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颐和园中永远开不动的石舫

在甲午前夕 英国的阿摩士庄厂 知道它老主顾(李鸿章)的脾胃,特以新下水的 世界最快、时速 23 海里的 4000 吨巡洋舰 ,奉献给这位中国 “ 宰相 ” 。英人知道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但是 …… 举朝只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人买去,就变成后来 日本的吉野号 。 其后把我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者,即此姝也。 ——— 《 晚清七十年 》. 颐和园中永远开不动的石舫. 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军舰吉野号. 八国联军在大沽登陆.

Download Presentation

颐和园中永远开不动的石舫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在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知道它老主顾(李鸿章)的脾胃,特以新下水的世界最快、时速23海里的4000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人知道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但是……举朝只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人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其后把我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者,即此姝也。 ———《晚清七十年》 颐和园中永远开不动的石舫 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军舰吉野号 八国联军在大沽登陆 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园。……(修颐和园之款)出于海军经费的应为二千万两。其时正当中法战争失败之后,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呼吁建设海军,却不料名义上作为建设海军之用的购船经费,大半都被挪用于修建颐和园。因此,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 ———《中国近代海军史》 明治天皇…于1887年3月14日对当时的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下了如下谕令,并在7月1日从内库中拨出30万日元作为海防补助费使用。   伊藤首相接到御旨深为感动,便召集地方长官作了传达。全国华族(有爵位的人及其家属)和富豪也无不为之感动,竞相申请为海防捐款。到9月底,捐款总额达103万8千日元。海军将这些捐款和天皇的赐金全部用于扩充海军军备。 ———《日本海军史》 甲午战前,约19世纪80年代,中国海军军舰吨位数居世界第9位,排在美国、日本之前。清政府在20多年中用于建设和保障北洋舰队的全部投入,大约在3500万两白银,占当时的财政收入的2%。采购自英、德等国家的军事装备,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高级军官,用西方新式教育组建的海军部队,都使得清政府对中国军队(特别是北洋海军)的战斗力产生过很强的自信心。但在甲午战争1894年时,日本已经慢慢赶超了北洋海军。

  2. 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概况比较 改革后保留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国土狭小,资源匮乏 地大物博,市场广阔 扩军备战,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事实力

  3.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定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定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 1、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了解其主要史实,并分析其影响。 2、了解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史实,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1、甲午中日战争 2、八国联军侵华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明治天皇《御笔信》 材料二:“大陆政策共确定了五个步骤:第一期征服中国台湾;第二期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中国满蒙地方;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期征服世界。 ——日本大陆政策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1.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⑴根本原因:为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问题早就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哪些制约因素?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说明了什么? (2)①因果关系。日本为了满足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早就制定“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妄图从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 ②说明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1)①维新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改革不彻底;②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缺乏;③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反抗斗争频繁。

  5. 材料三: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尽管与日本在朝鲜中国问题上有尖锐矛盾,但并没有准备与日作战,而是采取不干涉政策。 材料四: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⑶根据材料三, 西方列强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持什么态度? ⑵国际条件:西方列强对日本侵华默许、纵容。 ⑷材料四日本所需的战争“借口” 是什么? ⑶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⑷清政府:寄希望于欧美“调停”,不认真备战。

  6. 中 国 日 本 世界海军排名(吨) 第9位 第11位 甲午战前军事大比拼 排 水 量 主力舰定远号、镇远号各7300吨 最大战舰不过4000吨 配 置 定远、镇远配12寸口径炮各4门 配8寸口径炮,但装上快炮 速 度 最快每小时14海里 最快每小时约19- 23海里 炮 弹 数量少,品质差 数量充裕 2.甲午战争爆发的经过 1.根据资料,举出两项中国海军较优于日本海军的地方。 2.若让你改良及增强中国海军的实力,你会先从哪方面入手呢?3.中国海军既然不比日本海军为差,为何最终战败?

  7. 甲午中日战争战况 此日漫挥天下雨, 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为邓世昌所题挽联 1.战争爆发:1894.7丰岛海战(日不宣而战) 2.阶段划分 ①第一阶段:1894年7月至9月(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②第二阶段: 1894年10月至1895年4月(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 3.重大战役 甲午战争后,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进行谈判签约。 致远舰 战争 清朝政策 抵抗将领 结果 平壤战役 先守定局,再图进取 左宝贵 平壤失守、战火引到中国本土 日本人绘制的马 关签字图。 黄海战役 邓世昌、林永升 北洋舰队尚存主力,但失去主动权 邓世昌(1849—1894),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黄海海战时,邓世昌任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舰长)。在“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之时,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后中鱼雷,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辽东战役 聂士成 辽东失守,日本制造旅顺惨案 威海战役 不准出战。“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4.9.17 1894.11 黄海海战 1894.9.15 旅顺 平壤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8. 《马关条约》的签定 3.甲午战争爆发的结果 探究一: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分析《马关条约》与以前的条约有何不同? ⑴危害: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割三地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二亿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开四口 直接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设工厂 ——列强对中国侵略进入新的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⑵不同: ①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②政治:直接割地 瓜分中国

