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likes | 893 Views
第十章 仓储成本管理. 第一节 仓储概述. 一、物流仓储的概念 仓储是保护、管理、储藏物品的行为或活动,是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 改变货物时间状态的活动,克服消费与生产时间上的差异。. 物流仓储与库存、储备的区别: (1) 库存:狭义 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 广义 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和运输状态的物品 库存:库存概念比较大,还包括了制造中的在产品库存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库存。
E N D
第一节 仓储概述 • 一、物流仓储的概念 • 仓储是保护、管理、储藏物品的行为或活动,是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 • 改变货物时间状态的活动,克服消费与生产时间上的差异。
物流仓储与库存、储备的区别: • (1)库存:狭义 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 • 广义 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和运输状态的物品 • 库存:库存概念比较大,还包括了制造中的在产品库存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库存。 • (2)储备:根据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对战略性物资实行储备而产生的一种仓储。主要进行储备的物资主要有:粮食、油料、能源、有色金属、淡水等 • 有目的地、能动地、主动地储存物品,以备急需
(3)仓储包含库存和储备;库存包含储备 库存和储备的区别: (1)库存的地理位置广泛 (2)储备是有目的、能动的行为,库存则有可能不是有目的的,甚至是盲目和被动的。
二、物流仓储的作用: 1、仓储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过程。 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需要合理的准备才能保证及时供应满足生产,才能避免生产过程被堵塞,保证生产过程能够继续进行。 2、调整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现代社会生产的特点是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效率高,大多数产品都不能被即时消费,需要经过仓储的手段进行储存。“时间效用”
3、流通过程的衔接。产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经过分散、集中、分散的过程,还要经过不同的运输工具的转换运输,为了有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降低运输过程中的作业难度,物品需要通过仓储进行候装、配装、包装、分装和拆包等。3、流通过程的衔接。产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经过分散、集中、分散的过程,还要经过不同的运输工具的转换运输,为了有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降低运输过程中的作业难度,物品需要通过仓储进行候装、配装、包装、分装和拆包等。 另外,仓储具有商品陈列的功能。 4、商品价值保存的作用 在仓储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保护、管理,防止损坏而丧失价值。
三、仓储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 • (1)仓储对企业物流成本的负面影响 • 机会损失 • 陈旧损失 • 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与其他成本的支出 • 仓储活动有可能占用企业过多的流动资金,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1、固定费用的支出2、陈旧损失与跌价损失3、资金积压4、保险费用支出5、仓储相关活动费用支出)
(2)正面影响 • 适当的仓储活动,使企业能在有利时机进行销售,或在有利 的时机实施购进,从而增加销售利润减少购进成本 • 适当的仓储,可以避免由于缺货的紧急采购而引起的成本提高 • 适当的仓储活动,可以节省加班费用,有利于降低成本
四、与仓储活动有关的成本 • (1)仓储成本 • 由仓储作业(流通加工、分拣、装卸搬运、出入库操作)带来的成本,以及建造、购置仓库等设施设备所带来的成本 • (2)库存持有成本
五、储存合理化的标志 • 质量标志 • 数量标志 • 时间标志 • 结构标志 • 分布标志 • 费用标志
六、企业仓储活动的类型 • 企业可以选择自建仓库、租赁公共仓库或采用合同制仓储为库存的物料、商品准备仓储空间。①自有仓库仓储: 相对于公共仓储而言,企业利用自有仓库进行仓储活动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仓储,管理也更具灵活性。②租赁公共仓库仓储:企业通常租赁提供营业性服务的公共仓储进行储存。 ③合同制仓储: 合同仓储公司能够提供专业、高效、经济和准确的分销服务。
