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歐美藝術文化

歐美藝術文化. 成員 : 組長 : 徐詩涵 副組長 : 左苑霖 組員 : 4 江品慧 10 周芷安 11 林依玟 12 林宜靜 14 林語柔 17 姜霖 21 高婉瑄 25 張凱綺 29 陳怡璇 30 陳思涵 34 黃子洵 35 黃裕涵 36 楊捷安 38 廖珮妤 39 趙奕寧. 文藝復興美術 (14 th -16 th ). 發源地:義大利的佛羅倫斯

cheng
Download Presentation

歐美藝術文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歐美藝術文化

  2. 成員: • 組長:徐詩涵 • 副組長:左苑霖 • 組員: • 4江品慧 10周芷安 11林依玟 12林宜靜 • 14林語柔 17姜霖 21高婉瑄 25張凱綺 29陳怡璇 30陳思涵 34黃子洵 • 35黃裕涵 36楊捷安 38廖珮妤 39趙奕寧

  3. 文藝復興美術(14th-16th) • 發源地:義大利的佛羅倫斯 • 人本主義思想發達,喬托是第一個將人文主義融入畫中者,將聖者平民化,重視人和物的空間及立體感的表達,因此被稱為「文藝復興之父」。繪畫的特色為「明暗法」和「透視法」的發展,早期文藝復興的中心在佛羅倫斯,16世紀中心在羅馬。 • 藝術方面由原來的保守、嚴格 、枯燥、憂鬱轉而為進取、快樂、自由奔放、極富變化。 • 影響:在西方美術史上占重要地位,它是文藝復興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擺脫中世紀以來近1000年的藝術程式,重新向寫實主義靠近。在繪畫工具上,油畫得以發明並推廣,也是美術史上不小的進步。

  4. 文藝復興美術(14th) • 佛羅倫斯的喬托·迪·邦多納是文藝復興美術的先驅者,他擺脫中世紀繪畫的呆板,無論是透視手法,還是色彩的運用。他受到他所處時代的歡迎,許多人都模仿他的繪畫技法。這個時期,由喬托重新開始的透視技法開始被廣泛接受。佛羅倫斯畫派、翁布利亞畫派是這個時期的兩大畫派。

  5. 喬托的猶之吻

  6. 喬托的哀悼基督

  7. 文藝復興美術(14th) • 義大利壁畫主要的繪畫形式是濕壁畫,這個時期也是油畫發明直至取代膠彩畫的時期。佛羅倫斯畫派成為這個世紀最鼎盛的畫派。這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馬薩喬,他也是15世紀初期最著名的畫家。他的繪畫工作為文藝復興時代的美術風格奠定了基礎。 • 15世紀還有威尼斯畫派、翁布利亞畫派、帕多瓦畫派三個主要的畫派。

  8. 桑德羅·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 原名亞歷桑德羅·菲利佩皮(Alessandro Filipepi)是歐洲文藝復興早期的佛羅倫斯畫派藝術家。

  9. 揚·范·艾克的阿爾諾非尼夫婦 早期尼德蘭畫派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十五世紀北歐後哥德式繪畫的創始人。 畫家於鏡上方位置簽名: "Jan van Eyck was here."

  10. 圓形凸鏡:圓表示和氣,周圍十個 圖案是耶穌生平的十個 故事 交握的雙手:婚姻的結合 可愛的小狗:對愛情的忠誠

  11. 在畫中的骷髏骨上寫著: • "I was once what you are, and what I am you will become." • 畫家用鴿子代表聖靈,站在耶穌的頭上。聖父則在耶穌背後。耶穌腳下的人是畫的贊助人。 • 馬薩喬(1401年12月21日-1428年秋季)是15世紀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第一位偉大的畫家,他的壁畫是人文主義一個最早的里程碑,他是第一位使用透視法的畫家,在他的畫中首次引入了滅點,他畫中的人物出現了歷史上從沒有見過的自然的身姿。

