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57 Views
第三节、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连接、设置与维护要点. 主要任务: 1 、 认识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法 2 、知道系统的设置调试方法 3 、能对常见故障进行排除. (一)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 1 、现场勘察 2 、根据勘察报告制订系统设计方案 3 、隐蔽工程设计. 1 、现场勘察. 在平面图上标明各防护区的位置 注明各防护区的出入限制防护级别 仔细了解每个防护区的各出入口的现场情况及通道门体的结构情况 根据勘察结果整理出勘察报告. 2 、根据勘察报告制订系统设计方案. 确定系统的主要识读模式
E N D
第三节、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连接、设置与维护要点第三节、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连接、设置与维护要点 • 主要任务: • 1、 认识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法 • 2、知道系统的设置调试方法 • 3、能对常见故障进行排除
(一)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 • 1、现场勘察 • 2、根据勘察报告制订系统设计方案 • 3、隐蔽工程设计
1、现场勘察 • 在平面图上标明各防护区的位置 • 注明各防护区的出入限制防护级别 • 仔细了解每个防护区的各出入口的现场情况及通道门体的结构情况 • 根据勘察结果整理出勘察报告
2、根据勘察报告制订系统设计方案 • 确定系统的主要识读模式 • 制订每个出入口的控制方案,选定执行部件(电控锁具),明确控制管理模式(单/双向控制、防返传控制、复合识别、多重识别、防胁迫、异地核准等) • 标明控制器的安装位置,及其它现场设备的安装位置 • 确定出入口管理中心的所在防区(应是最高级别防区)的位置 • 设计控制网络,绘制网线走向图 • 给出系统电源的设计方案及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方案 • 绘制系统图,列出设备清单,写出系统说明 设计方案
3、隐蔽工程设计 特别注意: 执行部分的输入电缆在该出入口的对应防护区、同级别防护区或高级别防护区外的部分,应具有相应的抗拉伸、抗弯折性能,须使用镀锌钢管加以保护,连线应能与隐蔽工程连接 。
(二)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施工、调试 • 1、位于防护面的设备 • 2、现场控制器 • 3、执行机构(电控门锁) • 4、系统测试 • 5、故障分析举例
RDS10 EVEREST 1、位于防护面的设备 • 重点要保证安装后的防护性能不下降 • 安装后,应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可靠工作 • 识读装置的安装位置应方便使用,符合人体的习惯
A cess C ontrols • 2、现场控制器 一定要安装在该出入口的对应防护区、同级别防护区或高级别防护区内
EVEREST • 3、执行机构(电控门锁) • 与被控对象(门)统一考虑,检查是否达到防护级别要求 • 检查应急开启方案是否有效 • 检查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4、系统测试 • 网络系统测试 • 功能检查 • 消防连动检查
5、故障分析举例 (1)识别部分故障 A、将有效卡靠近读卡器,蜂鸣器响一声,led指示灯无变化,不能开门。 可能原因: (1)读卡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线不正确; (2)线路严重干扰,读卡器数据无法传至控制器; B、将有效卡靠近读卡器,蜂鸣器响一声,led指示灯变绿但门锁未打开。 可能原因: (1)控制器与电控锁之间的连线不正确; (2)给电锁供电的电源是否正常(电锁要求单独电源供电); (3)电控锁故障; (4)锁舌与锁扣发生机械性卡死; C、将有效卡近读卡器,蜂鸣器响一声,门锁打开,但读卡器指示灯灭。 可能原因: (1)控制器与电控锁共用一个电源,电锁工作时反向电势干扰,导致控制器复位; (2)电源功率不够,致使控制器、读卡器不能正常工作。
(2)通讯部分故障 门禁系统联接好以后,用软件测试主控制器不能与计算机通讯。 可能原因:(以TCP/IP为例) (1)控制器上跳线开关不处于IP方式 (2)控制器至计算机或网络扩展器的距离超过了有效长度 (3)IP地址设置不正确 (3)软件故障: 门禁控制器使用一直正常,某一天突然发现所有的有效卡均不能开 门(变为无效卡)。 可能原因: (1)操作人员将门禁控制器设置了休息日(在休息日所有的卡都不能开门); (2)操作人员将门禁控制器进行了初始化操作或其它原因导致控制器执行了初始化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