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竹溪一中 高一备课组. 沃尔玛超市. 化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 牙膏. 味精. 液晶. 记忆合金. 氢能轿车. 普钙. 思考:. 1 ﹑ 我们学习语文时查字典 ﹑ 查成语等 , 为什么能顺利查到生字 ﹑ 生词? 2 ﹑ 当你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中,是怎样找到你想要的书的? 3 ﹑ 当你去商店买东西时,你是如何挑选到自己想买的东西的? 4 ﹑ 当你上网时,是怎样快速查找到自己想找的东西的?.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chad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竹溪一中 高一备课组

  2. 沃尔玛超市

  3. 化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 牙膏 味精 液晶 记忆合金 氢能轿车 普钙

  4. 思考: 1 ﹑我们学习语文时查字典 ﹑查成语等,为什么能顺利查到生字﹑生词? 2 ﹑当你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中,是怎样找到你想要的书的? 3 ﹑当你去商店买东西时,你是如何挑选到自己想买的东西的? 4 ﹑当你上网时,是怎样快速查找到自己想找的东西的?

  5.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6. 交流与讨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 空气、铜、酒精、硫酸铵、碘酒、碘、氢气、石墨、食盐水、 干冰、烧碱、硫酸 请你按一定的依据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 混合物: 空气、碘酒、食盐水 答案 单质: 铜、碘、氢气、石墨 有机化合物: 酒精 氧化物: 干冰 酸: 硫酸 盐: 硫酸铵 碱: 烧碱

  7. 【讨论】 • 联系实际.谈谈日常生活生活中应用分类法的例子,并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意义? 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等。

  8. 【课后阅读材料】“白马非马”的故事 【原文】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食客。一天,他牵一匹白马出关被阻,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之辩论,守关的人辩不过他,公孙龙就牵着马出关去了。(或说,他还是不得出关。)公孙龙说,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大致意思】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食客。据说,公孙龙有一次骑马过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马不许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不是马,这可是两回事啊。”公孙龙的“白马”有没有过关,我们不得而知。从常人的观点来看,守关的兵士八成认为公孙龙是在诡辩。

  9. 【评论】 冯友兰(我国著名新理学家、哲学家)认为《公孙龙子》里的《白马论》对“白马非马”进行了三点论证: 一是强调“马”、“白”、“白马”的内涵不同。“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 二是强调“马”、“白马”的外延的不同。“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颜色区别。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三是强调“马”这个共相与“白马”这个共相的不同。马的共相,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它不包涵颜色,仅只是“马作为马”。共性不同,“马作为马”与“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10. 思考:分类的标准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 常见的分类法有哪些 ? 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

  11. 一、简单分类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12. Na2CO3 钠盐 钾盐 Na2SO4 硫酸盐 K2SO4 碳酸盐 K2CO3

  13. 硫在氧气里燃烧 化合反应 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金属与氧气反应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氧化还原反应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14.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15. 【试一试】你能画出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的树状分类图吗?【试一试】你能画出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的树状分类图吗? 氧化物 金 属 非金属 物 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空气 酸 碱 盐 O2 Gu H2SO4 Ba(OH)2 KNO3 CO2

  16. 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17. 化合反应 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多少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 按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 非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非氧化还原反应

  18. 含氧酸 从是否含氧分 强酸 物质的分类 H2SO4、HNO3、H3PO4、H2CO3 无氧酸 HCl、H2S H2SO4、HNO3、HCl 酸 从酸性强弱分 弱酸 H2CO3、 H3PO4 ……

  19. 可溶碱 从是否溶于水分 强碱 物质的分类 NaOH、KOH、Ca(OH) 2、Ba(OH)2、NH3·H2O 难溶碱 Cu(OH)2、Mg(OH)2、Fe(OH) 3 NaOH、KOH、Ca(OH) 2、Ba(OH)2 从碱性强弱分 碱 NH3·H2O 、Cu(OH)2、Mg(OH)2、Fe(OH) 3 弱碱 ……

  20. 可溶盐 从是否溶于水分 硫酸盐 钠盐 碳酸盐 …… 钾盐 硝酸盐 氨盐 含氧酸盐 物质的分类 NaCl、AgNO3、CuSO4 难溶盐 CaCO3、BaSO4、ZnS 按组成离子分 盐 KNO3、KMnO4、FeSO4 按酸根是否含氧分 NaCl、ZnS、CaCl2 无氧酸盐 ……

