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72 Views
江 苏 省 城镇污水处理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何伶俊 2014 年 5 月 16 日. 2. 探索与实践. 3. 思考与展望. 主要内容. 1. 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全省行政区域面积 10.26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 7940 万,现辖 13 个地级市, 23 个县级市和 22 个县, 737 个建制镇
E N D
江 苏 省城镇污水处理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何伶俊 2014年5月16日
2. 探索与实践 3. 思考与展望 主要内容 1. 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 •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全省行政区域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940万,现辖13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和22个县,737个建制镇 • 江苏境内水网密布,湖泊众多。长江横穿东西425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有淮、沂、沭、泗等大小河流2900多条,此外还有大小湖泊290多个。因此,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一直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基本概况 截至2013年底,全省: • 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649座,处理能力1410万m3/d • 县以上城市污水厂190座,1110万m3/d ; • 建制镇污水厂459座,300万m3/d • 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0.76% • 累计建成城镇污水收集主干管道42100公里 • 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2% • 2013年,累计处理水量36.2亿吨,COD削减量88.2万吨,氨氮削减量7.9万吨
一、基本概况 (1)污水设施能力快速增长 • 近五年来,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增长54.6%
一、基本概况 (2)减排贡献突出 • COD、氨氮削减量持续增长 • 城镇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占全省COD总减排量的70%以上
二、探索与实践 1、规划创新,有序推进城镇污水处理 • 《江苏省城市排水规划编制纲要》(1995年版,2007年版) • 《江苏省城市水环境规划编制纲要》(2004年版) • 《江苏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 《江苏省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规划》 •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省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实施方案》 • 《通榆河沿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规划》 • 《江苏省沿江城镇污水处理规划》 • 《太湖流域撤并乡镇集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规划》
二、探索与实践 2、科技创新,促进城镇污水处理行业技术进步 •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 太湖流域污水处理一级A提标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 • 有效指导了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作; • 获得建设部2011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
二、探索与实践 • 污泥处理处置 • 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研究: • 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 颁发《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
统一监管 统一建设 统一运营 统一规划 二、探索与实践 3、机制创新,推进污水处理城乡统筹 • 构建“普惠、共享、均等”的城乡统筹污水处理服务体系 •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2]73号):要求各地建立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实施建设、统一组织运营、统一政府监管的“四统一”工作模式
城乡污水统筹处理 以宜兴为例 宜兴近年来不仅污水处理能力快速增长,而且按照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监管”的原则,将全市域科学划分为11个污水处理分区,进行系统规划,分区处理,有序建设,统一运行,有效监管。
二、探索与实践 4、措施创新,城镇污水处理由粗放走向精细 (1)控源截污 • 我省无锡市按照“分区规划、分片实施、系统梳理、全面覆盖”的理念,加快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以最终实现污水全收集和全处理。 分区规划污水管网建设
二、探索与实践 阳台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二、探索与实践 5、管理创新,提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 • 制定《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标准》,并定期组织专家对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逐个进行现场检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考核结果通报全省
二、探索与实践 • 制定颁发了《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台账范本》,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台账管理制度
二、探索与实践 • 全覆盖进行人员培训:污水处理厂技术管理人员、污水处理操作工、水质分析人员
二、探索与实践 6、理念创新,着力提升城镇水环境质量 • 张家港市以打开覆盖20余年河道为核心的“小城河综合改造工程”,总投资约19亿元,历经三年多时间,项目实施中始终融入生态建设的理念,以水环境治理为主线,构建水生态、水文化和谐统一的水环境,实现了生态河道与商业街区的完美融合。 张家港市小城河改造后面貌 张家港市小城河改造前面貌
二、探索与实践 • 推行低影响开发,开展城市面源治理试点 《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 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每公顷建设用地宜建设不小于1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池。路幅超过70米的道路逐步配套雨水蓄水设施 省政府2013年88号文件: 鼓励将综合径流系数作为土地出让条件之一 将雨水调蓄和利用设施建设纳入建设用地规划条件 南京等城市拟推行屋顶花园建设: 6000多万平方米屋顶,已建30多万平方米
三、思考与展望 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思考与展望 “十二五”目标 • 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 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 • 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全覆盖 • 高效监管体系全覆盖
三、思考与展望 “十二五”指标
三、思考与展望 “十二五”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