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第九章 存貨

注意. 第九章 存貨. 本章介紹重點: 第一節 存貨之意義和內容 第二節 存貨之原始評價─ 購入時存貨之計價問題 第三節 存貨之續後評價 ( 一 )─ 成本 基礎:存貨續後成本之決定 第四節 存貨之續後評價 ( 二 ) ─ 非成本基礎 第五節 存貨之估計 了解十號會計公報(重點). 續後評價 ─非成本基礎 十號公報 已做修正. 第九章 存貨. 本章架構:. 存 貨 的 定 義 與 認 列. 存貨的原評價. 成本基礎. 存貨的續後評價. 非成本 基礎. 存貨的估計.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存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注意 第九章 存貨 本章介紹重點: 第一節 存貨之意義和內容 第二節 存貨之原始評價─ 購入時存貨之計價問題 第三節 存貨之續後評價(一)─成本 基礎:存貨續後成本之決定 第四節 存貨之續後評價(二) ─非成本基礎 第五節 存貨之估計 了解十號會計公報(重點) 續後評價 ─非成本基礎 十號公報 已做修正

  2. 第九章 存貨 • 本章架構: 存 貨 的 定 義 與 認 列 存貨的原評價 成本基礎 存貨的續後評價 非成本 基礎 存貨的估計

  3. 9-3-4、存貨單位成本之衡量方法-成本流動假設 1.定期(實地)盤存制 存貨數量 2.永續(帳面)盤存制 存貨成本= 1.個別認定法 成本 流動 假設 2.平均法 單位成本 3.先進先出法 (FIFO) 4.後進先出法 (LIFO)

  4. 9-3-4、存貨單位成本之衡量方法-成本流動假設 • 成本流動假設: • (一)意義: • 為方便商品成本之計算且基於成本與收入之配合原則,我們假設商品的流入(進貨)與流出(銷貨)有某種先後次序,此種先後次序的假設即為成本流動假設。

  5. 1.個別認定法 (1)簡單平均法 單 位 成 本 2.平均法 (2)加權平均法 成本 流動 假設 3.先進先出法 (FIFO) (3)移動平均法 4.後進先出法 (LIFO) 9-3-4、存貨單位成本之衡量方法-成本流動假設

  6. 一、個別認定法 適用的 商品 適用每一單位 產品均有個別 的序號或識別 標籤 例如:汽車等 (1)期末存貨成本是由個別商品的實際購價得來。 (2)稅法上稱為「實際成本法」。 (3)當某件貨品出售時,以其購進的價格作為銷貨 成本,尚未售出的存貨亦以其個別的購價計算 期末存貨,所以在此種認定法下,成本的流動 與商品的流動完全相符,最符合成本與收入配 合原則。 (4)此法最理想,但實務上個別成本的認定有困 難,故僅適用於單價高,數量少,成本易於個 別認定的商品。 (5)採用此法之缺點為容易操縱損益,且帳務處理 成本高。

  7. 範例9-5 承樺公司X1年6月份甲商品之購銷情形如下: 購     貨 銷   貨 日期數量單位成本 日期數量 6/1 50 $20 6/14 80 6/8 100 15 6/25 40 6/20 70 10 茲就上述各法,分別求算其6月底之存貨金額及6月份之銷貨成本。 〔註〕6/14之銷貨係6/8購入之商品;6/25之銷貨係6/20購入之商品。

  8. 購     貨 銷   貨 日期數量單位成本 日期數量 6/1 50 $20 6/14 80 6/8 100 15 6/25 40 6/20 70 10 範例9-5 100-80=20 70-40=30 定期盤存制 個別認定法 進貨 50×20 =1,000 100×15 =1,500 70×10 =700 3,200 減:期未存貨 1,600 銷貨成本 1,600 期未存貨=50×20+20×15+30×10=1,600

  9. 1.個別認定法 (1)簡單平均法 單 位 成 本 2.平均法 (2)加權平均法 成本 流動 假設 3.先進先出法 (FIFO) (3)移動平均法 4.後進先出法 (LIFO) 9-3-4、存貨單位成本之衡量方法-成本流動假設

  10. 二、平均法 • 定期盤存制: 期末存貨成本=平均單位成本期末存貨數量 • 永續盤存制: 銷貨成本=平均單位成本銷貨量 故此法客觀明確,損益不易受操縱, 而平均單位成本的計算有 三種方法

  11. 二、平均法 定 (1)簡單平均法 單 位 成 本 成本 流動 假設 定 2.平均法 (2)加權平均法 (3)移動平均法 永

  12. 二、平均法 (1)簡單平均法(算術平均法): 1僅適用於定期盤存制。 2平均單位成本= (2) 加權平均法: 1僅適用於定期盤存制。 2稅法規定存貨計價方法之採用,若未 事先申報者,視為採用加權平均法。 3平均單位成本= 期初存貨單價+各批次進貨單價 進貨批次+1 全年度可售商品總成本 可售商品總數量

