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1

九年级 3 班主题班全

九年级 3 班主题班全. 李冬兰. 着眼于未来的教育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目前的现实不是唯一的现实,因而不能构成教育的唯一要求。着眼未来的教育精神超越了目前的范围,以共创明天的现实为目标。 —— (波)苏科多斯基 未来教育面临两个两难问题:应该教什么 ? 我们应该怎样教 ? —— (美)加德纳. 第二讲 未来的教育追求. 杜德栎 教授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院. 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最终追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名师辈出 育人为本的小班化、个性化教学形式 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 梅州基础教育未来发展.

Download Presentation

九年级 3 班主题班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九年级3班主题班全 李冬兰

  2. 着眼于未来的教育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目前的现实不是唯一的现实,因而不能构成教育的唯一要求。着眼未来的教育精神超越了目前的范围,以共创明天的现实为目标。着眼于未来的教育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目前的现实不是唯一的现实,因而不能构成教育的唯一要求。着眼未来的教育精神超越了目前的范围,以共创明天的现实为目标。 ——(波)苏科多斯基 未来教育面临两个两难问题:应该教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教? ——(美)加德纳

  3. 第二讲 未来的教育追求 杜德栎 教授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院

  4. 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最终追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名师辈出 育人为本的小班化、个性化教学形式 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 梅州基础教育未来发展 未来的教育追求

  5. 一、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 的最终追求

  6. 21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在和平与稳定的社会环境里,教育与社会将更加紧密结合,教育将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教育将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拓展。21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在和平与稳定的社会环境里,教育与社会将更加紧密结合,教育将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教育将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拓展。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根本,以价值塑造为前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公平为基础,根植于现代社会,引领时代不断进步的教育。本质在于构建人的主体素质,发展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

  7.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8. 充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语文是其他学科发展的根 养成良好习惯 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9. (一)充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养成良好人格 素质教育核心是德育,是价值教育,无大德就无大才。 教育的目的:使人成为人。教育的价值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养成共和国健全人格”(蔡元培) 理想的教育,是全人格的教育,决非何种职业之准备。把富有人格魅力的人送给社会。   (林砺儒) 问题很大的不是孩子能否学好科学、电脑、英语,他们现在在这些方面的条件都胜于上一代。最担心的是整个环境养成他们的自我中心。精力集中于课业,竞争考名牌大学,从小不做家务,不会和不爱劳动,心理不健康,缺乏良好的道德,这是最可怕的。(爷爷,我可告诉你……) (原壤夷俟(si)。子曰:“幼而不孙弟‘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爱国 、善良(大善)、诚信。(钱伟长)

  10. 2、培养好奇心 人类文明史6000年,科技史2500年,近代科技史400年。最近三年的变化相当于石器时代3000年,牛顿以前时代300年,上世纪初30年。   每三年翻一番:  科技论文1.3万篇\天;  发明专利30万件\年;800多份\天。     技术变革最快的时代, 所要回答的不是最新的科学发现是什么,而是如何理解最新的科学发现,主要的科学思想,它的发展趋势。要求必须增强理解力,培养“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 “努力很重要,但是好奇心更重要。没有人努力学习的程度会超过一个拥有好奇心的孩子。”(比尔. 盖茨 )

  11. 智力生活的天性基础是好奇心。     严格意义上的好奇心是由真正的对知识的爱好所激励的。     好奇心泯灭,活跃的智慧将不复存在。 伟大创造者身上都有这两种特质 “神圣的好奇心”(探究未知事物的强烈兴趣,在探究中获得的喜悦和满足感)      “内在的自由”(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不受常规和习惯的羁绊,独立思考)。(爱因斯坦)   学问:学是学,问是问,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

  12. 3、张扬激情     最重要的素质首先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责任和其他。比尔.盖茨:   “每天早上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如何培养?   热情,激情:对学生是最好的老师;对员工是力量、智慧的源泉。     教师自己没有激情就不可能点燃别人的激情之火。       因此选聘教师的标准很简单:是否爱孩子。(尤其小学)不爱就不能进行有效沟通。爱,即使对所教课程不十分了解,孩子也会因你的爱,受到激励,而自发学习,不会厌学。这就是我们教师所具有的人文性。

  13. 4、 乐群——学会共处 和他人友好相处,喜欢别人。(成功:专业知识15%,人际关系85%。) 擅长和人打交道,和他人个性化接触。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 30岁以前靠能力,30岁以后靠人脉,本质是合作。 (比尔.盖茨:一个人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的力量。) 得了100分还哭。竞争?论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竞争的最高境界:竞合

  14. 培养领袖人物 [张伯苓:中国人“好弄个个人手腕”,团体生活中不善组织不能合作。强调团体训练:培养组织能力,产生团体意识,造就多数领袖。]      麻将文化。 领袖:理想信念,自我牺牲,责任意识,组织协调管理。 一学生:职业政治家. 另一生:各科不及格.  

