:他们对这些枯燥的东西,学习起来往往是索然无味,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很困难。有些学生虽然能背熟定义、公式,但对概念的理解却十分肤浅,这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题时,常常发生错误。为了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确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讲清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后,教师还应该适当地采用变式训练。这样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度过难关。通过变式或前后知识对比,或联系实际情况或创设思维障碍情境,来散发学生学习兴趣,变枯燥的东西为乐趣。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开始实行变式教学时应注意“变”的程度不宜过大。概括本质特征也应注意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例如,讲授科学记数法,可通过难易程度不同的例子让他们自己来概括其中的本质特征。

  8. 例如讲授科学记数法,可通过难易程度不同的例子让他们自己来概括其中的本质特征。(1) 800=8× 8000=8× , • 80000=8× , 8000000=8× , • 800000000=8× ; • (2)35670=3.567× , 356700=3.567× , • 3567000=3.567× 3567=3.567× • 356.7=3.567× 。 • 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后,可以增加有关a,n为负数的形式。

  9. 学生从(1)中容易发现规律,而从(2)中也容易发现类似(1)中的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的异同点,从中找出相同之处,这就是问题的“本质特征”。再引导学生自己用简洁的言语概括出来:(1)科学记数法的形式为:a×10n(1≤a<10,n为正整数)。学生从(1)中容易发现规律,而从(2)中也容易发现类似(1)中的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的异同点,从中找出相同之处,这就是问题的“本质特征”。再引导学生自己用简洁的言语概括出来:(1)科学记数法的形式为:a×10n(1≤a<10,n为正整数)。 • (2)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A的方法是通过改变小数点位置将A变成a,使a成为一个只有一位整数数位的数,同时去掉最后的0,再取n等于A中整数位数减去1,最后得(1)中式子即可。 • 本质特征必须引导学生自己来归纳总结,这样他们对有关数学问题的理解程度就必然会加深,在实际运用时也就不易出现概念性的错误。

  10. 变式教学方式不仅可让学生在概括本质特征方面得到锻炼,在巩固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方面也可让学生受益。变式教学方式不仅可让学生在概括本质特征方面得到锻炼,在巩固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方面也可让学生受益。 • 如,在讲授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后,让学生练习类似“说出下列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个数 • 230,23.0,2.30,203 , • 0.3 ,2.03,0.23,0.023,0.0203 • 3.567× 8× • 8万 8.15万 • 的题目,依照概念要求去寻找规律,以达到加深概念理解的目的

  11. 又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前,教师先提出:某地气候,白天最高气温为10℃,夜晚最高气温为零下10℃,问昼夜最高温度一样吗?学完这节课后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便能产生“乐学”的氛围,这样对新概念撑握则通过变式使之内化并上升为能力。又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前,教师先提出:某地气候,白天最高气温为10℃,夜晚最高气温为零下10℃,问昼夜最高温度一样吗?学完这节课后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便能产生“乐学”的氛围,这样对新概念撑握则通过变式使之内化并上升为能力。 • 再例如,学习了“梯形”和“等腰梯形”的定义后,提出: 1、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吗? 2、一组对边平行加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吗? • 通过反例变式进行反面刺激,使学生更明确的理解和掌握“梯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等概念。

  12. 再例如在学习了“绝对值”的概念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首先应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其次,应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第三,绝对值的数学符号表达式|a|=a(a>O);|a|=-a(a<0) |a|=0(a=0) 。下列变式例题可以考察绝对值的概念。例题: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 ①没有绝对值是一3的数; • ②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0; • ③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 ④0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 ⑤如果两个有理数不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也不相等; • ⑥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大于它本身;

  13. (二).例题习题的变式教学。 • 例题、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例题、习题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紧,教学内容多,教师往往把例题草率处理,这样做使得学生偏重记忆一些方法和发展一些具体技能,而不是高层次的数学思考。 •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例题、习题教学中,当学生获得某种基本解法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掘例、习题的潜在因素,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探求题目的结论、改变情境等多种途径,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帮助他们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

  14. 在日常教学中对部分习题通过“变变图形、变变数据、变变文字”等手段,不仅对一些综合题铺设了适当的台阶,降低了它们的难度,也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 一、变变文字,丰富思维 • 用方程思想解决文字题、应用题一直是低年级学生感到特别困惑的问题,初中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为有些低年级学生“熟练而顽固”地运用算式求解感到哭笑不得。变式训练在教学中的运用使这类问题(特别是应用题)的求解既充满乐趣又富有挑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学习的迫求心情。