  13. 二、平均法 (3)移動平均法: 1僅適用於永續盤存制。 2每次進貨時應即重新計算加權平均單 價,故其數額較(1)(2)更為合理,但 計算繁瑣,易生錯誤。 3平均單位成本= 未售商品總成本 可售商品總數量

  14. 購     貨 銷   貨 日期數量單位成本 日期數量 6/1 50 $20 6/14 80 6/8 100 15 6/25 40 6/20 70 10 定期盤存制 簡單平均法 進貨 50×20 =1,000 100×15 =1,500 70×10 =700 3,200 期未存貨之數量 =50+100+70-80-40 =100 平均單位成本= (20+15+10)/3 =15 範例9-5 減:期未存貨 1,500 銷貨成本 1,700 期未存貨=100×15=1,500

  15. 範例9-5 購     貨 銷   貨 日期數量單位成本 日期數量 6/1 50 $20 6/14 80 6/8 100 15 6/25 40 6/20 70 10 期未存貨之數量 =50+100+70-80-40 =100 定期盤存制 加權平均法 進貨 50×20 =1,000 100×15 =1,500 70×10 =700 3,200 平均單位成本= (50×20+100×15+70×10) /50+100+70 =14.55 減:期未存貨 1,455 銷貨成本 1,745 期未存貨=100×14.55=1,455

  16. 購     貨 銷   貨 日期數量單位成本 日期數量 6/1 50 $20 6/14 80 6/8 100 15 6/25 40 6/20 70 10 永續盤存制 移動平均法 範例9-5 單位成本 (1,000+1,500)/100+50=16.67 單位成本 (1,166+700)/70+70=13.33

  17. 1.個別認定法 (1)簡單平均法 單 位 成 本 2.平均法 (2)加權平均法 成本 流動 假設 3.先進先出法 (FIFO) (3)移動平均法 4.後進先出法 (LIFO) 9-3-4、存貨單位成本之衡量方法-成本流動假設

  18. 三、先進先出法(FIFO) (1)期末存貨成本為最後購進之商品的成本。 (2)此法係假定先購入之商品先賣出,亦即先 入之商品的成本轉列為銷貨成本,而期末存 貨則是根據最後購入之商品的成本來計價。 (3)在此法下,不論是採永續盤存制或定期盤存 制,所得之期末存貨成本及銷貨成本結果均 相同。 (4)由資產負債表的觀點來看,期末存貨的成本 與市價接近,合乎實際情況。 (5)由損益表的觀點來看,在物價上漲的趨勢 下,銷貨成本偏低,有虛盈實虧的現象,當 物價下跌時,則淨利偏低,有節稅作用。

  19. 購     貨 銷   貨 日期數量單位成本 日期數量 6/1 50 $20 6/14 80 6/8 100 15 6/25 40 6/20 70 10 期未存貨之數量 =50+100+70-80-40 =100 進貨 50×20 =1,000 100×15 =1,500 70×10 =700 3,200 定期盤存制 先進先出法 減:期未存貨 1,150 銷貨成本 2,050 期未存貨=70×10+30×15=1,150

  20. 購     貨 銷   貨 日期數量單位成本 日期數量 6/1 50 $20 6/14 80 6/8 100 15 6/25 40 6/20 70 10 範例9-5 永續盤存制 先進先出法 30 30

  21. 1.個別認定法 (1)簡單平均法 單 位 成 本 2.平均法 (2)加權平均法 成本 流動 假設 3.先進先出法 (FIFO) (3)移動平均法 4.後進先出法 (LIFO) 9-3-4、存貨單位成本之衡量方法-成本流動假設 目前已不採用 後進先出法方法

  22. 目前已不採用 後進先出法方法 四、後進先出法 (1)期末存貨成本為早期購入之商品的成本。 (2)此法係假定後購進之貨品先賣出,故銷貨成 本均為最近的進貨成本,但期末存貨則為早 期購入之商品的成本。 (3)在此法下,採永續盤存制或定期盤存制所得 出的結果,可能會一致,也可能不相同。 (4)本法不能和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同時併用。 (5)由資產負債表的觀點來看,物價上漲時,此 法下的期末存貨成本偏離市價,使資產評價 失去意義。 (6)由損益表的觀點來看,銷貨成本較能反應市 價,切合實際情形,在物價上漲時,可避免 虛盈實虧的現象,有節稅作用。

