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7

第五章 文学接受

第五章 文学接受. 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感慨,说明文学创作对接受的迫切期待。. 受接学文. 第五章 文学接受. 主要讲三个问题: 1. 文学接受的意义和类型 2. 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3. 接受(解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一.文学接受的意义和类型. 文学理论很早就开始关注接受对文学活动的意义 《 吕氏春秋 · 孝行览 · 本味 》 通过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创作与接受之间存在着生死与共的关系。. 一.文学接受的意义和类型. 《 文心雕龙 · 知音 》 : “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

char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文学接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文学接受

  2. 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感慨,说明文学创作对接受的迫切期待。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感慨,说明文学创作对接受的迫切期待。 受接学文

  3. 第五章 文学接受 • 主要讲三个问题: • 1.文学接受的意义和类型 • 2.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 3.接受(解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 一.文学接受的意义和类型 • 文学理论很早就开始关注接受对文学活动的意义 • 《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通过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创作与接受之间存在着生死与共的关系。

  5. 一.文学接受的意义和类型 • 《文心雕龙·知音》: •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6. 一.文学接受的意义和类型 • 柏拉图在《斐德若篇》中说: • 不顾接受者的“独白”写作是“哑口”的。只有“对话”才能在作者与读者的交流中实现对思想的准确表达。

  7. 一.文学接受的意义和类型 •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接受美学”认为,传统文学理论低估了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接受不但是对文本的接受,而且参与了文本的创造。 •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因此有了“现代”与“传统”的区分。

  8. 1.文学接受的意义 • 如何认识文学接受的意义,认识有一个过程,现代理论与传统观念既有共识也有分歧: • ①接受是创作实现的条件 • ②接受是推动创作的动因(以上两条属于“共识”) • ③接受与创作的关系是“再创造”还是“知音”?(在这一点上有分歧)

  9. 1.文学接受的意义 ①接受是文本意义实现的条件 马克思说: • “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 • 文本的意义在接受之前只是一种可能性,处于潜在的状态;只有通过接受活动的“激活”,潜在的意义才能转化成现实的意义。

  10. 1.文学接受的意义 • 接受是文本意义实现的条件,集中表现在文学社会功能的发挥上: • 文本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并不完全由作家意图和文本本身的蕴意来决定; • 一个文学文本产生的社会影响,和读者接受有密切关系; • 文学的社会效果,往往取决于读者的感知活动和接受的态度与方式。

  11. 1.文学接受的意义 • 为什么文学意义的实现与接受有关 • 第一、文学的特点使其具有发挥多种社会功能的可能。 • 第二、读者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决定着文学功能实现的方向和程度。

  12. 小结: • 文学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 • 既是一个与作家创作动机、文本意蕴相关、取决于写作或表达的问题, • 也是一个与读者相关的接受问题。

  13. 1.文学接受的意义 ②接受是推动创作的重要动因 • 文学理论很早就认识到文学创作要受接受活动的影响 • 《吕氏春秋》的“知音”故事说: •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4. 1.文学接受的意义 • 现代接受理论进一步指出,作家写作时,心目中就有一个“隐含读者”的存在。 • 满足隐含读者的需要是创作动机的构成要素之一。 • “隐含读者”理论强调了接受对创作的 规范。

  15. 1.文学接受的意义 • 创作为满足读者需要而写作并不是被动地适应。 • “隐含”还包含着发掘的含义,创作要把读者“隐含”的需要唤醒、激活。 • ■创作与接受互动关系的建立,与传媒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16. 小结: • 1、接受对创作价值的实现和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 2、“隐含读者”的存在说明接受对创作的制约; • 3、创作受制于接受并不是说创作只能被动适应接受; • 4、传媒技术的发展程度对接受与创作的互动关系有直接影响。

  17. 传统文学接受观: ③接受与文本的关系:是“再创造”还是“知音”? 传统文学接受观认为: • 最理想的接受者应是作者的“知音”;最理想的接受效果应是读者对文本原意、作者意图的把握。

  18. 传统文学接受观: • 文本意义形成于创作完成之时; • 文本意义来自作家的创作; • 读者面对的是一个封闭的、意义确定的文本; • 准确地把握文本原意是判断接受是否正常、读者的理解和解释是否合理的标准。

  19. 传统理论对创作与接受关系的认识: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20.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 • 接受是一种创造活动;文本的意义生成于读者接受活动的理解和解释。 • 对传统接受理论的质疑: • A 文学文本的意义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 • B 读者能否还原文本的意义?

  21. “说不尽”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 文本的意义并非形成于创作完成之时,而是形成于接受活动。 • 文学文本的接受活动其实是文本意义的衍生过程。“衍生”强调接受对文本意义的“再生产”。 • 接受总带有一定的“误读”成分。 • 文本意义可以在接受中衍生使文学常读常新,“说不尽”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22. 现代接受理论遗留的问题 • ■文学文本究竟有没有确切的“原意”? • 如果文本没有确定的“原意”,根据什么来区分文本的优劣?又怎么判断接受活动的合法性和读者的接受水平? • 如果有原意,接受怎么克服文学特点带来的不确定性?又怎么消除读者和文本之间存在的时间距离?