三种企业仓储活动的类型的优缺点 (一) 自有仓库仓储 • 优点: • 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仓储。 • 自有仓储的管理更具灵活性。 • 长期仓储时,自有仓储的成本低 。 • 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 缺点: • 部分资金被长期占用。 • 自有仓库的成本高 。
(二) 租赁公共仓库仓储 • 优点: • 不需要资本投资 。 • 可以满足企业在库存高峰时大量额外的库存需求 。 • 避免管理上的困难 。 • 降低货主的仓储成本 。 • 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灵活。 • 便于企业掌握保管和搬运成本 。 • 缺点: • 增加了企业的包装成本。 • 增加了企业控制库存的难度。
(三)合同制仓储 • 优点: • 有利于企业有效利用资源。 • 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 • 有利于企业进行新市场的测试。 • 有利于企业减低运输成本。 缺点: 企业失去对物流活动的直接控制。
(四)自建仓库、租赁仓库、合同制仓储的比较(四)自建仓库、租赁仓库、合同制仓储的比较 总 公共仓库 成 本 自有仓库 自建仓库的 固定成本 三者成本相等的周转量 周转量 三种仓库的成本比较
第二节 仓储成本的构成 (一)仓储持有成本 资金占用成本;仓储维护成本;仓储运作成本;仓储风险成本 (二)订货或生产准备成本 • 订货成本;生产准备成本 (三)缺货成本 • 保险库存的持有成本 • 缺货成本:延期交货、失销、失去客户 (四)在途库存持有成本
仓储成本的构成 • (一)仓储持有成本:持有一定的库存所产生的成本。 仓储持有成本的组成: 1、固定成本:设备折旧、维护,工人工资等。预仓储数量没有直接关系。 2、变动成本:与仓储数量相关的成本 (1)资金占有成本:仓储物资所占用的资金如果投资其他盈利项目,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盈利,所以也叫做机会成本。通常指占用资金所支付的银行利息。
(2)仓储维护成本 当租用其它企业的仓库时,有关仓储维护成本和数量直接相关。 (3)仓储运作成本 与仓储相关的装卸搬运等活动的机械和人工成本。 (4)仓储风险成本 仓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丢失、破损、变质、贬值等。
仓储持有成本的计算项目 1、固定成本的计算项目:主要包括租赁费、取暖费、照明费、设备折旧费、保险费用和税金等。 2、单一库存商品变动成本的计算: (1)确定库存商品的成本 (2)估算每一项仓储成本占库存商品的比例。 (3)用全部存储成本占库存商品价值的比例乘以商品价值,得出保管一定数量商品的年库存成本。 3、仓储持有成本与仓储水平的关系:同向变化关系。
(二)订货成本 / 生产准备成本 • 1、订货成本:订货成本是指取得订单的成本。 • 订货的固定成本:与订货次数无关,如常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 • 订货的变动成本:与订货次数有关,如差旅费等。 • 具体包括:检查存货费用、编制并提出订货申请费用,选择供应商的费用、填制订单费用、填写并核对收货单费用、验货费、筹集并支付货款。
仓储持有成本和订货成本的关系: 成本 批量 经济批量点
2、生产准备成本:生产准备成本是指一批产品投产前需花费的准备成本。2、生产准备成本:生产准备成本是指一批产品投产前需花费的准备成本。 • 固定部分:如调整机器设备,准备工卡模具等项工作面发生的成本,这类成本是固定的,不以每批产量的多少为转移。 • 变动部分:材料费、加工费、人工费等。
(三)缺货成本:失去销售机会带来的损失、信誉损失 及影响生产造成的损失。 • 1、持有存货,可以缩短顾客等待供应的时间。在存货是标准化产品时,可以做到随到随买。由于需求预测很难完全精确,所以公司额外持有的存货,可以满足没有预见到的需求。顾客不愿意因为产品延期交付而等待,并且通常不能容忍违约而推迟交货。2、在没有现成的存货时,顾客可以改变需求,也可以去向公司的竞争者采购该项物料。作为结果,公司会因而失去这次销售机会,也同时失去了赚钱的机会。
3、有时候,顾客会因为不满意,而从此不再与该公司有业务往来。这种由于失去商业信誉而引起的损害,是非常可观的。缺货成本由于商誉损失的不确定性而难于估计。由于缺货通常都是在一批存货告紧,而另一批存货尚未补充到位时发生。因此,批量增大,年度存货的补充次数因而减少,缺货的概率也会因而减小。3、有时候,顾客会因为不满意,而从此不再与该公司有业务往来。这种由于失去商业信誉而引起的损害,是非常可观的。缺货成本由于商誉损失的不确定性而难于估计。由于缺货通常都是在一批存货告紧,而另一批存货尚未补充到位时发生。因此,批量增大,年度存货的补充次数因而减少,缺货的概率也会因而减小。
如何避免缺货成本--安全库存 • 确定安全库存量(SS),常用统计分析法,其计算步骤如下: • (1)计算平均预测误差。 • (2)选择服务水平,确定安全因数。 • (3)计算安全库存量。 • (四)在途库存持有成本 • 已经采购但是还没有入库的商品所占据的资金、保险费用。 • 如果卖方承担运输,那么在商品运达买方之前,物权仍然属于卖方,所以算作是卖方的在途库存,而如果买方自运,则属于买方的在途库存。
练习 • 假设80%的缺货导致延期交货,延期交货成本是30元;10%导致失销,失销成本是50元;10%导致失去客户,成本是100元,计算总的缺货损失。 • 解:延期交货损失:30×80%=24元 失销损失:50×10%=5元 • 失去客户损失:100×10%=10元 • 合计每次缺货的期望损失:24+5+10=39元 • 由于一次缺货造成的损失是39元,所以公司只要增加库存的成本少于39元,就应增加库存避免缺货。
第三节 仓储成本的计算 一、按照支付形态从财务数据中提取仓储成本 • 资金占用成本 库存资金占用成本=平均库存水平*库存单价*利率(或收益率) • 库存贬值风险:根据库存历史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提的减值准备应计入到库存成本 • 库存毁损:除去责任人的赔偿及保险公司的赔偿的损失 • 库存的盘亏:根据盘亏库存价值计入