  23. 購     貨 銷   貨 日期數量單位成本 日期數量 6/1 50 $20 6/14 80 6/8 100 15 6/25 40 6/20 70 10 期未存貨之數量 =50+100+70-80-40 =100 定期盤存制 後進先出法 進貨 50×20 =1,000 100×15 =1,500 70×10 =700 3,200 減:期未存貨 1,750 銷貨成本 1,450 期未存貨=50×20+50×15=1,750

  24. 購     貨 銷   貨 日期數量單位成本 日期數量 6/1 50 $20 6/14 80 6/8 100 15 6/25 40 6/20 70 10 範例9-5 永續盤存制 後進先出法

  25. 為存貨物價上漲的例子 圖表取自馬君梅投影片

  26. 為存貨物價上漲的例子 目前已不採用 後進先出法方法 圖表取自馬君梅投影片

  27. 成本流程對財務報表之影響-損益表 物價上漲 物價下跌 目前已不適用

  28. 成本流程對財務報表之影響-資產負債表 物價上漲 物價下跌 目前已不適用

  29. 第九章 存貨 • 本章介紹重點: • 第一節 存貨之意義和內容 • 第二節 存貨之原始評價─ • 購入時存貨之計價問題 • 第三節 存貨之續後評價(一)─成本 基礎:存貨續後成本之決定 • 第四節 存貨之續後評價(二) ─非成本基礎 • 第五節 存貨之估計 • 了解十號會計公報(重點)

  30. 貨 的 定 義 與 認 列 存貨的原評價 存貨的續後評價 存貨的估計 第九章 存貨 • 本章架構: 成本基礎 非成本 基礎

  31. 第四節 存貨之續後評價(二) ─非成本基礎 本節主要內容為: • 9-4-1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L.C.M) • 9-4-2淨變現價值法 十號公報有 做新修正

  32. 9-4-1成本與市價孰低法(L.C.M) (一)意義: 於結帳日時,就存貨之成本與市價作一比較,若是 1.成本低於市價:期末存貨仍以原成本評價,不認列漲價利益。 2.成本高於市價:期末存貨以市價來評價,將成本降至市價,並認列跌價損失。 依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十號「存貨之評價與表達」之規定 :存貨之續後評價,應採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33. 9-4-1成本與市價孰低法(L.C.M) 注意 此以前的做法, 目前做修正 (二)步驟: 1.成本的決定:不同的成本流動假設,所決定出的成本亦不同。 2.市價的決定:「市價」本指重置成本或淨變現價值。 「市價」若為重置成本,則應採用 比較重置成本、淨變現價值、淨變現價值正常毛利、三者比較後,取中間數作為「修正市價」,再依此和「原存貨成本」比較。 3.成本與市價之比較:將存貨之原始入帳成本與修正市價比較後,以較低者作為期末存貨的評價。 「修正市價」

  34. 「市價」若為重置成本會計處理 此以前的做法, 目前做修正 淨變現價值 存貨成本 市價 重置成本 兩者取較低 存貨最後評價 淨變現價值 -正常利潤

  35. 「市價」若為重置成本舉例說明(以前做法) 此以前的做法, 目前做修正 14 淨變現價值 存貨成本 市價 重置成本 11 12 10 存貨最後評價 淨變現價值 -正常利潤 12 10

  36. 「市價」若為淨變現價值的會計處理(目前公報規定)「市價」若為淨變現價值的會計處理(目前公報規定) 名詞定義: • 重置成本:指目前購入相同存貨所需之成本。 • 淨變現價值:指在正常情況下之估計售價減除至完工尚需投入之成本及銷售費用後之餘額 • 公平價值:係指雙方對交易事項已充分瞭解並有成交意願,在正常交易下據以達成資產交換或負債清償之金額。 進一步說明

  37. 「市價」若為淨變現價值的會計處理(目前公報規定)「市價」若為淨變現價值的會計處理(目前公報規定) • 淨變現價值係指企業預期正常營業出售存貨所能取得之淨額。 • 公平價值則反映於交易市場中對相同存貨已有充分瞭解並有成交意願之買賣雙方據以達成交換之金額。 • 淨變現價值係企業專屬之價值,但公平價值並非個別企業專屬之價值。 • 淨變現價值不一定與淨公平價值(公平價值減銷售費用後之餘額)相同。

  38. 「市價」若為淨變現價練習題 (六) 14 淨變現價值 存貨成本 市價 淨變現價值不 考慮上、下限 重置成本 8 14 10 存貨最後評價 淨變現價值 -正常利潤 11 10

  39. 範例9-6 千興公司對於年終存貨,採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評價,X1年終該公司之存貨共有三種,其成本、市價、淨變現價值減正常利益之四種價格如下表: 存貨種類 成本 市價 淨變現價值 冰箱 36,000 30,000 37,000 電視機 20,000 24,000 22,000 放影機 60,000 57,000 53,000 試求該公司X1年終每一種存貨價值分別為若干?