  15. 例1:小杰和小丽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比赛,小杰的速度是每分钟360米,小丽的速度是每分钟320米,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问几分钟后两人再次相遇?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相遇问题”,大部分的学生在思考之后就能轻易地找到解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变变文字”的方法,再次使问题富有争议、值得学生探讨: 变式1:小杰和小丽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比赛,小杰的速度是每分钟360米,小丽的速度是每分钟320米,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问几分钟后两人再次相遇? 变式2:小杰和小丽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比赛,小杰的速度是每分钟360米,小丽的速度是每分钟320米,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问几分钟后两人第二次相距100米?   本组例题的训练使学生对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清晰,思维训练更丰富,基本达到了使低年级学生理解用方程思想处理应用问题的要求。

  16. 下面是初一上册P119页的引例,是研究一项公益事业“希望工程”义演中所包含的数学. • 例2、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组织了一场义演,共售出1 000张票,筹得票款6 950元,已知成人票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5元. • 想一想:在以上提供的信息中,有哪些已知量?哪些未知量?这些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包含哪些等量关系?

  17. 已知量:成人票单价,学生票单价,售出的总票数,筹得的总票款. • 未知量:成本票数,学生票数,成人票款,学生票款. • 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 成人票数+学生票数=1 000张,成人票款+学生票款=6 950元 • (8元×成人票数=成人票款,5元×学生票数=学生票款) • 解决问题的方法: • 能求出这个问题中的四个未知量吗?选用其中的一个未知量设为X,试一试. • 解:(1)设售出的学生票为X张,则成人票为(1 000-X)张,学生票款5X元,成人票款8(1 000-X)元. • 根据等量关系得方程:5X+8(1 000-X)=6 950 • 解得:X=350 • (2)设所得学生票款为Y元,则得:学生票数 张,成人票数 张,学生票款Y元,成人票款(6 950-Y)元 • 根据等量关系得 + =1 000 • 解得Y=1 750 ,同样可获得(1)的结果.

  18. 变式题1 • 将开始的实际问题中的“共售1 000张票”改为“成人票比学生票多300张”,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售出多少张? • 变式题2 • 课本P120想一想:如果票价不变,那么售出1000张票所的票款可能是6930元吗?为什么? • 变式题3 • 在开始的“希望工程”义演的问题中,如果票价和售出的总票数都不变,所得票款可能是6 932元呢?如果可能,成人票比学生票多售出多少张? • 对于上面这类问题,无论是改变已知条件,还是改变问题的结论,我们只须抓住它的基本的数量关系都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给予解决,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所求的解必须要符合实际意义.“希望工程”义演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运用到许多地方上去.

  19. 例如: A、B两地相距60km,甲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去B地,每小时走15km,乙骑车从B地出发去A地,每小时走30km,相向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 由于两车行走情形有同时出发和不同时出发,有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和同向而行,行程问题有时也可以作工程问题,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形,当两车的速度和A、B两地的距离不变时,我们可变换出如下各题。

  20. 1、甲先骑车20分钟,相向而行,乙骑出几小时两车相遇? • 2、甲、乙同时出发背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20km。 • 3、甲、乙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乙在甲的后面,多少小时甲追上乙? • 4、甲先出发1小时,同向而行,乙在甲的后面,至C地而乙先到1小时,求AC两地的距离。 • 5、一批零件60只,甲工人每小时可做15只,乙工人每小时做30只,甲先单独做一小时后,两人合做几小时才能把零件做完?

  21. 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22. 初中低年级数学中的几何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能力也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过渡的,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把有些习题的图形加以变化,借助变化来反映图形的空间形状及位置关系,让图形动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探讨许多数学习题看似不同,但它们的内在本质(或者说是解题的思路、方法是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这类题目的收集、比较,引导学生寻求通法通解,并让学生自己感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数学思想方法。,那么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多题一解,通过变式让学生概括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

  23. 例一:如图1,AB∥CD,点P是直线AB和CD所在平面内一点,试讨论∠ABP、∠BPD、∠PDC之间的关系:   (解略)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通过讨论,可以利用添加不同的辅助线达到题目考察的目的,为了使学生能更进一步对图形及相关知识做到灵活使用、触类旁通,变式训练(“变变图形”)将大显身手。如果将点P移动到如下三种不同位置(图2-图4),同样讨论∠ABP、∠BPD、∠PDC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切实掌握了上述图形问题的讨论后,再作如下变式

  24. 变式:如图,AB∥CD,∠1=115°,∠2=140°,求∠3的度数变式:如图,AB∥CD,∠1=115°,∠2=140°,求∠3的度数 • 由DB∥FG∥EC,可得 • ∠BAC=∠BAG+∠CAG =∠DBA+∠ACE =60°+36°=96°. • 由AP平分∠BAC得∠CAP=∠BAC=×96°=48°. • 由FG∥EC得∠GAC=ACE=36°.∴ ∠PAG=48°-36°=12°.【答案】12.