工资及福利费: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和职工福利费计算表将有关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计入库存成本工资及福利费: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和职工福利费计算表将有关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计入库存成本 • 取暖费、照明费及水费:按照缴费清单进行计入 • 仓库设备的折旧费:计算按月应计提的折旧费 • 仓库的折旧费:计算按月应计提的折旧费 • 保险费:按实际支付的投保费用和投保期,按月计算应承担的保险费 • 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根据低值易耗品的领用记录计入仓储成本
维修维护费用:包括仓库和仓库设备的维护维修费用维修维护费用:包括仓库和仓库设备的维护维修费用 • 燃料费:仓库设备的燃料费可根据燃料领用单来计入 • 信息管理费 • 二、仓储成本计算范围 • 1、材料费 2、人工费 3、管理费 4、物业管理费 5、营业外费用 • 三、仓储成本计算方法 • (一)购进存货成本的计算 • (二)具体计算方法
1、按支付形态计算仓储成本 表1 某公司按成本形态别计算的仓储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
2、按仓储项目计算仓储成本 • 3、按适用对象计算仓储成本 • (1)按照仓库计算物流成本 • (2)按仓储作业计算物流车功能本 • (3)按储存商品计算物流成本
(三)销售存货的成本计算 • 1、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条件 • (1)企业已经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 买卖合同中交付注意时风险和所有权转移的基本原则,但存在特例。 • 例如不动产风险转移:交付主义,产权过户登记的时间并不是风险转移的时间。在所有权保留合同中,动产所有权自买受人付清全部价金时转移,但风险适用交付主义,自交付时起转移。 •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经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的脊梁。
2、存货销货成本的计算 • (1)个别认定法 • 适用于大件物品、贵重物品。适用于加工车间用户定做的。 • 优点:能正确计算存货的实际成本和耗用存货的实际成本。 • 缺点:分别记录各批地单价和数量,工作量很大,进货批次较多时不宜使用。 • (2)加权平均法 • 加权平均单价=(起初结存金额+本期进货金额合计)/(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进货数量合计) • 期末存货成本=加权平均单价×期末结存数量 • 本期销货成本=期初成本+本期进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 (3)移动加权成本法 • 存货的计价和明细账的等级在日常进行,比较繁琐。 •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新购进金额+原结存金额)/(新购进数量+原结存数量) • 适用于计算机管理的库存作用。
(4)先进先出法(FIFO) • 特点:期末存货的账面价值,反映最近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 • 适用于连续系统,也适合于定期系统 • 可简化保管物品的记录 • (5)后进先出法(LIFO) • 可在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下使用。后进先出法适用接近本期的补充供应品的成本金额来计算本期的收入金额。在价格上涨的时候,由于后进先出法可以减少所得税,所以它往往对企业是有利的。 • 适用于连续系统,也适合于定期系统
3、存货数量的盘存方法 • (1)实地盘存制 (2)永续盘存制 • 实地盘存制 也称定期盘存制,指会计期末通过对全部存货进行盘点,以确定期末存货结存数量,然后分别乘以各项存货的盘存单价,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总金额,同时据此计算出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和价值 • 优点:平时可以不登记存货明细账减少栏,简化了核算工作。 • 缺点:核算手续不够严密,不能通过账簿记录随时反映各种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强框,不利于存货的计划、管理和控制;由于发出存货的成本是通过倒算的方式确定的,如果出现收发错误、毁损、自然损耗、被盗等情况,账面均无反应,而是全部隐匿在倒算出的本期发出存货之中,不利于管理。
永续盘存制 也称账面盘存制,对存货项目进行库存记录,即按品名规格设置设置存货明细账,逐笔或逐日地登记收入或发出的存货,并随时记录结存数 • 优点:核算手续严密,平时可以通过账簿记录完整掌握各种存货收发及结存情况,有利于加强控制和管理。 • 缺点:存货核算的工作量很大。
某材料明细账 金额单位:元 数量单位:kg