  40. 存貨種類 成本 市價 淨變現價值 冰箱 36,000 30,000 37,000 電視機 20,000 24,000 22,000 放影機 60,000 57,000 53,000 範例9-6 解答 存貨種類 成本 市價 存貨評價 冰箱 36,000 37,000 電視機 20,000 22,000 放影機 60,000 55,000 36,000 20,000 55,000

  41. 9-4-1成本與市價孰低法(L.C.M) (三)成本與市價之比較方法: 分類比較 法有限制

  42. 9-4-1成本與市價孰低法(L.C.M) • 存貨應以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衡量。存貨之成本應逐項與淨變現價值比較,但同一類別之存貨亦得分類比較。 • 其方法一經選定即須各期一致使用 • 存貨自成本沖減至淨變現價值之金額,應認列為銷貨成本。

  43. 9-4-1成本與市價孰低法(L.C.M) • 企業比較存貨之成本與淨變現價值時宜逐項比較之,不宜將所有製成品或特定營運部門之所有存貨分類為單一類別,惟類似或相關之項目得分類為同一類別。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之項目始得分類為同一類別: (1)屬於相同產品線,且其目的或最終用途類似。 (2)於同一地區生產及銷售。 (3)實務上無法與該產品線之其他項目分離評價。 • 勞務提供者通常按具單獨售價之各項勞務分別累計相關成本,故各項勞務宜按個別項目作續後評價。

  44. 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新舊公報規定之差異比較 重點

  45. 新公報對金融海嘨之衝擊 時事 聯結 存貨十貨公報對金融海嘨之衝擊之規定: • 製成品之淨變現價值若預期等於或高於成本,則供該製成品生產使用之原物料不宜沖減至低於成本。 • 當原物料之價格下跌而製成品之成本超過淨變現價值時,該原物料宜沖減至淨變現價值。在此情況下,原物料之重置成本可能為其淨變現價值之最佳估計數

  46. 新公報對金融海嘨之衝擊 時事 聯結 • 當原物料之價格下跌而製成品之成本超過淨變現價值時,該原物料宜沖減至淨變現價值。在此情況下,原物料之重置成本可能為其淨變現價值之最佳估計數 金融海嘨使原物料之價格下跌 而製成品之成本超過淨變 現價值時,該原物料宜沖減 至淨變現價值即重置成本 而造成帳俱額損失,而使損 益表上淨損更嚴重。 重置成本:指目前購入相同存貨所需之成本

  47. 範例9-7 大成公司於X1年之存貨資料如下,若依L.C.M.來作續後之評價,試分別依(1)逐項(2)分類二種比較方法,求出期末存貨的評價金額與存貨跌價損失之金額。 總成本 總市價 第一類別  甲產品 18,500 18,000  乙產品  52,000 50,000 小 計 70,500 68,000 第二類別  丙產品 35,000 36,000 丁產品 80,00073,000 小 計 115,000 109,000 第三類別  戊產品 45,000 46,000 己產品 25,000 27,000 小 計 70,000 73,000 合 計 $255,500$250,000

  48. 範例9-7 總成本總市價 逐項比較分類比較 第一類別  甲產品 18,500 18,000 18,000  乙產品  52,000 50,000 50,000 小 計 70,500 68,000 68,000 第二類別  丙產品 35,000 36,00035,000 丁產品 80,00073,000 73,000 小 計 115,000 109,000 109,000 第三類別  戊產品 45,000 46,000 45,000 己產品 25,000 27,00025,000 小 計 70,000 73,00070,000 合 計 $255,500$250,000 246,000247,000

  49. 學生練習題 一、 宜告公司98年2月份之商品進出資料如下: 2月 1日期初餘額800單位@$ 6 2月 4日購入100單位@$ 7 2月10日購入300單位@$ 8 2月11日售出800單位@$10 2月12日購入400單位@$ 8 2月20日售出400單位@$11 2月28日購入600單位@$ 9 試依定期盤存及永續盤存依三種成本流動假設計算銷貨成本及期未底存貨成本價值為多少元? 重點提示: 定期盤存制先 決定期末存貨 數量,永續盤 存制先決定銷 貨成本之數量

  50. 結 束 • 各位同學在研讀完本章節後,是否對下列主題有所了解: • 成本流動假設: • 成本與市價孰低法(L.C.M)-了解以前規定和新公報規定之差異。 1.個別認定法 2.平均法 3.先進先出法 (FIFO)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