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630 Views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第 一 节 离心泵. 复习. 1 ,化工管路中管件有哪几种类型 ? 2, 说出几种常见的阀门 ? 3, 你知道流体流动的的条件是什么吗 ?. 流体输送方式 ------ 产生压力差. 1 ,高位槽送料. 2 ,真空抽料. 3 ,压缩空气送料. 4 流体输送机械送料. 前 言. 泵是输送液体并增加液体能量的机器。如果把管路比作人体的血管,那么泵就好比是人的心脏,可见,泵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保证化工连续、安全生产的重要机器之一。 泵的种类很多,按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可三大类。
E N D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第 一 节 离心泵
复习 • 1,化工管路中管件有哪几种类型? • 2,说出几种常见的阀门? • 3,你知道流体流动的的条件是什么吗?
流体输送方式------产生压力差 1,高位槽送料 2,真空抽料 3,压缩空气送料 4流体输送机械送料
前 言 泵是输送液体并增加液体能量的机器。如果把管路比作人体的血管,那么泵就好比是人的心脏,可见,泵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保证化工连续、安全生产的重要机器之一。 泵的种类很多,按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可三大类。 叶片式泵:如: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漩涡泵等。 容积式泵:如;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等。 其他类型的泵:喷射泵。 各种类型的泵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图片 单级单吸离心泵
图片 单级双吸离心泵:
图片 多级离心泵
图片 立式离心泵:
一.离心泵的操作原理、构造与类型 1、操作原理 • 由若干个弯曲的叶片组成的叶轮置于具有蜗壳通道的泵壳之内。 • 叶轮紧固于泵轴上 • 泵轴与电机相连, 可由电机带动旋转。
吸入口位于泵壳中央与吸入管路相连,并在吸入管底部装 • 一止逆阀。 • 泵壳的侧边为排出口,与排出管路相连,装有调节阀。 • 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 开泵前,先在泵内灌满要输送的液体。 • 开泵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液体在 • 此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外周,压力增高,并以 • 很高的速度(15-25 m/s)流入泵壳。
在蜗形泵壳中由于流道的不断扩大,液体的流速减慢,使在蜗形泵壳中由于流道的不断扩大,液体的流速减慢,使 • 大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最后液体以较高的静压强从排 • 出口流入排出管道。 • 泵内的液体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形成了真空,在液面压 • 强(大气压)与泵内压力(负压)的压差作用下,液体便 • 经吸入管路进入泵内,填补了被排除液体的位置。 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叶轮所产生的离心力,因此称为离心泵。
气 缚 离心泵启动时,如果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远小于液体的密度,叶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叶轮中心处产生的低压不足以造成吸上液体所需要的真空度,这样,离心泵就无法工作,这种现象称作“气缚”。 为了使启动前泵内充满液体,在吸入管道底部装一止逆阀。此外,在离心泵的出口管路上也装一调节阀,用于开停车和调节流量。
根据结构 2、基本部件和构造 1)叶轮 a)叶轮的作用 将电动机的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动能有所提高。 b)叶轮的分类 叶片的内侧带有前后盖板,适于输送干净流体,效率较高。 闭式叶轮 没有前后盖板,适合输送含有固体颗粒 的液体悬浮物。 开式叶轮 只有后盖板,可用于输送浆料或含固体 悬浮物的液体,效率较低。 半闭式叶轮
按吸液方式 液体只能从叶轮一侧被吸入,结构简单。 单吸式叶轮 相当于两个没有盖板的单吸式叶轮背靠背并在了一起,可以从两侧吸入液体,具有较大的吸液能力,而且可以较好的消除轴向推力。 双吸式叶轮
2)泵壳 • 泵壳的作用 • 汇集液体,作导出液体的通道; • 使液体的能量发生转换,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 导叶轮 • 为了减少液体直接进入蜗壳时的碰撞,在叶轮与泵壳之间有时还装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带有叶片的圆盘,称为导叶轮。导叶轮上的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上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其弯曲角度正好与液体从叶轮流出的方向相适应,引导液体在泵壳的通道内平缓的改变方向,使能量损失减小,使动能向静压能的转换更为有效。
轴封装置 3)轴封装置 A 轴封的作用 为了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轴的四周而漏出,或者外界空气漏入泵壳内。 B 轴封的分类 主要由填料函壳、软填料和填料压盖组成,普通离心泵采用这种密封。 填料密封: 主要由装在泵轴上随之转动的动环和固定于泵壳上的静环组成,两个环形端面由弹簧的弹力互相贴紧而作相对运动,起到密封作用。 机械密封:
3、离心泵的分类 1)按照轴上叶轮数目的多少 轴上只有一个叶轮的离心泵,适用于出口压力不太大的情况; 单级泵 轴上不止一个叶轮的离心泵,可以达到较高的压头。离心泵的级数就是指轴上的叶轮数,我国生产的多级离心泵一般为2~9级。 多级泵 2)按叶轮上吸入口的数目 单吸泵 叶轮上只有一个吸入口,适用于输送量不大的情况。 叶轮上有两个吸入口,适用于输送量很大的情况。 双吸泵
二.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 1、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1)离心泵的流量 指离心泵在单位时间里排到管路系统的液体体积,一般用Q表示,单位为m3/h。又称为泵的送液能力 。 2)离心泵的压头 泵对单位重量的液体所提供的有效能量,以H表示,单位为m。又称为泵的扬程。
离心泵的压头取决于: • 泵的结构(叶轮的直径、叶片的弯曲情况等) • 转速 n • 流量 Q
H的计算可根据b、c两截面间的柏努利方程: 离心泵的压头又称扬程。必须注意,扬程并不等于升举高度△Z,升举高度只是扬程的一部分。
3)离心泵的效率 离心泵输送液体时,通过电机的叶轮将电机的能量传给液体。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能量损失,也就是说泵轴转动所做的功不能全部都为液体所获得,通常用效率η来反映能量损失。 泵的效率反应了这三项能量损失的总和,又称为总效率。 与泵的大小、类型、制造精密程度和所输送液体的性质有关
4)轴功率及有效功率 轴功率: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率,用N表示,单位为J/S,W或kW 有效功率: 排送到管道的液体从叶轮获得的功率,用Ne表示 轴功率和有效功率之间的关系为 : 有效功率可表达为 轴功率可直接利用效率计算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H、η 、 N都与离心泵的Q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由确定离心泵压头的实验来测定,实验测出的一组关系曲线: H~Q 、η~Q 、 N~Q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注意:特性曲线随转速而变。
1)H~Q曲线:表示泵的压头与流量的关系,离心泵的压头普遍是随流量的增大而下降(流量很小时可能有例外)1)H~Q曲线:表示泵的压头与流量的关系,离心泵的压头普遍是随流量的增大而下降(流量很小时可能有例外) 2)N~Q曲线:表示泵的轴功率与流量的关系,离心泵的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上升,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 离心泵启动时,应关闭出口阀,使启动电流最小,以保护电机。 3)η~Q曲线:表示泵的效率与流量的关系,随着流量的增大,泵的效率将上升并达到一个最大值,以后流量再增大,效率便下降。
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有一最高效率点。离心泵在与最高效率点相对应的流量及压头下工作最为经济。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有一最高效率点。离心泵在与最高效率点相对应的流量及压头下工作最为经济。 与最高效率点所对应的Q、H、N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离心泵的铭牌上标明的就是指该泵在运行时最高效率点的状态参数。
三、离心泵性能的改变 1、液体性质的影响 1)液体密度的影响 H~Q曲线不因输送的液体的密度不同而变 。 泵的效率η不随输送液体的密度而变。 离心泵的轴功率与输送液体密度有关 。
2)粘度的影响 • 当输送的液体粘度大于常温清水的粘度时, • 泵的压头减小 • 泵的流量减小 • 泵的效率下降 • 泵的轴功率增大
2、转速对离心泵特性的影响 当液体的粘度不大且泵的效率不变时,泵的流量、压头、轴功率与转速的近似关系可表示为: ——比例定律 3、叶轮直径的影响 1)属于同一系列而尺寸不同的泵,叶轮几何形状完全相似,b2/D2保持不变,当泵的效率不变时,
四、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高度 1、气蚀现象 气蚀产生的条件 叶片入口附近K处的压强PK等于或小于输送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气蚀产生的后果: • 气蚀发生时产生噪音和震动,叶轮局部在巨大冲击的反复作用下,表面出现斑痕及裂纹,甚至呈海棉状逐渐脱落 • 液体流量明显下降,同时压头、效率也大幅度降低,严重时会输不出液体。 • 2、离心泵的允许吸上高度 • 离心泵的允许吸上高度又称为允许安装高度,指泵的吸入口与吸入贮槽液面间可允许达到的最大垂直距离,以Hg表示。
五、离心泵的流量调节 1)改变出口阀开度 ——改变管路特性曲线 • 当阀门开大时: 优点:调节迅速方便,流量可连续变化; 缺点:流量阻力加大,要多消耗动力,不经济。
2)改变泵的转速——改变泵的特性曲线 优点:流量随转速下降而减小,动力消耗也相应降低; 缺点:需要变速装置或价格昂贵的变速电动机,难以做到流量连续调节,化工生产中很少采用。
随堂习题 1、化工管路是 的总称。由、 、、 组成。 2、管路的联接方法有以下四种。(1)、联接(2) 联接(3)联接 (4)、联接 。其中 是最常用的连接方法。 3、管件的作用大致分为5类: 、 、 、 、 。 4、常见的阀门有、、、、。 5、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 、、。叶轮可分为、 、。按吸液方式可分为、。
随堂习题 6、 叶轮的作用 。泵壳的作用 是 ,轴封装置的作用是。 7、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 、、 、 。 8、 什么是压头 。 9、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 、、。 10、离心泵的扬程随流量的增大而 。离心泵的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大而。离心泵的效率随流量的增大而。 11、影响离心泵特性的因素有、、、。 12、增大离心泵流量的方法有 、。 13、离心泵启动前灌泵的目的是防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