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277 Views
审计技术方法 (五号令)讲座.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潘 博 ( 2005 年 7 月). 概述 国家审计准则. 国家审计准则体系是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三个层次组成: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通用审计准则和专业审计准则 审计指南。. 一号令 2000 年 1 月 28 日审计署发布. 《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 基本准则是制定其他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的依据,是国家审计准则的总纲。 基本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即基本标准。. 《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 的内容. 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审计报告处理准则等。
E N D
审计技术方法(五号令)讲座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潘 博 (2005年7月) 审计重要性05-09-15
概述 国家审计准则 国家审计准则体系是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三个层次组成: •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 通用审计准则和专业审计准则 • 审计指南。 审计重要性05-09-15
一号令2000年1月28日审计署发布 •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 基本准则是制定其他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的依据,是国家审计准则的总纲。 • 基本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即基本标准。 审计重要性05-09-15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内容 • 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审计报告处理准则等。 • 作业准则是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阶段和审计实施阶段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审计重要性05-09-15
2号令2000年8月7日审计署发布 • 5个准则 • 《审计方案准则》《审计证据准则》《审计工作底稿准则》 • 《审计报告编审准则》 • 《审计复核准则》 审计重要性05-09-15
3号令2001年8月1日审计署发布 • 审计机关《审计档案准则》等。 审计重要性05-09-15
5号令2003年12月15日审计署发布 • 5个准则 •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 则》 • 《分析性复核准则》 • 《内部控制测评准则》 • 《审计抽样准则》 • 《审计事项评价准则》 审计重要性05-09-15
2003年12月15日发布, • 2004年2月1日施行。 • 六号令2月10日发布,4月1日试行。相互配合。 审计重要性05-09-15
5号令的特点 • 第一,五个准则的共同特点是技术性极强,准则条款与技术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个很大的困难。 • 第二,技术性强,很枯燥。 • 第三,时间短,只能精讲。 审计重要性05-09-15
第一讲 审计重要性 • 准则是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共有29条。二者联系不多,分开讲。 • 重要性部分2-11条,共10条。 • 风险评估部分,第12-26条, 共15条。 审计重要性05-09-15
第一讲 审计重要性 •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 定义:错弊的严重程度,足以影响使用者的判断,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 • 金额和性质 重要性水平 审计重要性05-09-15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二) • 金额和性质 重要性水平 • 1.有特殊披露要求的事项 • 2.涉及舞弊和违法行为的事项 • 3.导致收益和其他报表项目逆趋势 • 的项目 • 4.不期望出现错报或漏报的项目 • 5.累计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审计重要性05-09-15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三) • 重要性在三个审计阶段的运用 • 1.审计准备阶段(三种方法) • 2审计实施阶段(可容忍误差) • 3.审计报告阶段 审计重要性05-09-15
重要性概念的特征(一) • 1.从报告使用者的 • 角度判断 • 2.针对会计报表 • 3.特定环境 审计重要性05-09-15
重要性概念的特征(二) • 4.专业判断―― • 第一,凭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经验; • 第二,判断是主观分析结果,是否 • 正确,要有事实验证 • 5.与可容忍误差的关系 • 6.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 • 成反向关系 审计重要性05-09-15
二、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 的确定方法(准备阶段) • 1.确定的步骤 • 2.判断的基础(关键) • 总收入或总支出 • 资产总额 • 净资产或权益 • 税前净利润 审计重要性05-09-15
二、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 的确定方法(二) • 3.固定比率法(百分比法) • 在选定判断基础之后,乘上固定百分比,作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参考数值(表一) 审计重要性05-09-15
二、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 的确定方法(三) • 4.绝对数额法--根据专业判断,确定一个绝对数额作为重要性水平 • 5.变动比率法(经验数据法)--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方法(见表) 审计重要性05-09-15
三、账户层次重要性水平 的确定方法 • 1.分配法--重要性水平按一定 • 比例分配到资产负债表账户 • 2.不分配法 --各账户占1/3 • --1/6 • 3.实例 审计重要性05-09-15
四、重要性概念在报告 阶段的运用(一) • 1.准备阶段:确定重点范围、 领域以及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 和重点 • 2.实施阶段:确定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决定抽样规模 审计重要性05-09-15
四、重要性概念在报告 阶段的运用(二) • 1.报告阶段与准备阶段的重要性水平不同 • --实施方案水平低,报告水平高 • --方案预计,报告实际 • 2.根据汇总的错报漏报数判断,是否 • 超过重要性水平,决定审计意见 • 的类型 • 3.根据重要性,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 反映或披露 审计重要性0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