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由于几何光学仪器都是人眼功能的扩展,为了深入了解各类光学仪器,有必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了解人眼的构造。. 第二章 常用光学仪器. 2.1 眼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道人眼的构造组成; 清楚眼睛怎么样实现物景成像的; 体会眼睛怎么样才能看清东西。. 2 . 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物理现象分析推导眼睛是怎么样成像的及适用条件的研究方法; 会判定实际中眼睛看物体的调节,能了解眼睛的构造组成。. 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探究中的眼睛成像思想,领悟用眼睛成像规律优点,形成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ch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导入新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导入新课 由于几何光学仪器都是人眼功能的扩展,为了深入了解各类光学仪器,有必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了解人眼的构造。

  2. 第二章 常用光学仪器 2.1 眼睛

  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知道人眼的构造组成; • 清楚眼睛怎么样实现物景成像的; • 体会眼睛怎么样才能看清东西。

  4. 2 . 过程与方法 • 学会从物理现象分析推导眼睛是怎么样成像的及适用条件的研究方法; • 会判定实际中眼睛看物体的调节,能了解眼睛的构造组成。 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科学探究中的眼睛成像思想,领悟用眼睛成像规律优点,形成科学价值观。

  5. 教学重难点 • 知道眼睛的构造,成像的调节,学会利用眼睛成像解决问题; • 理解为什么眼睛看东西模糊与清晰。

  6. 本节导航 • 人眼的构造 • 眼睛的调节 • 视角

  7. 人眼的构造 人的眼球大约成球状,直径约为2.5cm。 角膜:它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门户,其功能是保护晶状体并使进入眼睛的光线折射。

  8. 晶状体:形状如双凸透镜,四周是睫状肌,它把眼球分为前后两室。晶状体:形状如双凸透镜,四周是睫状肌,它把眼球分为前后两室。 前室:充满透明的水状液。 后室:充满透明的糊状液体称为玻璃状液。

  9. 景物的 光线 大脑如何产生视觉效果 折射 角膜 水状液 折射 折射 玻璃状液 晶状体 视觉神经 大脑 视网膜 实像

  10. 名词解释 瞳孔:在晶状体的前面有一层叫做虹膜的薄膜,薄膜并不完全遮盖晶状体,而是四周遮盖,中间部分裸露,形成一个能通过光的小孔,就叫瞳孔。

  11. 注意 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以使眼睛适应强弱不同的光。 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瞳孔收缩,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减少;光线弱时,瞳孔扩张,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多。

  12. 大家谈 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可是我们知道,物距不同,像距也应不同,为什么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呢? ???

  13. 2.眼睛的调节 眼睛使离我们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而眼前的大小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像距是一定的。

  14. 名词解释 眼睛可以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来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得不同距离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实像。眼睛的这种自动调节能力称为视觉调节。

  15. 看远景时,睫状肌放松,使晶状体前端呈扁平状,焦距增加;看近物时,睫状肌会收缩,是晶状体前端凸出,焦距减小。看远景时,睫状肌放松,使晶状体前端呈扁平状,焦距增加;看近物时,睫状肌会收缩,是晶状体前端凸出,焦距减小。

  16. 眼睛的调节是有限度的。晶状体变得最扁时,眼睛能看清的最远点,叫做眼睛的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即从无限远处的物体射入眼睛的光,它们的像恰好能成在视网膜上。眼睛的调节是有限度的。晶状体变得最扁时,眼睛能看清的最远点,叫做眼睛的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即从无限远处的物体射入眼睛的光,它们的像恰好能成在视网膜上。

  17. 一望无际的大海

  18. 晶状体变得最凸时,眼睛能看到的最近点,叫做眼睛的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约在离眼睛10cm的地方。所以靠眼睛自身的调节能看清的范围是从离眼睛10cm到无限远处。晶状体变得最凸时,眼睛能看到的最近点,叫做眼睛的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约在离眼睛10cm的地方。所以靠眼睛自身的调节能看清的范围是从离眼睛10cm到无限远处。

  19. 10cm 近点 无限远处 10cm 观看范围

  20. 名词解释 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的眼睛观看距离眼睛25cm远的物体,不容易感到疲劳,因此把距眼睛25cm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21. 3.视角 小实验 在黑板上画一个等号“=”,如果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很小,那么,教室里后排同学看到的可能是一个减号“—”了。 这是为什么呢?

  22. 原来,物体能不能被看清,不仅决定于它的像是否成在视网膜上,而且觉得于像是否有足够的大小。如果像很小,以致物体上两点的像落在眼睛的同一个感光细胞上,那么眼睛就不能分辨它们,而把这两点看成一点。原来,物体能不能被看清,不仅决定于它的像是否成在视网膜上,而且觉得于像是否有足够的大小。如果像很小,以致物体上两点的像落在眼睛的同一个感光细胞上,那么眼睛就不能分辨它们,而把这两点看成一点。 实验分析

  23. 物体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O所张的角,这个角叫做视角。物体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O所张的角,这个角叫做视角。

  24. 由此可见

  25. 注意 空间两物点对人眼所张的视角越大,则这两点在视网膜所成的像分开的距离越大,视网膜上受到刺激的感光细胞就越多,眼睛对物体的细微结构就看得越清楚。

  26. 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近时视角大,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大;离眼睛远时视角小,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小,这就是物体离眼睛近比离眼睛远时看得清楚的原因。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近时视角大,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大;离眼睛远时视角小,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小,这就是物体离眼睛近比离眼睛远时看得清楚的原因。

  27. 人们在观察微小物体时,总是把它放在离眼睛近的地方,以增大视角,使视网膜上成的像大一些。人们在观察微小物体时,总是把它放在离眼睛近的地方,以增大视角,使视网膜上成的像大一些。

  28. 提示 要使眼睛把物体上的两个点区分开,必须使这两个点在视网膜上的像落在不同的感光细胞上,这样,这两个点的视角就必须大于某一数值才行。 实验证明,正常眼睛的这一个数值约等于1′。大小约为0.1mm的物体,在离眼睛25cm的明视距离处,所成的视角大约就是1′。

  29. 大家做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直径为1mm的黑点,将白纸竖直立在光照充足的桌面上。一面向后退一面看这个点,看看到多远的地方就看不清了。测出这个距离,算出这时观察黑点的视角是多大?在光线不足的地方再做一次,看看视角有什么变化?

  30. 保护眼睛小常识 经常散步对眼睛有保护哦!

  31. 课堂小结 1.人眼的构造: 睫状肌、晶状体、角膜、水状液、虹膜、巩膜、视网膜、视神经、玻璃状液。 2.眼睛的调节: 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得不同距离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实像。

  32. 3.视角: 物体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O所张的角,这个角叫做视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