  25. 再变式:判断 如图,AB∥CD,那么∠B+∠F+∠D=∠E+∠G…………………(  ) • 过点E、F、G分别画EP∥AB,PQ∥AB,GM∥AB. • 则AB∥EP∥FQ∥GM∥CD. • ∴ ∠B=∠1,∠3=∠2,∠4=∠5,∠D=∠6. • ∴ ∠B+∠3+∠4+∠D=∠1+∠2+∠5+∠6. • 即∠B+∠EFG+∠D=∠BEF+∠FG(D) 【答案】√

  26. 变式延伸: • 三个正方形连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x=------- • 此题有多种解法,其中有一种可以把图形看做上题的变式,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做对角线,过两正方形的公共顶点作平行线,可求x.

  27. 一题多解: • 已知:如图,AB∥CD,请你观察∠E、∠B、∠D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所得的结论. • 让学生展示多种方法,开拓视野。 • 本组习题通过把图形中的某些点移动,培养学生运动哲学观点,把图形由静态变为动态,创设了在运动中探索规律的情景,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起一定的作用。

  28. 例二 • 已知:如图△ABC的高AD=80mm,BC=120 mm,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求正方形PQMN的边长(义教版几何第二册P243例5), • 习题评价:这是一道好题,考察相似三角形的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29. 探究1: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此题目之前,我做了一个小小的铺垫: 探究1: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此题目之前,我做了一个小小的铺垫: • 如图2,在中△ABC,AD⊥BC,PN//BC,PN=4,BC=12,求 • 在探究1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做如下改动:平移PN(保持PN//BC,且点P不与A,B重合),分别过P,N作PQ⊥BC于Q,NM⊥BC于M, BC=120mm,高AD=80mm,当四边形PQMN为正方形时,求PN的长。 即引出原题目。

  30. 此时,学生以四人活动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此时,学生以四人活动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 学生讨论发现:探究一的解答方法在此仍成立。要解决这道题,关键是要想办法找到AE与PN的关系。学生马上由题意得出“PN=PQ=ED”,从而得到“AE=AD-ED=AD-PN”,问题解决。 •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掌握好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此题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通过一些变式训练,从而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到实处。

  31. 从特殊到一般,对学生进行初步变式训练 • 在此阶段,通过“特殊的正方形变为一般的矩形”这个变式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 • 变式一: • 如图3,△ABC是一块铁皮,边BC=12 cm,高AD=8 cm,要用它裁出一个矩形铁皮,能否使矩形的周长为20 cm,(或在△ABC内并排两个相等的正方形)若能,求出怎样裁;若不能,说明理由。

  32. 分析:此题是将原有的正方形换成长方形,关键仍是找出AE与PQ间的数量关系,设PN=x cm,则PQ=(10—x)cm,即ED=PQ=(10—x)cm,AE=8—10+x=(x—2)cm,再由△APN∽△ABC,得出AE:AD=PN:BC,解出x的值。 • 变式一是通过“正方形换成长方形”这个条件的改变,让学生体会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让题目更具有一般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变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训练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乐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3. 进一步变式训练,优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变式训练,优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变式二: • △ABC是一块铁皮,∠BAC=90°,AB=3cm,AC=4 cm,要把它加工成一个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和AC上(如图),求加工成的正方形铁片PQMN的边长。

  34.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交往会更丰富,交流的面会更广,更有利于发现其他同学思维的闪光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交往会更丰富,交流的面会更广,更有利于发现其他同学思维的闪光点。 • 接下来,教师再利用一个合作探究的变式,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5. 甲 乙 (图5) • 变式三: • 直角三角形的铁片△ABC的两条直角边BC、AB的长分别为3 cm和4cm,如图5,用甲、乙两种方法,剪出一块正方形铁皮,为使剪去正方形铁皮后剩下的边角料较多,试比较哪一种剪法较合理,并说明理由?