  23. 2.文学接受的类型 • 以接受活动的性质和形态分,文学接受分为: • 阅读、欣赏和批评三类 • 以接受“再创造”的程度分,文学接受分为: • 消极接受和积极接受两类

  24. 阅读接受 • 阅读接受的消极性: • 被动地接受信息、吸收知识。 • 阅读接受的主要心理活动是理解、认识和记忆。 • 阅读中因为读者与文本缺乏深层交流,没有主动参与创造,因此难以进入文学文本的审美层面。

  25. 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 • 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接受的积极性 • 欣赏与批评是为满足审美需求,以再创造的方式能动地感知、想象、理解和评价文学文本的接受活动。 • 欣赏与批评要求读者以积极参与的方式、创造性地接受文本。

  26.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1.文学欣赏的性质 ■文学欣赏: • 为满足审美需求,以再创造的方式感知、想象、理解和评价文学文本,进而获得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的接受活动。 • 文学欣赏是一种要求读者积极参与的、创造性的接受活动。

  27.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欣赏接受关系形成的条件: • ①欣赏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召唤结构”的对象; • ②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参与接受活动; • ③欣赏只能在“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的对应关系上实现。

  28. 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 ①欣赏面对的是具有“召唤结构”的客体 • 文学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使其具有了开放性的结构,具有“召唤”读者参与的特点。 • 召唤结构是文学文本能引发读者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参与接受的根本原因。

  29.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②欣赏主体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参与接受 • “期待视野”指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和理解能力所构成的、对其接受活动具有制约性的意向结构。 • 期待视野构成了接受可能实现的限度,是接受者感受、理解文本的基础。

  30.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③欣赏只能在“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的对应关系中实现 • “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的相互对应的关系,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的“召唤结构” 具有同质同构的关系。 • 主体与对象如有错位,欣赏活动难以发生,难以深化。

  31.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2. 语感、体认和想象 • 文学欣赏最基本、最重要的三种能力: • 语感、体认和想象 ①语感 • 读者对文学语言符号的审美特点和审美蕴意的感受能力。

  32.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文学语言具有非指称性特征 • 文学语言的所言往往不是词语本义的所指,而是另有寓意。 • 语感就是对文学语言上述特点的把握。 •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感能力直接影响到欣赏的效果。

  33. 语感举例 王禹偁《村行》:“数峰无语立斜阳” • 钱鍾书解释: • 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题总是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称说它们“无语”……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无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改用正面的说法,例如“数峰毕静”就减削了意味……

  34. 语感举例 鲁迅: • “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周作人: “吾死后即付火葬,或循例 留骨灰,亦随便埋却。”

  35.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②体认 • 体认:欣赏者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感受和思想认识,入乎其内地去体会、感受文本对象,进而形成审美判断的活动。

  36.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 体认的移情性质 • 欣赏中的体认是一种“移情”活动,即读者把源于自己生活经验的东西移入欣赏对象,拉近读者和文本的距离,填补文本的空白,感受文本所表达的经验,以此为基础获得对文本的理解。

  37.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③想象 • 文学给予读者的感受其实是我们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得来的。 • 缺乏想象力的读者很难进入文学欣赏状态。

  38.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 沈括《梦溪笔谈》中曾批评杜甫《古柏行》: • 霜皮溜雨四十围, • 黛色参天二千尺。

  39.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3. 欣赏的再创造 ■文学鉴赏的再创造: • 文学欣赏是读者在作家创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感受、体认和想象文学文本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过程,它使文学欣赏成为一种接受者参与的创造性的活动。

  40.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文学欣赏再创造形成的原因: ①文学文本的特点 • 文学文本的不确定性、形象语言的模糊性……要求读者通过想象来填补文本的空白,以自己的经验来感受和理解文本, • 这种参与性使文学文本不再具有独立性。

  41.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②欣赏活动的特点 • 文学欣赏是一个情感感受的过程,只能在读者积极参与下,以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体认文本所表达的人生经验,使二者在思想情感上发生沟通和交流,才能形成欣赏的审美效果。

  42.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③欣赏创造是对作家创造的补充和深化 • 文学欣赏的创造不具有原创性,它只是对文本空白的填充、丰富和延伸。 • 文学欣赏因此是一种再创造。

  43. 文学欣赏再创造举例

  44. 再创造举例:自嘲 •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 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 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 ——鲁迅

  45. 文学欣赏再创造举例 • 清人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 • 同里钱秀才季重,工小词,然饮酒使气,有不可一世之慨。有三子,溺爱过甚,不令就塾,饭后即引与嬉戏,惟恐不当其意。尝记其柱帖云,“酒酣或化庄生蝶,饭后甘为孺子牛”,真狂士也。

  46. 二、文学欣赏的接受特点 4.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 • 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的一个特殊类型。 批评的特殊性在于: • 阅读与欣赏是满足读者个人的需求;批评要对文本做出公众能够接受的解释和评价 • 欣赏是感受性的,批评则是阐释性的

  47. 文学批评的阐释性 • 文学批评的阐释性 • 广义的文学批评泛指一切评价活动,包括新书的评介到系统的理论研究; • 狭义的文学批评专指对文学文本的评价性的阐释活动。

  48. 文学批评的阐释性 ■文学批评: • 在鉴赏的基础上,运用某种理论对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阐释活动。

  49. 文学批评的阐释性 批评活动的三个要素: • A 欣赏;批评以欣赏为基础 • B 理论;批评运用理论进行分析 • C 阐释;批评要对文本作出阐释

  50. 文学批评的阐释性 A 批评以欣赏为基础 • 原因在于批评对象本身的特点——以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审美的思想感情。 • 文学是一个只有通过审美方式才能进入其中的对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