  15. 5、开发右脑 (1)左脑与右脑具有不同的分工: 左脑:语言、数理逻辑分析中枢,主要完成语言的、逻辑的、分析的、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主管人的右边行为。人的语言、数学逻辑分析能力,可以通过考试测度。对个人发展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右脑:艺术、运动中枢,主要负责直观的、综合的、几何的、绘图的思考认识和行为,音乐、绘画等艺术才能,主管人的左边行为。具有创造艺术美和情感美,善于发现特点和机会; 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情、寻找自身快乐,给别人带来快乐、工作中具有超出日常范围的能力, 统筹安排、追求卓越。是创新能力的源泉。

  16. 大脑

  17. 大脑功能定位区域 大小与支配部分

  18. 爱因斯但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他们转换成语言。”可见,我们在进行思考的时候,首先需要右脑通过非语言化的,“信息录音带”(记忆存贮)描绘出具体的形象。爱因斯但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他们转换成语言。”可见,我们在进行思考的时候,首先需要右脑通过非语言化的,“信息录音带”(记忆存贮)描绘出具体的形象。 在目前情况下,尚不能考核。

  19. (2)校园有助于兴趣单一的学生全方面发展。(2)校园有助于兴趣单一的学生全方面发展。 在校园里,我们常常发现拥有其他兴趣爱好的人好奇心强,往往善于沟通、更会交际、在需要帮助时更容易寻求到帮助并乐于帮助他人,能统揽全局,高屋建瓴,能将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事情综合到一起,跨学科思考问题。 因而学校要特别重视艺术教育。必须开设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开发与发展学生的右脑。 教育的底线:知识教育不可忽视。艺术和科学统一起来。

  20. (3)右脑帮他们成功 教育案例1: 2001年美国耶鲁大学300年校庆,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的行政总裁、世界第四富豪艾里森应邀参加典礼: 哈佛、耶鲁等名校的师生都是失败者: 世界第一富豪比尔中途退学; 第二富豪艾伦根本就没有上过大学; 第四富豪我艾里森被耶鲁大学开除; 第八富豪戴尔只读过一年大学; 微软总裁鲍尔默与比尔是同学。        不过在座各位也不要太难过,你们还是很有希望的,你们的希望就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习,终于赢得了为我们这些退学者、未读大学者、被开除者打工的机会。

  21. 为什么非优等生领导优等生?出类拔萃的往往是成绩平平或不佳者?为什么非优等生领导优等生?出类拔萃的往往是成绩平平或不佳者? 非优等生的过人之处:情商高而非智商;相信直觉善于倾听内心自由,对人友好,乐于交际,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些与知识积累无直接关系,不会去做自己觉得无趣的事情。 优等生的不足之处:成绩看得太重,患得患失,因学习而放弃部分交际,应对意外事件能力差,功课平均精力,放弃一些选修课。乏味个性,喜欢显示自己无所不知,骄傲,不易与同学打成一片,热衷于讨好老师,善于争取别人的赏识。 生活中不能缺少赞美,只能在安逸条件下工作,谨小慎微害怕错误恐惧被罚,习惯于靠工资生存,是执行决策的理想工具(俄<共青团真理报>)。

  22. 这一实施告诉我们校长与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具有自己想法、有个性的学生,及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一实施告诉我们校长与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具有自己想法、有个性的学生,及学习困难的学生。 可能他们常常是你应该重点关注的学生,可能他们当中的某一员就是明天社会的栋梁。

  23. (4)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国际地位与实力。(4)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国际地位与实力。 中国959种世界第一(德国800多种)。中国卖什么,什么降价,买什么什么涨价。“走自己的路不给别人活路。” 中国每四台电脑就有一台江苏。10个苹果有1台是英特尔。巴比娃娃90%福建产。美买2美元,卖9.99美元。中国成本1.65美元,利润35美分。耐克美买25美元,卖125美元,中国净赚2美元。8亿件衬衣。我们几亿人打工卖体力赚几千亿。比尔盖茨卖脑袋一个人几千亿。

  24. 素质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而实施的教育。素质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而实施的教育。     “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始于工厂或工程实验室,而是始于教室。”——李.艾科卡    事实上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已打响,只不过战场并不是在陆地、海洋和天空,而是在各个国家的中小学教室里。“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计利当计天下利,三十年以后。

