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likes | 961 Views
第三章 肌 学 67 页. 第一节 总 论 肌的分类 骨骼肌 一、骨骼肌的形态和构造 二、骨骼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三、骨骼肌的命名法 四、骨骼肌的辅助装置 五、骨骼肌的 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六、 骨骼 肌的发生与异常. 肌的分类 平滑肌 :分布于内脏的中空器官及血管壁。 心 肌 :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 骨骼肌 :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不 随意肌 : 心肌与平滑肌受内脏神经调节,不
E N D
第三章 肌 学 67页 第一节 总 论 肌的分类 骨骼肌 一、骨骼肌的形态和构造 二、骨骼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三、骨骼肌的命名法 四、骨骼肌的辅助装置 五、骨骼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六、骨骼肌的发生与异常
肌的分类 平滑肌:分布于内脏的中空器官及血管壁。 心 肌: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 骨骼肌: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不随意肌:心肌与平滑肌受内脏神经调节,不 直接受意志的管理。 随意肌: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可随人的意 志而活动。 在显微镜下,心肌与骨骼肌都具有横纹,均属 横纹肌。 肌都具有收缩、舒张的功能。
骨骼肌 运动系统主要部分,600多块,占体重40%。 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以关节为枢纽,牵引骨骼产生运动。 每块肌都被视为一个器官: 因为每块肌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执行一定的功能,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并接受神经的支配。
一、骨骼肌的构造和形态 骨骼肌 = 肌腹+ 肌腱 肌腹:基本组织成分是肌细胞(肌纤维)。 肌的收缩部分。 肌纤维→肌束(各种形式)→一定外形整肌 肌腱:位于肌腹的两端,由胶原纤维束构成。 不能收缩,但能抵抗强大的张力。 腱膜 骨骼肌的两端借肌腱或借少量结缔组织附 着于骨面或皮肤(皮肌)。
骨骼肌有红肌与白肌之分。 • 肌纤维有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两种类型。 白肌(白肌纤维或快缩纤维组成) 较粗大 收缩速度快,但容易疲劳,能迅速完成 特定动作。 红肌(红肌纤维或慢缩纤维组成) 较细小 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常作为姿 势肌。 人类骨骼肌中两型纤维大多是混杂分布的,但两型纤维的比例在个体之间可有很大差异。
骨骼肌的形状 主要形状有: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 肌束与肌长轴平行排列成带状肌(如缝匠肌)或 梭形肌(桡侧腕屈肌)。 肌束斜行排列与肌长轴相交成锐角,则形成各 种羽状肌(半羽肌、羽肌、多羽肌)。 为适应肌所在部位特有的功能需要,还有呈扇 形(颞肌)、三角形(大收肌)、螺旋状(背 阔肌)、环形(轮匝肌或括约肌)的肌。 有些肌有两个或多个肌腹(二腹肌、腹直肌) 有些肌分别有不同的起点,最后汇为共同的肌 腱,分别称为二头肌、三头肌或四头肌。
骨骼肌形状与功能的关系: • 骨骼肌功能主要表现在肌束的长度、排列、方向等方面。 • 肌束长度不同,排列的形式和方向不同,使肌形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以适应身体的不同部位对肌收缩的力量、方向和运动幅度的需要。 • 骨骼肌的肌纤维在收缩时,可缩短至其原长度的55%左右 → 肌纤维愈长,肌缩短的幅度愈大。即骨骼肌缩短的幅度取决于肌纤维的长度。 • 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大小决定于同时收缩的肌纤维的数量(肌的生理横切面积)。
在相同的体积内,羽状肌比带状肌和梭形肌具 有更多的肌纤维数量。 带状肌和梭形肌收缩时,缩短的幅度较大,但 力量相对较小。 羽状肌缩短的幅度较小,但力量相对较大。
二、骨骼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通常骨骼肌都以两端附着于骨或软骨,中间越过一个或数个关节。肌收缩缩短使其两端接近而产生运动。 骨骼肌的起点和止点: 起点(定点)--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靠近侧 的附着点(固定、少动)。 止点(动点)--远离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靠近侧 的附着点(多动)。
骨骼肌的配布:单轴关节-两组肌 双轴关节-四组肌 三轴关节-六组肌 • 骨骼肌的作用与骨骼肌配布的关系: 1. 肌使关节产生何种运动,取决于该肌在通过关节 时与关节运动轴之间的位置关系。 2. 原动肌 拮抗肌 协同肌 固定肌 3. 骨骼肌都是配布在关节轴的相对的两侧,无论是 单轴、双轴或多轴关节,骨骼肌从配布上始终保 持着互相拮抗、互相协同的位置和作用。
三、骨骼肌的命名 命名原则:按肌起止点、位置、作用、形态、 大小以及肌束方向等特征来命名。 例如:按起止点:胸锁乳突肌 按形态:斜方肌、三角肌、比目鱼肌 按作用:屈肌、伸肌、收肌 多数肌名是根据上述原则相互结合而成。 例如: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按形态、作用 胸大肌、胸小肌--按位置、大小 桡侧腕长伸肌--按位置、大小、作用
四、骨骼肌的辅助装置 包括筋膜、滑膜囊、腱鞘、籽骨。 (一) 筋 膜分浅筋膜、深筋膜 1.浅筋膜 (皮下筋膜) •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位于真皮之下,包被整 个身体。 • 内含:脂肪、浅血管、浅淋巴管、皮神经以及 乳腺、皮肌等。脂肪的厚薄因身体的部位、性 别、营养状态等而不同。 • 作用:保护肌肉、保存体温、贮存脂肪等。
2.深筋膜 (固有筋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深面。 包裹肌、肌群和体壁,以及血管、神经等,遍 布全身且互相连续。 在四肢,深筋膜插入肌群之间,形成肌间隔并 附于骨上;深筋膜增厚形成支持带,以保护肌 腱的正常位置。 深筋膜包绕血管、神经而形成血管神经束,防 止炎症的扩散。
(二) 滑膜囊 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壁薄,内含滑液, 多位于肌腱与骨面相接触处, 以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 (三) 腱鞘 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由两部分组成: 腱鞘=外层的纤维层+内层的滑膜层 位置:在腕、踝、手指、足趾等处的肌外面。 作用:约束肌腱、减少摩擦。
纤维层:厚而致密,在指、趾处与骨面共同围 成骨纤维管。 滑膜层:一部分贴于肌腱表面为内层,另一部 分贴于纤维层的内面为外层。 滑膜层内、外两层的移行部称腱系膜,供应腱 的血管、神经由此通过。 滑膜层内有少量滑液,使腱在鞘内能自由滑 动。
五、骨骼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一)肌的血液供应 肌的代谢旺盛,血供丰富。每块肌都有自己的血液供应,血管束多与神经伴行,从肌门进入后反复分支,最后在肌内膜形成包绕肌纤维的毛细血管。 (二)肌的淋巴回流 肌的淋巴回流始于位于肌外膜和肌束膜内的毛细淋巴管。 (三)肌的神经支配 每块肌的神经多与主要的血管束伴行。支配肌的神经有躯体神经与自主神经。
家兔 小腿三头肌 深面观
图 骨骼肌 人体骨骼肌 分四部 头肌 颈肌 躯干肌 四肢肌
肌的构造 肌的横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