  12. 保羅·烏切洛,由於所繪飛禽精緻而有「飛鳥」之稱,「烏切羅」即義大利語飛鳥之意,義大利畫家,以其藝術透視之開創性聞名。其著名作品包括描述《聖羅馬諾之戰》的三件套油畫。保羅·烏切洛,由於所繪飛禽精緻而有「飛鳥」之稱,「烏切羅」即義大利語飛鳥之意,義大利畫家,以其藝術透視之開創性聞名。其著名作品包括描述《聖羅馬諾之戰》的三件套油畫。

  13. 文藝復興美術(16th) • 文藝復興美術的盛期。15世紀下半葉出生的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相繼進入了他們的創作期。宗教改革運動對繪畫的衝擊,由於宗教改革提倡反對偶像崇拜,在歐洲北部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繪畫一度趨於消沉。 • 16世紀最興盛的畫派是威尼斯畫派,以擅長用色而聞名。到了16世紀末期,這時的畫家的作品往往帶上矯飾主義風格。16世紀另一個著名的畫派是博洛尼亞的折衷畫派,融合了義大利南北繪畫。著名的畫家還有帕爾米賈尼諾、卡拉契兄弟,卡拉契兄弟不僅是優秀的畫家,還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美術學院以培養美術人才。

  14. 提香 畫中的主角可能是其他人,不是維納斯。即叫做「地上的維納斯」。床單的白和皺,與身體的暖和滑造成強烈對比。小狗平衡人、紅色的床平衡綠色的牆。而畫中的小狗有說法是某種意義上「性」的象徵,而躺臥在床上的美人,正與背後忙碌的女僕形成了對比

  15. 彼得·勃魯蓋爾的通天塔

  16.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 達文西 • 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文西 • 作品:運用自己獨創的薄霧法,表達空間結構,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不關注顏色和形狀,而強調明暗關係。 • 簡介:是一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項領域博學者,其同時是建築師、解剖學者、藝術家、工程師、數學家、發明家,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

  17. 最後的晚餐

  18. 蒙娜麗莎的微笑 • 它是直接畫在白楊木上的,此畫面積不大,長77公分,寬53公分。這幅半身肖像油畫描繪的是一位表情內斂的、微帶笑容的女士,她的笑容有時被描寫為「神秘的笑容」。

  19. 岩間聖母 • 這幅畫的特點很多。陰暗的畫面,帶出一種神秘感。顏色則是暖色。構圖是一個帶有充份安定感的三角形構圖,以聖母為頂。人物有交流,以手勢來表達。人物的動作代表了心中所想。聖母有自然的微笑。用了薄霧法,做出暈染的效果。

  20. 文藝復興三傑之二米開朗基羅 • 米開朗基羅不僅是畫家,還是雕塑家、建築師、詩人。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文西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的風格影響了以後幾個世紀的藝術家。 • 1475年生於佛羅倫斯加柏里斯鎮,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

  21. 大衛像 • 過去的藝術家雕描述大衛時,多集中他割下歌利亞的巨頭,取得勝利的情景;但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側重他的臉部表情及身軀肢體,呈現出雙眉緊鎖怒目,全神貫注地直視前方。 • 這雕像是大衛投擲石頭的情景。大衛的手很緊張,露出青筋,可見快要打仗。

  22. 最後的審判

  23. 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上表現了巴爾多祿茂右手拿但葉和他自己被剝下來的皮。而人皮的臉被認為是米開朗基羅本人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上表現了巴爾多祿茂右手拿但葉和他自己被剝下來的皮。而人皮的臉被認為是米開朗基羅本人

  24. 創世紀之創造亞當

  25. 文藝復興之三拉斐爾 • 本名拉斐爾·桑蒂 • 是一位義大利畫家,亦是建築師。拉斐爾所繪畫的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祥和。擅長繪畫聖母,他有多幅聖母作品。早年,拉斐爾師從畫家佩魯吉諾