  25. (二)语文是其他学科发展的根 1.语文的作用 • 语文(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外壳,没有语文外壳就没有思维内囊,语言贫乏则思维干瘪; • 语文是社会交往的桥梁,桥梁太窄或断裂,社会交往就会受限和阻隔; • 语文是记录信息的符号,符号不准确明晰,信息交流就会混乱无章; • 语文承载着人类的美好情感和高尚道德,语文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极好教材;马加爵。

  26. 语文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语文学习可以培养人的观察思考分析综合创新创造等各种能力;语文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语文学习可以培养人的观察思考分析综合创新创造等各种能力; • 语文的根底是经典著作,离开经典的传习,人和社会将轻浮而躁动; • 语文之树主要靠阅读灌溉,离开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语文之树必然枯萎。 • —语文是根。 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情感熏陶品德形成的基础。 思维接受表达交往能力的基础。 人与动物,高于低的区别

  27. 2007年11月19日在第二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上,钟南山在《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对青年人的期望》中提出:创新人才应具备素质:五干 1.肯干—动力—永不满足.人不仅生活在现实中还要生活在理想中. 2.能干—能力—基本功.语文(最重要); 本专业基础知识;外语;电脑;待人. 3.善干—凝聚力—调动大家积极性: 人天生需要别人尊重(一本书);发扬宣传团队队员的优点和长处;宽容与公正;身先士卒] 4.恒干—体力—身体锻炼 5.敢干—抗挫力—永不言败. 学本事,学做人,健体魄,抗挫折。

  28. 民族素质首先决定于: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师。 • 小学时期没有爱上,并学好语文,可能一生都没有理想的语文素养。 小学不小,关乎孩子一生发展; 语文至重,决定孩子全面素质; 语文教师,影响孩子前途命运。

  29. 2.语文教学的现状 (1)耗时低效,甚至无效 教育案例2:一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高考时语文得了147分,当别人向他请教语文拿高分的秘诀时,他的回答却是:学好语文的秘诀就是千万别听语文老师那一套。——这真让我们语文老师感到悲哀。 (2)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现在最大问题语言思维营养不良,阅读少,词汇贫乏,思维交往缺乏深度。

  30. 3.面对现状我们应该思考: • 我们语文教育的经验现状质量如何? • 与台港澳地区比,与国外比, •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不足是什么? • 与传统的语文教育相比我们学生的语文功底是深了?浅了?

  31. 我的窗外长着一棵杨树。 • 有一棵杨树长在我的窗外。 • 隔窗望去有一棵杨树。 • 我看到窗外有一棵杨树。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 • 生命对于人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它只有一次。 • 既然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它非常宝贵。

  32. (三)养成良好习惯 1.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感受大海博大,让人可以扬眉吐气,心灵自由,使年轻一代学会如何看待世界,树立积极的心态,形成正确的生命苦乐观,理解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

  33. 核心是培养习惯。   到学校学习就是学习好习惯。“进一所好学校,最需要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艺术与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表达意见的艺术,表示在一瞬间注意到一项新的学术动向的艺术,迅速了解他人思想的艺术,重视细微差别的习惯,准时完成工作的习惯,以及要学会判断,学会鉴别,增强精神上的勇敢无畏,并保持头脑清醒。” ——伊顿公学校长威廉.约翰逊.科里

  34. 2.好习惯的重要性 • 一个人是否优秀,就是看他的习惯如何。 • 一个人是否成功,就是看他有没有一些好习惯。 • 评价一个人好不好,就是评价他的习惯。有家教有教养就是有好习惯。说话、做事、包括写字好不好都是由习惯决定的。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思维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 ‘利息’”。 “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俄罗斯教育家 乌申斯基

  35. 3.如何培养好习惯 关于习惯培养给学生父母的17条建议 • 一、习惯培养要尊重儿童的主人地位       二、习惯养成要注重第一次 • 三、习惯培养要按层次进行                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具体 • 五、习惯培养要找好突破口                六、习惯培养需要必要的训练 • 七、习惯培养要提倡孩子的自我教育       八、家庭内部要保持一致性 • 九、主动与学校沟通配合                  十、言教应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 十一、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十二、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 十三、让孩子在体验中养成好习惯          十四、给孩子找个同龄榜样 • 十五、习惯培养需要父母的威信       十六、必要的惩罚是习惯培养的辅助手段 • 十七、习惯培养要避免随心所欲

  36.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要充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那几方面的内容? 2.什么是好奇心,如何学生的培养好奇心? 3.右脑具有哪些功能?为什么要开发右脑? 4.什么说语文是素质教育的根? 5.好习惯有什么重要性?如何培养?