金额单位:元 数量单位:kg 在永续盘存制下,分别用以上几种方法确定该月发出存货的价值及月末存货的价值 • 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 平时记录购入存货的单价和数量,发出存货只记录数量,到期末时计算出该期存货的平均单价,以此来计算发出存货的价值 •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 •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 该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500+16400)/(300+1000)=16.077元/kg • 本月发出材料成本=1100×16.077=17684.7元 • 月末结存材料成本=4500+16400-17684.7=3215.3元
附:粗略计算单一库存产品的库存持有成本 三个步骤: • 第一步,确定这种库存产品的价值 • 第二步,估算每一项储存成本占产品价值的百分比,然后将各百分比数相加,得到库存持有成本占产品价值的比例,这样储存成本就用库存价值百分比来表示,如下表所示
第三步,用全部储存成本(产品价值的百分比)乘以产品价值,这样就估算出保管一定数量库存的年成本。第三步,用全部储存成本(产品价值的百分比)乘以产品价值,这样就估算出保管一定数量库存的年成本。 • 例:以下是某企业9月某存货的出入库数据,该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为先进先出法,永续盘存制。依照以往的经验,该公司的库存持有成本为该产品价值的30%,求该月该种库存的持有成本。
1.计算该种库存的价值:在先进先出法下,各发出和期末库存价值如下表所示。1.计算该种库存的价值:在先进先出法下,各发出和期末库存价值如下表所示。 所以该月该种库存的平均水平为:(4500+3400)/2=3950 2.百分比为30% 3.该种库存的持有成本为:3950*30%=1185元
四、影响库存持有成本的两个重要因素 1.库存周转率 衡量仓储管理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 库存周转率=年销售成本/平均库存水平 • 例:从企业的年利润表中得到该年的主营业务成本为3 000 0000元,该企业年初时的库存价值总额为2 500 000元,年末库存结余为3 500 000元,问该企业的库存周转率为多少?周转天数呢?(库存周转天数=360/库存周转率 ) 2.库存持有水平 • 库存持有水平(量)=(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例:降低库存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 某公司资本构成及销售情况如下图。企业若能改进仓储系统可减少500万的库存,要改进仓储设备每年需要增加75万的支出。用该500万购买一设备(设备可使用10年,每年折旧50万),该设备可使得的每年生产成本减少200万元。假设企业的年销售额不变,其他的情况也不变,改进方案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多少(假设库存持有成本为库存价值的5%)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10%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 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 × 2 × 5% 净利润率 资产周转率 2% 2.5 销售额 ÷ 总资产 40 2 100 净利润 ÷ 销售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22 100 18 2 40 36 毛利润-总费用 - 所得税 14 6 - 100 18 + 18 60 库存 +应收账款+ 其他流动资产 变动费用 固定费用 2 销售额 销售成本 单位:百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12.5%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 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 × 2 × 6.25% 净利润率 资产周转率 2.5% 2.5 销售额 ÷ 总资产 40 2.5 100 净利润 ÷ 销售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17 100 23 2.5 42 37 毛利润-总费用 - 所得税 9 6 - 100 18 + 19 58 库存 +应收账款+ 其他流动资产 变动费用 固定费用 2 销售额 销售成本 单位:百万元
第四节、仓储成本控制 仓储成本控制是指运用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仓储成本限额,按限额分配储存成本和储存费用,以实际仓储成本与仓储成本限额比较,衡量仓储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超过预期的仓储成本控制限额
广义:企业在仓储管理方面,对任何必要的仓储作业方法所采用的控制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储存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储存质量和仓储数量。广义:企业在仓储管理方面,对任何必要的仓储作业方法所采用的控制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储存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储存质量和仓储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