  9. 1894年适逢慈禧六十寿辰,拟“在颐和园受贺,自大内至园, 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典”。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布置点景,广收贡献。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颐和园又搭天棚 台湾岛已割日本

  10. 台湾军民痛击日本侵略军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台湾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台北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台中 问题: (1)这首诗写与那一年? (2)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 (3)“春愁”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目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1896年 台南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1895年5月~10月:抗击日军50000余人,打死打伤32000余人,击毙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山根信成少将 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11. 探究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据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资料:甲午战争中,日军17万人,清军约25万。在武器装备上,当时清军使用的是欧洲毛瑟枪,甚至是先进的后膛连发枪,火炮多用克虏伯后膛炮。而日军主要使用国产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武器性能和数量均不如清军。 据日方统计,日军仅在平壤等地缴获大炮607门、枪7394枝、炮弹267万发、子弹7745万发;其后威海卫等地缴获不少。而日军仅消耗炮弹34090发,子弹124万发。无怪李鸿章惊呼“令我寒心”。 统治腐朽,制度落后 (1)根本原因: (2)主观原因: 寄希望于调停,没认真备战,避战求和,被动挨打 (3)客观原因: ①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②西方列强的默许或纵容为日本侵华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材料一: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花费:6097万日元。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攫得赔款:5836万日元。1894—1904年:日本公司总数从2844家增到8895家,公司股本总额24500万日元增至92100万日元。(结合教材P61页学习延伸材料)材料一: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花费:6097万日元。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攫得赔款:5836万日元。1894—1904年:日本公司总数从2844家增到8895家,公司股本总额24500万日元增至92100万日元。(结合教材P61页学习延伸材料) 材料二: 材料三: 辽 东 4.甲午战争的影响 对日本: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 对中国:①国际地位一落千丈;②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③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中国社会发生变革:清政府首先进行军事改革;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维新派:戊戌变法;革命派:暴力推翻清政府;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对列强:在远东矛盾加剧(三国干涉还辽),争夺为主

  13. 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原因 ①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②根本原因: 2.概况 ①侵华八国:英法德意奥俄美日 ②直扑北京失败:1900.6 廊坊之战 ③占领天津:1900.7 ④占领北京:1900.8(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辛丑条约》的签订 3.结果: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 《辛丑条约》 内 容 影 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①赔款4.5亿 ②划使馆界 ③拆炮驻兵 ④严禁反帝 ⑤设外务部 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腹地置于列强控制下便于镇压反帝运动;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合流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15. 嘿嘿,你们的地盘,我做主 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逐步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

  16. 探究四: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探究四: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项 目 程 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17. 画面中那个身带血迹、瘦弱并颤抖着的人代表的是当时受尽欺凌的中国人。他正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扎得像个木乃伊。表明帝国主义者凭借多个不平等条约残酷剥削中国人。画面中那个身带血迹、瘦弱并颤抖着的人代表的是当时受尽欺凌的中国人。他正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扎得像个木乃伊。表明帝国主义者凭借多个不平等条约残酷剥削中国人。

  18. 及时训练: 1.下面三幅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危害严重的三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场景,请按照签订时间顺序排列,并写出条约名称及地点。 《马关条约》日本 《南京条约》南京 A B 《辛丑条约》北京 C

  19. 2.上述三个条约的共同点有 ①割占土地 ②开埠通商③损害中国主权 ④经济掠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③④ D.①② C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到清政府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C.遭到中国军民英勇抗击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华目标 B

  20. 4.在《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是A.赔款 B.割地 C.设厂 D.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A 5.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两度劫”发生在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D 6. 马关条约》的各项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割占中国领土 B.巨额的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 D.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21. 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22. 辽 东 (1)图中的“渔夫”代表哪个国家? 日本 (2)你知道这幅漫画代表甲午战后的哪一件事件? 三国“干涉还辽” (3)渔夫虽然丧失了鱼,但在中国仍获取了什么补偿? 3000万两赎辽费 (4)俄国为什么要“干涉还辽”?是不是在帮助中国? 猜猜看 不是; 日本割占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在远东的利益

  23. 阅读史料: 材料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材料二: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1、根据材料一 ,其中的“鬼子”指的是谁?义和团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鬼子”指侵华各列强;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激化 2、“和约”和“民冤不伸”各指什么?义和团爆发的直因是什么? “和约” 指列强逼迫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民冤不伸” 指官府在教案中袒护外国人; 直接原因:中国人民与外国教会势力矛盾激化 3、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 “扶清灭洋” ①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②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且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24.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探究三:义和团的发展与灭亡跟清政府都有直接的关系,那么究竟清政府对待义和团运动曾经采取过哪些不同措施?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义和团团旗 1896-1899年 义和拳主要活动地区 义和团团民 义和团攻击在中国建立的西什库教堂 义和团运动形势图 镇压 朱红灯起义地区 1899.10 “抚而用之” 平原 剿灭

  25. 联军在北京故宫乾清宫内 8个强盗,明火执仗 八国联军在北 京朝阳门外屠杀义 和团团民 联军统帅英国人西摩尔 义和团运动: 反帝爱国,盲目排外 宁死不 屈的义和团 团民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手,直犯京津 慈禧太后 光绪帝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