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雾化吸入法

雾化吸入法. 林意 王兴君 张玉清. 授课内容. 雾化吸入法原理 雾化吸入法应用范围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法原理.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专用的雾化仪器设备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 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 雾化吸入法应用范围. 1、 治疗 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 , 促进排痰 2 、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 改善通气功能。. 雾化吸入法应用范围. 3、鼻内窥镜 (ESS) 术后

Download Presentation

雾化吸入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雾化吸入法 林意 王兴君 张玉清

  2. 授课内容 • 雾化吸入法原理 • 雾化吸入法应用范围 • 操作流程 • 注意事项

  3. 雾化吸入法原理 •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专用的雾化仪器设备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 • 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

  4. 雾化吸入法应用范围 • 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促进排痰 • 2、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 • 改善通气功能。

  5. 雾化吸入法应用范围 • 3、鼻内窥镜(ESS)术后 对ESS术后应用某些药物进行鼻腔雾化吸入治疗可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抑制鼻腔黏膜上皮钠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有利于减轻鼻黏膜急性炎症和水肿反应。

  6. 雾化吸入法应用范围 • 4、鼻咽喉内镜检查表麻 在鼻咽喉内镜检查手术前用麻药雾化吸入方式进行表面麻醉,适用于对直接喷药敏感的患者,有效减轻患者生理和躯体应激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对鼻咽喉内镜检查手术的耐受性。也可用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表麻。

  7. 雾化吸入法应用范围 • 5、建立人工气道患者 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呼吸道失去生理屏障及恒温、湿化作用,致黏膜干燥。呼吸道大量水分丧失,分泌物干结,易形成痰栓阻塞呼吸道,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消炎手段。还可配合人工呼吸作呼吸道湿化或间歇雾化吸入药物,使药液直接到达肺部,达到消除炎症、稀释痰液的目的。

  8. 雾化吸入法应用范围 • 6、急性喉水肿患者 药物用麻黄素、地米等,吸入方法首次大剂量吸入15 min,间隔15 min第二次吸入10 min,之后间隔30 min,麻黄素减半,行第三次雾化吸入10m in,30 m in以后减去麻黄素,每次吸入10 min,连续3次,每次间隔1h。呼吸困难缓解后行常规雾化吸入,即雾化剂配方中根据医嘱加入庆大霉素,每4-5 h吸入1次,每次15 min

  9. 雾化吸入法应用范围 • 7、应用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10. 痰液分度 • I度:(稀痰)痰液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能轻易咳出 • Ⅱ度(中度黏痰)痰液的外观较I度黏稠,需用力才能咳出,易被水冲洗干净 • Ⅲ度(重度黏稠)痰液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并伴有血痂,不易咳出

  11. 雾化吸入设备 • 超声雾化机 • 氧气雾化吸入装置 • 压缩泵雾化机 • 耳鼻喉科综合治疗仪

  12.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 操作者准备 着装规范、洗手、戴口包

  13.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 核对医嘱 检查药物名称 剂量 用途 有效期 质量

  14.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 评估患者 核对患者、患者病情、合作程度、自理能力、药物过敏、治疗计划

  15.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 环境准备(氧气雾化) 环境安全: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 室内保持整洁,室温控制在18℃一20℃ ,相对湿度在55%一60% • 室内不放置花卉等致敏物品

  16.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 用物准备 雾化器 、治疗巾、药物、水杯(内装温开水)、氧气吸入装置(压缩雾化机)、弯盘、纸巾

  17.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 用物准备

  18.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 病人准备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颌下铺治疗巾 协助病人漱口

  19. 舒适体位 • 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此体位有利于吸入药液沉积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 • 仰卧位由于潮气量减少,不利于吸入治疗。对意识模糊、呼吸无力者采取侧卧位,并将床头抬高30度,这样可以使膈肌下移,胸腔扩大,增加气体交换量,提高呼吸深度,有利于药液直接到达病灶点。

  20.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压缩泵雾化器/综合治疗仪操作:接通电源,连接管,打开开关,调节适宜的雾量,将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或将面罩置于口鼻部,指导患者吸入。

  21.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 氧气雾化:注入药液——接雾化器——调节氧流量(4~6 L/min)

  22. 氧流量选择 • 雾化后心率均有所增加。当氧流量4~6 L/min时,患者雾化后心率变化较小,说明4~6 L/min的氧流量既保证了对患者适中的氧气供给,又达到了治疗效果 • 当氧流量达到7~8 L/min时,患者雾化后心率变化较大,患者心率增快明显。

  23.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 指导病人深呼吸,以使药液达呼吸道深部,更好发挥药效。 • 雾化时间(15 ~ 20min)

  24.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 观察患者吸入药物后的反应及效果 • 根据病情协助或指导病人排痰 • 听诊肺部痰鸣音是否消失或减弱

  25. 指导协助病人排痰 • 指导清醒患者深吸气后进行有效地咳嗽 • 昏迷患者采取侧卧位,护士五指并拢,向掌心弯曲呈空心状。用腕关节带动手掌,由外到内,由下到上,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患者的背部,帮助患者排痰

  26.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 协助病人擦干面部 漱口 取舒适体位 • 整理床单位 • 整理物品 • 洗手

  27.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 1、防治雾化剂反应 少数病人初期的副反应是血压升高和心率加速,原有高血压或因喉水肿恐惧而血压升高的病人可因麻黄素吸入吸收而加重血压升高。因此,可用心痛定舌下含化降压,如果雾化吸入时血压升高,也可舌下含化心痛定片剂,或肌注降压药 心率加速是麻黄素和激素反应,如果成人心率超过100次/min,儿童超过120次/min,可肌注安定减慢心率。少数患者因麻黄素和地塞米松吸入而头痛,可为其额部热敷和按摩。

  28.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 2、防止眼结膜的损伤 特别是婴幼儿使用面罩雾化吸入时,面罩应紧贴患儿的面颊,特别是上缘,应防止雾化药液喷向患儿的眼都,避免造成对眼结膜的损伤。

  29.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 3、防止颜面部皮肤损伤 每次雾化完后要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抹干净口鼻部留下的雾珠。这样做的益处在于,一、防止残留雾滴刺激口鼻皮肤,以免引起皮肤过敏或受损。二、在寒冷季节避免残留雾滴留在口鼻皮肤上结霜,刺激及损伤皮肤或引起受凉感冒。三、年幼儿面部皮肤薄且血管丰富,残留药液可被吸收,有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尽管雾化吸入后残留雾滴所导致的皮肤损伤很轻微,危害也很小,但由于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例如,应用激素雾化吸入防治支气管哮喘,维持用药时间可能长达1~2年,这样就有可能使一些不良反应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久而久之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所以,在雾化吸入治疗中,绝对不可忽视“擦干口鼻”这一小事。

  30.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 4、雾化吸入时间选择 最好选择在两餐之间进行,以避免吸入药物后引起患者恶心、呕吐。

  31.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 5、防止口腔粘膜二重感染 一般使用激素类气雾剂后需漱口,避免引起口腔内真菌感染、声音嘶哑、口腔内小血肿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