  36. 变式四: • 如图5,有一块三角形木板ABC,底BC=50cm,高AD=35 cm,现要以BC边为矩形的长制作一矩形材料。要使矩形的面积最大,那么矩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 • 接下来,引导学生回顾这几道实际问题,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试着总结解决它们的通法。 • 学生讨论得出:这几个问题都是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对应高的比也等于相似比这个性质来解决的。

  37. 通过对课本习题的演变,培养了学生在复杂图形中寻找基本图形的能力(本题的基本图形就是三角形中有一个内接矩形,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都要做出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来解题),起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在教学时,若能抓住一些典型例题、习题,典型图形围绕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多方面的演变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课本习题的演变,培养了学生在复杂图形中寻找基本图形的能力(本题的基本图形就是三角形中有一个内接矩形,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都要做出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来解题),起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在教学时,若能抓住一些典型例题、习题,典型图形围绕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多方面的演变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8. 例三 • 已知:如图3,C为线段AB上的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边。 • 求证:AN=BM(课本习题) • 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这道题的证明,但大多数学生完成了本题的证明后,就不再深入地思考还能得到怎样的结论。如果在原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设问:“根据现有图形,你还可证哪些三角形是全等的?试写出证明过程。若连结F G 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这样,原命题就改变成为一道开放性问题,经过努力,多数学生还是能够证得△ACF≌△MCG,△VCF≌△BCG。等还可,在完成了这道开放性探索性问题后,学生既锻炼了思维,又有了探求事物成功的愉悦感觉。

  39. 变式一 • 如图,△DAC和△EBC均为等边三角形,AE,BD交于O点,且分别与CD,CE交于M,N.则系列结论:①AE=BD ② CM=CN ③AOB=120 ④CO平分AOB.期中正确的有( ) • A 1 B 2 C 3 D 4

  40. 变式二(图形位置变化) • 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D=BE • 变式三(图形位置变化) • 如图(3),已知△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AD、BE交于点F,则∠AFB等于( 60 )

  41. 变式四 •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为AB上一点,△ADE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AB、BC、CD、DA的中点分别为P、Q、M、N, • 试判断四边形PQMN为怎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42. 【提示】连结AC和CD,首先利用中位线定理和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证明四边形PQMN为平行四边形,然后证明△AEC≌△DEB,得到AC=BD,再证明□PQMN为菱形.【提示】连结AC和CD,首先利用中位线定理和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证明四边形PQMN为平行四边形,然后证明△AEC≌△DEB,得到AC=BD,再证明□PQMN为菱形.

  43. 变式五:(三角形变正方形) • 如图,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一边画正方形AEDB和正方形ACFG,连接CE、BG,求证BG=CE • 变式六:(三角形变正方形) • 如图,有公共顶点的两个正方形ABCD、BEFG,连接AG、EC,求证AG=EC

  44. 变式七: • 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能与CBP’重合,若PB=3,求PP’

  45. 变式八 如图1,图2,图3,在△ABC中,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BE,CD相交于点O. ①如图1,求证:△ABE △ADC; ②探究:如图1,<BOC=------- ; 如图2,<BOC= ; 如图3,<BOC= . (2)如图4,已知:AB,AD是以AB为边向△ABC外所作正n边形的一组邻边;AC,AE是以AC为边向△ABC外所作正n边形的一组邻边.BE,CD的延长相交于点O. ①猜想:如图4<BOC=, (用含n的式子表示); ②根据图4证明你的猜想.

  46. 上述例题从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基本图形入手,逐步深入,先简单的变换位置,探讨结论,到把三角形变为正方形,到正多边形,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但基本解题思路没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阔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7. 第14题图 • 中考几何试题的编制,很多是课本习题的延伸和拓展变式,与一些基本图形及相关结论存在着一定关系,深刻领会这些基本图形,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思维起点,有效简洁的解决问题,下面以两个堪称经典的基本图形为例来说明。 • 例五: • (初三课本总复习)如图,在等边三角形EFG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等边三角形ABC的三边上。 • 求证:AE=BF=CG, • 证明略。相关结论:三角形AEG.BFG.CGF都全等,三角形EFG与三角形ABC相似。 • 变式一。在等边三角形ABC的三边上,分别取点E、F、G,使AE=BF=CG,(条件结论交换) • 求证:三角形EFG是等边三角形

  48. D C B A 第14题图 • 变式二。(08年临沂市)如图,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E、F、G分别是AB、BC、CA上的点,且AE=BF=CG,设△EFG的面积为y,AE的长为x,则y关于x的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C ) • 利用全等

  49. A F E C B D (第11题) • 变式三 • 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DE垂直AC,EF垂直AB,FD垂直BC,则△DEF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等于( ) • 利用相似

  50. (第12题) • 变式四. • 已知:如图,边长为a的正△ABC内有一边长为b的内接正△DEF,则△AEF的内切圆半径为 • 评注:以上例题出现的都是基本图形,正确识别基本图形并应用相关结论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