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97 Views
2. 3. 1. 同妻 —— 非一日之寒. 为什么会出现同妻现象?. 在极为重视传统婚姻家庭和生育的普众文化心态下,许多同性恋者不得不屈从于社会习俗和压力走向婚姻,是造成同妻现象的根本原因。 传统婚姻生育观造成一种强大压力, “ 这种强制性、义务性的异性恋婚姻,不仅将一群女人推向更加孤立的社会边缘,也让社会愈加无法容忍同性恋者的存在 ” 。 这种强迫式的 “ 婚姻契约 ” 本身就是一种问题契约,这是很多 GAY 在婚前隐瞒事实真相的主要原因。. 多希望时光倒流,回到你最初说喜欢我的那个晚上,回到我还没有爱上你的时候,然后,没有然后 …… —— 一位同妻的日记中如是写道。.
E N D
2 3 1
为什么会出现同妻现象? • 在极为重视传统婚姻家庭和生育的普众文化心态下,许多同性恋者不得不屈从于社会习俗和压力走向婚姻,是造成同妻现象的根本原因。 • 传统婚姻生育观造成一种强大压力,“这种强制性、义务性的异性恋婚姻,不仅将一群女人推向更加孤立的社会边缘,也让社会愈加无法容忍同性恋者的存在”。 这种强迫式的“婚姻契约”本身就是一种问题契约,这是很多GAY在婚前隐瞒事实真相的主要原因。
多希望时光倒流,回到你最初说喜欢我的那个晚上,回到我还没有爱上你的时候,然后,没有然后……——一位同妻的日记中如是写道。多希望时光倒流,回到你最初说喜欢我的那个晚上,回到我还没有爱上你的时候,然后,没有然后……——一位同妻的日记中如是写道。 据专家估计,中国的男同性恋者大约有2000万,其中80%为结婚者。(张北川,朋友通讯2007.11)。他们的妻子不仅不能得到性生活上的满足,很多还要遭受冷落、白眼、漠视和家庭暴力(中国同妻网,2009-03)。另据统计,三分之一的妇女受到过暴力,其中大多数施暴者为其家庭成员(反家暴网络,2009-03-31)。
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问题的提出 同妻
现况 • 同妻现状 同妻现况
二、研究过程 一、调查法 二、个案分析 三、观察法 四、访谈 五、博文索引
调查法 你认为中国法律应当允许同性结婚么?
个案分析法 2 1 3
1、罗洪玲,女,四川大学韩语老师,讲师,教授科目为初中级韩语。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2012年6月15日凌晨,罗洪玲因同性恋丈夫骗婚产生轻生念头从一座公寓13楼坠下身亡。1、罗洪玲,女,四川大学韩语老师,讲师,教授科目为初中级韩语。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2012年6月15日凌晨,罗洪玲因同性恋丈夫骗婚产生轻生念头从一座公寓13楼坠下身亡。 罗洪玲去世后,亲友们找出她晋江论坛的账号。6月13日,罗洪玲在“晋江论坛”发帖:“姐妹们是对的。我丈夫是一个gay,从头到尾,都在骗我。” 2、张北川曾经对商报记者解释说,同妻并不是严谨的学术概念,如果排除双性恋,真正意义上的同妻数量应该在1000万以上。这些女性,要么成为同性恋传宗接代的工具,要么成为其丈夫掩盖身份的保护伞。 在他接触的同妻里,有位60多岁的老人玉容,竟然还是处女。“这不等于守了一辈子活寡。”张北川感慨道。很多同妻,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声誉,忍受一辈子。容忍,张北川并不赞同。 3、比起一些同妻,萧瑶更惨,冷暴力的同时,她还遭遇家暴。丈夫性取向刚暴露时,还带着愧疚请萧瑶原谅,但窗户纸捅开,似乎一切都不用再遮掩。萧瑶对家庭的努力被他理解为某种交换,经常用恶毒的语言辱骂妻子,后来语言变成了暴力。 没有任何征兆,老公的拳头就会飞过来,有一次,丈夫把她摁在地上,穿皮鞋的脚使劲踩她的脸。
观察法 • 我们在研究时进入了同妻群(同妻会),通过观察她们之间的交流,并且与其中人聊天,试图了解她们的感受。 • 她们敏感,热情地想要帮助进入群的人们解决问题,自己处在矛盾中渴望解脱。 QQ群部分聊天记录截图
访谈 高隽: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复旦心理学系讲师 首先我觉得同性恋男性和异性恋女性结成伴侣关系必然是多样的,无能一概而论 如果要讲个人心理因素,我猜测选择和女性结婚的男同性恋可能本身对于自己的性取向就报以相对矛盾和复杂的态度 对于妻子这一方,我觉得首先同妻并不是病态,所以谈不上缓解。真的要消除这个群体,那么还是要从社会层面入手
访谈 在极为重视传统婚姻家庭和生育的普众文化心态下,许多同性恋者不得不屈从于社会习俗和压力走向婚姻,是造成同妻现象的根本原因。传统婚姻生育观造成一种强大压力,“这种强制性、义务性的异性恋婚姻,不仅将一群女人推向更加孤立的社会边缘,也让社会愈加无法容忍同性恋者的存在”。 这种强迫式的“婚姻契约”本身就是一种问题契约,这是很多GAY在婚前隐瞒事实真相的主要原因。 同妻现象,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畸形现象。 因此,我们采访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留学生Jariod,询问他对同妻的看法。
博文索引 同性恋者 同性恋妻子 来自各方的声音 法律和社会 老师访谈
异性恋中的“同志”也有苦楚 • “同妻”,只是一个伴随婚姻而被赋予的身份标签。在婚姻中,它意味日复一日的隐忍和煎熬。而同妻们声讨的对象,一些在婚姻中对立的男同们,其实也是另一个弱势群体。同妻不过是男同们逃避家庭、社会压力的牺牲品而已。 • 强大的社会道德舆论压力抑制住了他们内心近乎变态的欲望,一个同性恋者的身份被暴露后,他有可能无法在曾经熟悉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他们将妻子作为遮挡社会舆论的挡箭牌。这样的婚姻是同性恋者作为个体与社会无奈抗争。
三、研究结果 她们何去何从 我们的期待
她们何去何从 • 对同性恋者,改变传统思维方式 • 对社会,改变偏见,帮助 • 对同妻,信心,希望,发出声音 • 对法律,保障权益 解决方法
我们的期望 我们希望为同妻正名 在与一位同妻的交流过程中,她如是感慨:因为你没有经历过,所以你永远无法理解我们的伤痛。正如我们也不能理解你们对我们所谓的看法。 确实,对于她们的世界,虽然我们了解得再多,也只是一种表面。 我们能做的,只有理解、包容、与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