  26. 雅典學院 托勒密、索羅亞斯德和拉菲爾(作者)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27. 西斯庭聖母畫中表現聖母抱著聖子從雲端降下,兩邊帷幕旁畫有一男一女,身穿金色錦袍的教宗西克斯特向聖母、聖子做出歡迎的姿態。而稍作跪狀的聖母信徒渥娃拉,她虔心垂目,側臉低頭,微露羞怯,表示了對聖母、聖子的崇敬和恭順。位於中心的聖母體態豐滿優美,面部表情端莊安詳,秀麗文靜,在更高的起點上塑造了一位人類的救世主形象。扒在下方的兩個小天使睜著大眼仰望聖母的降臨,稚氣童心躍然畫上。西斯庭聖母畫中表現聖母抱著聖子從雲端降下,兩邊帷幕旁畫有一男一女,身穿金色錦袍的教宗西克斯特向聖母、聖子做出歡迎的姿態。而稍作跪狀的聖母信徒渥娃拉,她虔心垂目,側臉低頭,微露羞怯,表示了對聖母、聖子的崇敬和恭順。位於中心的聖母體態豐滿優美,面部表情端莊安詳,秀麗文靜,在更高的起點上塑造了一位人類的救世主形象。扒在下方的兩個小天使睜著大眼仰望聖母的降臨,稚氣童心躍然畫上。

  28. 巴洛克藝術(17th) • 充滿動勢和戲劇性的光影和色彩,營造一種幻覺效果,此時建築師注重建築物及四周景觀的搭配,例如:庭園、廣場、廊柱及雕像等,充滿了裝飾性。 • 「巴洛克」其意思為「大而畸形的變色珍珠」,第二種解釋源於(葡萄牙文 barrcco,西班牙文 barrueco),意為「不圓的珠」;第三種解釋源於中世紀(拉丁文baroco),意為「荒謬的思想」。 • 巴洛克藝術在各方面的表現:建築方面:柱子特別粗大,屋頂佈滿雕刻。如路易十四時期所建築凡爾賽宮。雕刻方面:皺摺陰影誇大濃烈,使得姿態誇張。 繪畫方面:由於立足於自由主義之 上,構圖雄偉豪邁、色彩豪壯華麗富變化、明暗的陰暗對比深刻 、線條極盡曲折,使人有極度誇張之感。

  29. 劫奪留西帕斯的女兒彼得·保羅·魯本斯,法蘭德斯畫家,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劫奪留西帕斯的女兒彼得·保羅·魯本斯,法蘭德斯畫家,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30. 查理一世安東尼·凡·戴克,是比利時弗拉芒族畫家,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時期的英國宮廷首席畫家。查理一世及其皇族的許多著名畫像都是由凡·戴克創作的。他的畫像輕鬆高貴的風格,影響了英國肖像畫將近150年。他還創作了許多聖經故事和神話題材的作品,並且改革了水彩畫和蝕刻版畫的技法。查理一世安東尼·凡·戴克,是比利時弗拉芒族畫家,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時期的英國宮廷首席畫家。查理一世及其皇族的許多著名畫像都是由凡·戴克創作的。他的畫像輕鬆高貴的風格,影響了英國肖像畫將近150年。他還創作了許多聖經故事和神話題材的作品,並且改革了水彩畫和蝕刻版畫的技法。

  31. 委拉斯蓋茲「宮女」

  32. 洛可可藝術(18th) • 發源地:法國 • 又稱享樂主義,「洛可可」的涵義是「貝殼形」,源於(法語 rocaille)。 亦為「路易十五式」,指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統治時期(1715-1774)所崇尚的藝術。其特徵是:具有微細、輕巧、華麗和繁瑣的裝飾性;運用C形、S形或漩渦形的曲線 和輕淡柔和的色彩。影響及於十八世紀的歐洲各國,為腐朽沒落的封建貴族服務。 • 洛可可式藝術的表現: • 雕刻:由裝腔作勢 變為 討人喜歡的形式,衣摺的漸淺便是一例。 • 建築:由粗柱、大臺階變為細柱、小臺階。以法國巴黎蘇比斯府第和德國波茨但無愁官為代表。

