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广东省慢病危险因素监测 ( 2010 )

广东省慢病危险因素监测 ( 2010 ). 抽样方法与程序 省监测点. 一、抽样原则 二、样本分配 三、抽样方法 四、抽样步骤 五、调查户置换 六、 KISH 表法确定调查对象. 抽样原则. 保证监测样本 全省 代表性,考虑经济有效原则,以及抽样方案的可行性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慢病危险因素 在居民户中 具有聚集性,调查样本的基本单位为个人。. 样本分配. 每个地级市一个监测点,全省共 21 个监测点 6 个国家监测点, 15 个省点 600 人 / 国家点, 400 人 / 省点.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 抽样步骤. 第一阶段抽样.

chap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广东省慢病危险因素监测 ( 2010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广东省慢病危险因素监测(2010) 抽样方法与程序 省监测点

  2. 一、抽样原则 二、样本分配 三、抽样方法 四、抽样步骤 五、调查户置换 六、KISH表法确定调查对象

  3. 抽样原则 • 保证监测样本全省代表性,考虑经济有效原则,以及抽样方案的可行性 •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 慢病危险因素在居民户中具有聚集性,调查样本的基本单位为个人。

  4. 样本分配 • 每个地级市一个监测点,全省共21个监测点 • 6个国家监测点,15个省点 • 600人/国家点,400人/省点

  5. 抽样方法

  6. 抽样方法

  7. 抽样步骤

  8. 第一阶段抽样 抽样流程 监测点疾控中心 省级疾控中心 收集有关乡镇 街道抽样资料 抽取2个乡镇街道反馈抽样结果

  9. 第一阶段抽样:抽取乡镇(街道) 第一阶段抽样表的填写 • 以监测点为单位的Excel表,格式统一 • 监测点:     市    县、区,  行政区划代码     

  10. 第二阶段抽样 监测点疾控中心 省级疾控中心 收集抽中乡镇 街道人口信息 每个乡镇街道抽取2个村/居委会

  11. 第二阶段抽样表的填写 以监测点为单位的Excel表,格式统一 监测点:     市    县、区,  行政区划代码      第二阶段抽样:抽取村委会(居委会)

  12. 第三阶段抽样:抽取村民/居民小组 抽样流程 省级疾控中心 收集村民/居民小组抽样资料 监测点疾控中心 抽取、反馈1个 村民/居民小组

  13. 第三阶段抽样:抽取村民/居民小组 第三阶段抽样表的填写 • 以监测点为单位的Excel表,格式统一 • 填表注意事项: • 每一项不可有漏项。 • 村民/居民小组应不少于100户居民。 • 填写完毕后请用监测点名称替代原文件名中的“(填写监测点名称)”部分,并保存为Excel2003格式。

  14. 第三阶段抽样:抽取村民/居民小组 村民/居民小组的说明 • 包括100个居民户,且不包括单位集体户 • 不足100户的,按照居住就近原则与邻近的村民小组或居民楼合并

  15. 第四阶段抽样对居民户分配家庭编码和KISH表 抽样流程 监测点疾控中心 省级疾控中心 收集经核实后的居民户名单 反馈家庭编码和KISH表代码

  16. 第四阶段抽样对居民户分配家庭编码和KISH表 居民户名单的填写 • 以监测点为单位的Excel表,格式统一 • 填表注意事项: • 每一项不可有空项或省略填写。 • 填写完毕后请用监测点(县、区)名称替代现有文件名中的“(填写监测点名称)”部分,并保存为Excel2003格式。

  17. 第四阶段抽样对居民户分配家庭编码和KISH表 省疾控中心为每一个居民户分配KISH表代码 并进行反馈

  18. 居民户置换

  19. 居民户置换的前提 • 居民户不符合条件 • 无法调查到调查对象

  20. 居民户置换的原则 • 居住就近原则,家庭结构相似 • 户与户的置换,而不是在原居民户中改换一名调查对象,置换户沿用原居民户的KISH表 • 置换率不能超过10%。

  21. 居民户置换的情况1 • 住房拆除 • 无人居住 • 住户改变 • 若新住户满足调查条件,则为调查户;否则置换; • 不符合调查条件 • 居民户中没有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22. 居民户置换的情况2 • 调查对象不在家 • 联系,重新预约至少三次联系(同一天中的多次联系只算一次)确定无法调查(例如外出打工)置换 • 调查对象拒绝调查 • 说服配合重新安排更有经验的调查员仍不配合 置换 • 调查对象无法接受调查 • 调查对象因身体、健康原因无法接受调查,如孕妇,存在认知或语言障碍等无法正常接受调查者,需进行置换。如调查对象可能在调查期间内康复(例如感冒发热),则预约第二次调查时间。

  23. 用KISH表法确定调查对象

  24. 确定调查对象 按照KISH表法,在样本户内选取一名18岁及以上的常住 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 常住居民:指在过去12个月内,在监测点地区居住时间累计超过6个月的居民。 • 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查户内共同居住、吃饭的保姆、雇工等非亲缘关系的成员也属于调查对象。

  25. 确定调查对象:KISH表法 • 一种随机选取的方法 • 包括8张固定的表格: A、B1、B2、C、D、E1、E2、F

  26. 用KISH表法确定调查对象---步骤1 调查前,省疾控中心已对每个调查户分配了KISH表代码,填入“调查户名单”,并进行反馈

  27. 用KISH表法确定调查对象---步骤2 家庭问卷调查时,填写“家庭登记表” 填写顺序:先男性,后女性,年龄分别从大到小 1 2 3 4 5

  28. 用KISH表法确定调查对象---步骤3 从“调查户名单”中查询分配给该户的KISH表代码,并找到相应的KISH表

  29. 用KISH表法确定调查对象---步骤4 • 根据“家庭登记表”中家庭成员编号列的最大数值,在分配的KISH表左列查找到对应值,同样用圆圈标记。 • 查找KISH表右列同一行的数值,该值即为调查对象的家庭成员编号。 • 根据家庭成员编号,在“家庭登记表”中确定调查对象。

  30. 用KISH表法确定调查对象---步骤4 张娟 2 2 53 1 3

  31. 练习1 假如分配给该家庭的KISH表是F,那么谁会被选中? 与户主的关系代码:1=户主,2=配偶,3=儿子或女儿,4=儿媳或女婿,5=孙子女或外孙子女,6=父母,7=公婆/岳父母,8=兄弟或姐妹,9=祖/外祖父母,10=其他亲属,11=无亲属关系(朋友、服务人员、寄宿者、其他)

  32. 分配给该家庭的KISH表为B2,那么谁要接受调查呢?分配给该家庭的KISH表为B2,那么谁要接受调查呢? 与户主的关系代码:1=户主,2=配偶,3=儿子或女儿,4=儿媳或女婿,5=孙子女或外孙子女,6=父母,7=公婆/岳父母,8=兄弟或姐妹,9=祖/外祖父母,10=其他亲属,11=无亲属关系(朋友、服务人员、寄宿者、其他)

  33. 编码规则 个人编码与家庭编码一样 每个环节都涉及编码; 每一个调查对象是唯一的编码; 各种结果相互关联的纽带。

  34. 编码规则 监测点6位行政区域代码 第7 位乡镇/街道代码, 取值1-2 第8位行政村/居委会代码,取值1-2 第9-11位为调查户代码,取值为001至100

  35. 请将抽样资料发至:gdncd@126.com

  36.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