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31 Views
强化问责制度 破解信访难题.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 蔡书芳. 专题的框架结构. 一、我国政体下的问责制 二、信访问责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三、科学构建信访问责体系. 一、 我国政体下的问责制. (一)信访问责 : 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 (二)问责制实施的进展轨迹 (三)信访问责困境的客观存在. (一)信访问责 : 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 1 、信访问责制度是构建责任政府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 2 、信访干部学习问责制的现实意义。. (二)问责制实施的进展轨迹及特点. 中央关于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 地方关于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
E N D
强化问责制度 破解信访难题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 蔡书芳
专题的框架结构 一、我国政体下的问责制 二、信访问责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三、科学构建信访问责体系
一、我国政体下的问责制 (一)信访问责: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 (二)问责制实施的进展轨迹 (三)信访问责困境的客观存在
(一)信访问责: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 1、信访问责制度是构建责任政府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 2、信访干部学习问责制的现实意义。
(二)问责制实施的进展轨迹及特点 中央关于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 地方关于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
(三)信访问责困境的客观存在 信访问责目的是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规范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指引下,信访问责制在地方运行时往往出现不细化责任、不管有无责任,出现重大信访问题就追究的一刀切现象。
二、信访问责困境形成的原因 (一)信访及信访机构功能定位不当。 (二)权责不对称 (三)程序设计欠缺正义性
(一)信访及信访机构功能定位不当 一是信访功能定位的不足 二是地方与中央信访机构职能错位。
(二)权责不对称 • 一是领导干部的权责不对称。 • 二是信访机构的权责不对称。
(三)程序设计欠缺正义性 • 谁受理启动? • 谁调查确认? • 谁来追究? • 向谁救济?
三、科学构建信访问责体系 (一)构建异体多元的行政问责体系 (二)定位大信访职能 (三)构建椭圆型模式信访机构 (四)创建菜单式信访程序
(一)构建异体多元的问责体系 1、中国共产党 2、人民代表大会 3、司法审查 4、民主党派 5、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 6、人民群众
(二)定位大信访职能 1、以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为契机,重新定位 2、要建立整改的倒逼机制。 3、准确定位行政、立法、司法与人大等信访机构的职能。
(三)构建椭圆型模式信访机构 1、各地市构建大信访机构。 2、中央与省级信访机构基本保持不变,但应以处理重大信访案件的能力建设为主,突出督察督办职能。 3、重新定位乡镇信访机构。 4、调适县政府的信访机构。
(四)创建菜单式信访程序 1、建立信访者电子联网档案。 2、建立逐级登记受理的流程。
全球化思考! 本地化行动! 谢谢! 2011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