  33. 一個洛可可風的室內設計

  34. 華托的《發舟西地島》畫面迷離,人物雍容華貴;華托和其後的洛可可畫家不同的是,他的畫除了純粹的裝飾外,往往滲出一種憂鬱氣息。華托的《發舟西地島》突顯洛可可畫風的瑣細和美感華托的《發舟西地島》畫面迷離,人物雍容華貴;華托和其後的洛可可畫家不同的是,他的畫除了純粹的裝飾外,往往滲出一種憂鬱氣息。華托的《發舟西地島》突顯洛可可畫風的瑣細和美感

  35. 法戈納的鞦韆

  36. 古典主義(18th) • 發源地:法國 • 繪畫在帝國藝術特稱「古典主義」,十七八世紀,注意到小亞細亞及巴爾幹,興起「古希臘研究」熱潮,而當時的藝術家思想為: 「藝術的理想,只有深得調和勻稱中庸之美的藝術,才是 藝術的最高境界」此中庸之道的繪畫恰和革命時代顯示帝國威風 的法國人相合,為政治、藝術相形影響的最佳佐證。強調完全拋棄個人的主觀情感,而以理智的、調和的畫法為理想 ,以正確的素描為宗,色彩則被斥為感情用事的東西,作風和佛 羅倫斯派接近。 • 古典主義的特徵是一種中庸的繪畫風格、重視精密的素描, 對色彩不太重視 。

  37. 普桑《薩賓足劫掠》

  38. 達維 《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

  39. 新古典主義(18th) • 一種新的復古運動。興起於18世紀的羅馬,並迅速在歐美地區擴展的藝術運動,影響了裝飾藝術、建築、繪畫、文學、戲劇和音樂等眾多領域。新古典主義,一方面起於對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藝術的反動,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為信念(亦即反對華麗的裝飾,儘量以儉樸的風格為主)。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家刻意從風格與題材模仿古代藝術,並且知曉所模仿的內容為何。

  40. 安格爾 《土耳其宮女》

  41. 安格爾 《泉》

  42. 浪漫主義(18th) • 發源地:法國 • 強調色彩、質感、光線明暗對比,及不對稱的平衡,表現出情緒的力量和個人的自由風格,並且經常採用異國情調和悲劇性的主題。 • 十九世紀初葉,興起於法國畫壇的一個藝術流派。 這一畫派擺脫了當時學院派和古典主義的羈絆,偏重於發揮 藝術家自己的想像和創造,創作題材取自 現實生活,中世紀傳說和文學名著(如莎 士比亞、但丁、歌德、拜倫的作品)等,有一定的進步性。 代表作品有傑利柯的《梅杜薩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領導 人民》。畫面色彩熱烈,筆觸奔放,富有動態感。

  43. 傑利柯的《梅杜薩之筏》

  44.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領導 人民》

  45. 寫實主義(19th) • 發源地:法國 • 寫實主義又譯現實主義,一般定義為關於現實和實際而排斥理想主義。不過,現實主義在博雅人文範疇中有很多意思。它還可以用於國際關係。在藝術上指對自然或當代生活做準確、詳盡和不加修飾的描述。現實主義摒棄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張細密觀察事物的外表,依據這個說法,廣義的寫實主義便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許多藝術思潮。在視覺藝術和文學裡,現實主義是一個19世紀的一場運動

  46. 睡眠者高爾培亦稱 寫實主義之父

  47. 米勒拾穗

  48. 柯洛的摩特楓丹的回憶

  49. 自然主義(19th) • 發源地:法國巴比松地區 • 又稱巴比松派,在藝術上,將人對事物的主觀經驗,與外界事物本身現象分開來的派別,特別指繪畫上的派別。在藝術上,自然主義起於19世紀的法國巴比松,這些畫家專門畫自然風景,自然主義對寫實主義的興起有很直接的關係。巴比松七星則是與巴比松畫派最常相連在一起的名詞,意指重要的畫家:米勒、柯洛、盧梭、查克、迪亞茲、特羅雍、杜普雷與杜比尼,在2004年的上海藝術博覽會與台灣高雄市立美術館的藝術展覽中,都使用了這個名詞。

  50. 盧梭的日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