  21. 金属氧化物 从组成元素分 从性质分 物质的分类 CuO、Fe2O3、Na2O CO、P2O5、H2O 非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CO2、P2O5、SO3 酸性氧化物 CaO、CuO、K2O 碱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 CO、H2O

  22. 交流与讨论: 下列实验室常见的物质,它们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总结反应的规律 • Fe、O2 、C、CO2、CaO、NaOH溶液、H2SO4、CuSO4溶液、Na2CO3溶液

  23. 金属+O2/Cl2氧化物/氯化物 点燃 3Fe+2O2==Fe3O4 金属单质 金属+酸 盐+H2 Fe+H2SO4==FeSO4+H2 1.Fe 金属+盐溶液 新盐+新的金属 1.单质 与氧气反应 氧化物 非金属单质 点燃 2.C C+O2==CO2 高温 C+2CuO==CO2 +2Cu 答案: Fe+CuSO4==FeSO4+Cu 讨论小结1: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24. 酸性氧化物+ 碱 盐+ H2O 酸性氧化物+H2O 含氧酸(SiO2除外) 3.CO2 酸性氧化物 2.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 碱性氧化物(K2O,Na2O,CaO,BaO)+H2O 可溶性碱 4.CaO 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酸 盐+水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 答案: CO2+H2O==H2CO3 CO2+2NaOH==Na2CO3+H2O CO2+ CaO == CaCO3 CaO+H2O==Ca(OH)2 CaO+H2SO4==CaSO4+H2O 讨论小结1:

  25. 3.酸 5. H2SO4 H2SO4 + Na2CO3== Na2SO4+ H2O+CO2 酸+碱性氧化物 盐+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新盐+新酸 某些含氧酸 水+酸性氧化物 答案: H2SO4 +CaO ==CaSO4+H2O H2SO4 + 2NaOH ==Na2SO4+2H2O 讨论小结1: 酸+指示剂

  26. 6.NaOH 2NaOH+CuSO4 ==Na2SO4+Cu(OH)2 碱+指示剂 碱+酸性氧化物 盐+水 4.碱 碱+酸 盐+水 碱+盐 新盐+新碱 难溶性碱 水+碱性氧化物 答案: 2NaOH+ H2SO4 ==Na2SO4+2H2O 2NaOH + CO2 ==Na2CO3+H2O 讨论小结1:

  27. 练习 1.对若干物质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有多种标准 B.一定只有一种标准 C.可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 D.可能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稀硫酸 B.NaOH C.NaOH溶液 D.天然气 作业

  28. 3.下列各组,可以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的是3.下列各组,可以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的是 A.烧杯、烧碱、燃烧、烧瓶 B.酒精、酒精灯、水、盐酸 C.干冰、一氧化碳、石墨、金刚石 D.H2、HCl、NaOH、NaHC03 4 .阅读课本P21第4-17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2)为什么要采用交叉分类法? (3)你认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什么? 作业

  29. 【课后作业】 1、通过查找资料或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后的产物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或交叉分类图。 2、某学校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的男生、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 高一女子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30. 3.填表

  31. 阅读P22第二段(第二课时)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系: 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32. 气 液 液 固 固 9种分散系

  33. 思考与交流: 试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并与同 学交流。

  34. 空气 云、雾 烟 泡沫 牛奶、酒精 糖水 泡沫塑料 珍珠 有色玻璃、合金

  35. 分散系的分类 【思考与交流】 阅读课本,然后画出分散系的树状分类图?

  36.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37. 分散系的分类: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 溶液、浊液、胶体 它们的分散质粒子大小﹑性质有何区别?

  38. <1nm >100n m 1~100n m 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 分子的集合体或高分子 分子或离子 均一、稳定、透明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均一、稳定、透明 能 能 不能 可通过无光路 可通过形成光路 透光性差有光路 能 不能 不能 蔗糖水、食盐水 石灰乳、油水混合物 蛋白溶液、淀粉溶液

  39. 【科学探究】: 1、去三个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得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2、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0. 胶体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能使光波发生散射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极其微弱 无光现象产生 无变化 由浑浊变澄清

  41.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光亮的通路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42. 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

  43. 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

  44. 2.布朗运动、电泳现象、胶体的聚沉: 阅读教材P28:科学视野 3.胶体的应用: 请大家联系实际举例,讨论。 作业:P29.第3、5、7题

  45. 布朗运动,电泳现象的解析: 胶体能发生电泳及稳定的原因: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粒定向移动产生电泳现象,这是因为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由于同一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具有静电斥力,这是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

  46.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