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17 Views
第 6 章 化学平衡常数. 主要内容:本章应该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和平衡常数表达式;理解和区分标准平衡常数和经验平衡常数;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重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 6.1 化学平衡状态. 6.1.1 化学平衡. 正逆反应速度相等时体系所处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6.1.2 勒沙特列原理. 假如改变平衡系统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或浓度,平衡就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 6.2 平衡常数.
E N D
主要内容:本章应该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和平衡常数表达式;理解和区分标准平衡常数和经验平衡常数;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重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
6.1化学平衡状态 6.1.1化学平衡 正逆反应速度相等时体系所处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6.1.2勒沙特列原理 假如改变平衡系统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或浓度,平衡就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
6.2平衡常数 例 反应 A ( g ) 2 B ( g ) 在某温度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分压均为 1.013 10 5Pa,求其经验平衡常数 Kp和标准 平衡常数 K 。 解: 6.2.1标准平衡常数 K称为标准平衡常数(有的书中称之为热力学平衡常数)。
化学热力学中有如下关系式,表明 rGm,Q 和 rGm 三 者之间的关系: rGm = rGm + RTlnQ 这就是化学反应等温式。用该式可以求出 rGm , 以做为 非标准态下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 0自发反应 rGm = 0 可逆途径,平衡态 > 0 非自发 当体系处于平衡时 有 rGm= 0, 同时 Q = K 故化学反应等温式 rGm = rGm + RTlnQ 变为 0 = rGm + RTln K 即 rGm = - RTln K
6.2.2实验平衡常数 实验获得的热力学数据推出平衡常数; 通过实验直接测定平衡常数。 6.2.3偶联反应的平衡常数 偶联反应是指两个化学平衡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反应。反应也有平衡状态,也可以求出平衡常数。
6.3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着逆反应的方向移动。 • 在可逆反应中,为了尽可能利用某一反应物,经常用过量的另一种物质和它作用。 • 不断将生成物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则平衡将不断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
6.4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等温下,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压,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如: • 673K时反应:N2(g)+3H2(g)2NH3(g) • 如果气态反应物的总分子数和气态生成物总分子数相等,在等温下,增加或降低总压强,对平衡没有影响。如: • 773K时反应 CO+H2OH2+CO2
6.5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升高温度,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 温度使化学平衡常数发生变化: 体系放热时rH为负值,吸热时为正值。K1、K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平衡常数,R是气体常数。
即 这一公式极为重要,它将两个重要的热力学数据 rGm 和 K 联系起来。 将 rGm = - RTlnK 代入化学等温式,得 rGm = - RTlnK + RTlnQ 这个式子将非标准态下的两种判据联系起来: Q < K时,反应正向进行, 由公式得 rGm < 0 ; Q > K时,反应逆向进行, 由公式得 rGm > 0 ; Q = K 时,反应达到平衡, 由公式得 rGm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