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城邦 ■古希腊城邦政体. 导入. 亨利奇· 谢里曼. 《荷马史诗》. 导入. 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依据《荷马史诗》有关记载,前去土耳其的北部进行考古发掘。1873年6月,他和希腊籍妻子及助手终于发现特洛伊遗址。揭开了迈锡尼文明的面纱。他的发现和后来伊文思在克里特岛上的考古,为人们展示了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璀璨光彩的爱琴文明。. 特洛伊遗址(局部). 导入.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 爱琴文明. 古希腊城邦.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城邦 ■古希腊城邦政体

  2. 导入 亨利奇·谢里曼 《荷马史诗》

  3. 导入 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依据《荷马史诗》有关记载,前去土耳其的北部进行考古发掘。1873年6月,他和希腊籍妻子及助手终于发现特洛伊遗址。揭开了迈锡尼文明的面纱。他的发现和后来伊文思在克里特岛上的考古,为人们展示了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璀璨光彩的爱琴文明。 特洛伊遗址(局部)

  4. 导入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5. 克里特文明 爱琴文明 古希腊城邦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图

  6. 克里特文明 美丽的爱琴海 爱琴海,为地中海的一部分,在希腊和土耳其之间,东北以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通黑海;面积为21.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深570米。爱琴海上大小岛屿星罗棋布。

  7.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岛风光 克里特岛,为希腊最大岛屿,位于地中海东部,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12—60公里,面积8336平方公里。岛上多山,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属于地中海式气候。

  8. 克里特文明 伊文思(1851—1941),英国考古学家,1909年起任牛津大学教授。他继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之后,于1900—1908年间发掘克里特岛上的诺萨斯古城,发现宏伟的米诺斯王宫、大批艺术品及线形文字A泥版,从而揭开了克里特文明的谜纱。 伊文思

  9.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文明考古发掘现场

  10.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岛文明遗址前的伊文思塑像

  11.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王宫,20世纪初,由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发掘,由此克里特文明被人们广为知晓。传说克里特文明时期最强大的国王是克诺索斯王米诺斯,因此克里特文明又称“米诺斯文明”。庞大的米诺斯宫建筑群是该文明的代表。 米诺斯王宫遗址

  12.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遗址

  13.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遗址

  14.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全景)

  15.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局部)

  16.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局部)

  17.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局部)

  18.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局部)

  19.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室内复原图

  20.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内部复原图

  21.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宫殿的许多墙壁上饰有题材多样的彩色壁画,从花鸟到贵妇,从节日庆典到斗牛场面,均栩栩如生,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米诺斯王宫壁画中的年轻女子

  22.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表现庆典活动的壁画

  23.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表现贵妇的壁画

  24.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驯牛图壁画 这是一幅描绘斗牛场景的壁画。这幅壁画,为我们提供了公元前1500年时克诺索斯王宫内娱乐生活的一个侧面。壁画现藏于克里特岛赫拉克里翁博物馆内。

  25. 克里特文明 克诺索斯城中米诺斯王储存食品的仓库

  26. 克里特文明 考古学家在克里特遗址中发现一些青铜器和金银器,表明当时克里特人在冶金和制作的技术上有辉煌成就。 克里特人制作的双面斧 (既是受男子青睐的武器,又是神庙的摆设)

  27.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人制造的锋利青铜兵器

  28. 克里特文明 线形文字,也叫“线条文字”,由线条构成的一种古代文字,多刻画在粘土版上。在克里特遗址和迈锡尼遗址等地均有发现。依其产生的先后,学者把克里特岛上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A,把迈锡尼遗址中发现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B已由英国学者文特里斯,在上世纪50年代译解成功;线形文字A,学者们正在研究,尚未译解。 克里特岛上的希腊线形文字A泥版

  29.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卫城的城墙 迈锡尼,位于南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迈锡尼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毁灭于公元前12世纪,包括迈锡尼及其附近的梯林斯等地的遗址和遗物,由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等在19世纪70年代发现。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是一系列君主国的兴起,并伴之出现的庞大王宫、卫城、王室陵墓以及众多的工艺品和线形文字B的泥版文书。

  30.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卫城的城墙遗址

  31.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卫城狮子门上的石雕

  32.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王室陵墓 陵墓内刻有浮雕的石碑比比皆是,并排成圆圈。

  33.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墓葬中的纯金面具 (这种纯金面具,按照死者脸部待征和轮廓大小特制而成,并戴在死者面部)

  34.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时期的陶器 迈锡尼文明中有许多彩绘的陶器和其他工艺品。它们上面的图案充满了勇士和尚武的气息,这与克里特文明有着明显的不同。

  35.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时期的陶器

  36.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时期的金铜丝镶嵌而成的工艺品 这是一把青铜短剑,上面镶嵌着用金银刻画的形象,出土于迈锡尼的一个竖穴墓。上面的图案为猎人猎狮的情景。

  37. 迈锡尼文明 刻有迈锡尼时期的线形文字B的泥版文书 线形文字,也叫“线条文字”,由线条构成的一种古代文字,多刻画在粘土版上。在克里特遗址和迈锡尼遗址等地均有发现。依其产生的先后,学者把克里特岛上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A,把迈锡尼遗址中发现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B已由英国学者文特里斯,在上世纪50年代译解成功;线形文字A,学者们正在研究,尚未译解。

  38. 迈锡尼文明 迈克尔·文特里斯,英国人,他14岁时听了克里特文明发掘者伊文思的一次报告,遂着迷于爱琴文明线形文字的研究和破译。四年后,他18岁时便发表了一篇关于此问题的论文。1952年6月,他正式破译了线形文字B,并发表论文予以阐述,引起学术界的震动。 迈克尔·文特里斯 (摄于1954年)

  39. 迈锡尼文明 这块线形文字B泥版文书经破译后,记载着献给波赛冬神的贡品——牛、绵羊、小麦、奶酷和葡萄酒。 迈锡尼文明线形文字B泥版文书

  40. 特洛伊战争 特洛伊,也叫伊利昂,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19世纪70年代,谢里曼首次在这里发现了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叙述了古希腊人和特洛伊人战争的故事。 特洛伊遗址

  41. 特洛伊战争 木马计 古希腊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访问希腊,诱走王后海伦。希腊人因此远征特洛伊,围攻九年不下。在第十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献计,把一批精兵埋伏在一匹大木马的腹内放在城外,假作退兵。特洛伊人以为敌兵已撤 ,把木马拉到城内,夜间伏兵跳出木马,打开城门使希腊兵得以入城,攻下特洛伊城。 特洛伊木马 返 回 返 回

  42. 导入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城邦

  43. 城邦林立 斯巴达城邦城墙遗址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所谓城邦,系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的面积有8400平方千米,人口约40万。

  44. 城邦林立 斯巴达城邦城墙遗址

  45. 城邦林立 斯巴达剧院遗址

  46. 城邦林立 斯巴达剧院遗址

  47. 城邦林立 斯巴达剧院遗址

  48. 城邦林立 斯巴达城邦城墙遗址

  49. 城邦林立 斯巴达人铜像

  50. 城邦林立 斯巴达十分重视军事,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从小都进行严格的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斯巴达的尚武精神,闻名于古希腊各城邦。 竞走得胜的斯巴达女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