  37. 生命因阅读而精彩 书籍是思想、文化的结晶。书籍是连接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书籍使我们看到整个过去时代的精髓,看到当今时代一切民族的文明,看到人们对未来时代的美好憧憬和无限期待。 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每个人的心灵同古今中外一切伟大心灵沟通、交流、凝聚、融合的过程。 阅读,就是在接近真理;阅读,就是在汲取智慧;阅读,就是在借鉴经验;阅读,就是在学习方法;阅读,就是在获得知识;阅读,就是在陶冶情操。 理论使人坚定,哲学使人深邃,历史使人明智,科学使人严谨,文学使人灵动,法学使人规范,报刊使人丰富,网络使人敏捷,天文学使人目光远大,地理学使人心胸开阔。 学习不论年龄,贵在一以贯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不管你选择走哪一条路,最要紧的是先要做好准备。你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你的行程,你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中去。凡是你不知道的事,都应向人请教。虽然这有失身份,学问却会日渐加深。“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活到老,学到老,进步到老。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一日不嫌少,要珍惜;一生不嫌多,莫虚掷。君子之学,死而后已。劳动光荣,文化长久。 世界因阅读而和谐,文化因阅读而交融,生活因阅读而充实,生命因阅读而精彩!

  38.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名师辈出

  39. 教师将成为越来越羡慕的职业 造就好老师的意义 细说好老师的基本素养 教师成为名师不像想象那么难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名师辈出

  40. (一)教师将成为越来越羡慕的职业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育和教师的社会地位在未来将继续提升。 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21世纪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将是教师。过去我们所说的“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理想将逐渐成为现实。

  41. (二)造就好老师的意义 造就好老师是教育复兴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 1.是社会发展需要 温家宝说:“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 “教师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在他的手中。”(别林斯基) “我知道教师位置是最有用的,最重要的……我认为,世界上最高的美德是忠实地去教育别人的孩子。”(德马丁.路德)

  42. 2 2.是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经验 “质量问题”永远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师质量的提升决定教育改革的成败。美国作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先锋, 2004年出台的一份报告,将提高教师质量作为其教育改革下一步工作的重心,确定了提高教师质量工作的战略地位,致力于提升教师地位和专业化水平,提出教师质量的标准,教师培养注重“实践”, 研究为教师教育提供支持等,这些其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人最大的不幸就是遇到不好的教师。 教师:最危险的职业

  43. (三)细说好老师的基本素养 朱永新《我心中理想的教师》: 一、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 二、自信、自强,不断地挑战自我 三、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 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 五、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 六、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七、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 八、坚韧、刚强、确挫折弯腰

  44. 有思想 理想远大 社会责任强 忠诚之志 师德高尚 个性独具魅力 好老师的基本素养 大爱之心 专业化水平高 育人艺术精湛 热爱读书学习 善于演说 专精之业 学生亲师度高 社会满意度高 优质之果

  45. 1.忠诚之志:理想远大 教育案例3:“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 最先回答正确者有奖。 祝你梦想成真!

  46. 1.忠诚之志:理想远大 教育案例3:“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 教师要有:做中国最好的老师的野心 最受学生欢迎; 最出教学成绩; 最能演讲; 最爱读书;(互相推荐好书好文章) 最善写作。

  47. 成功法则: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调查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27%沒有目标;60%,目标模糊;10%有目标,短期;3%清晰且长期。 • 25年后: • 3%,成为頂尖成功人士; • 10%,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 60%,中下层。 • 27%,几乎都在最底层。 • 要成为好教师就要在工作之处树立坚定的目标。

  48. 2.大爱之心:师德高尚有感情 学生最容易被激励感动,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一样。有时候老师说话不听不是因为管得多或少,而是学生看出了老师的世俗和功利。他看你这个老师品位不高,看不起你。老师灵魂要纯洁一点,高尚一点。 • 权威是冷的 • 法是冷的 • 法是力量小的人用的

  49. 道德楷模 基于师爱. • 母爱的延伸.“天性的爱”。 • 胜似,纯于,高于母(父)爱。 “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希望“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鲁迅) 不是亲情之爱,应是尊重,尊重学生人格 • ---对有天分的学生; ---对“差生”(“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 击》 “铸颜雕宰”) ---对成绩平平的学生。

  50. “爱!一颗诲人不倦的父母心,一种企望学生提高到自己那种程度的同情心,一种对弱者和失败者的怜悯心,一种对优秀者和日益上进者的尊敬心。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法就会产生。”“爱!一颗诲人不倦的父母心,一种企望学生提高到自己那种程度的同情心,一种对弱者和失败者的怜悯心,一种对优秀者和日益上进者的尊敬心。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法就会产生。” - (小原过芳)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满意的教室中。具备道德和有教养的人才是合格的公民和教师。” --德国诗人教师席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